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元昊:我笑那欧阳春无谋,狄进少智(第2/3页)
李元昊性情高傲,中京的失败,让他的战略布局沦为空谈,身边亲卫尽丧,本人被逼得在辽国东躲西藏,怎能甘心?
狄湘灵得狄进提醒后,就是利用这点,反倒纵容李元昊发展起江湖势力,由此将帮手化作回归的累赘,才能一直拖延至今。
但如果李元昊有机会带着手下一并闯出,回归西夏,他是肯定会愿意的,但正常情况下,马帮绝不会允许,哪怕大延琳起义,辽东一片混乱。
所以这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看看到底是自己多心,还是欧阳春早有算计。
敌人的敌人,有的时候可不见得就是朋友。
尤其是欧阳春这种来历不凡,武功绝顶,靠着自己的能力创建一方强大势力的,无论怎么看,这等人都不会愿意久居人下,而是野心勃勃,会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时机。
辽东的动荡,是马帮的机遇,“组织”的围剿,是欧阳春个人的机遇。
对于一个江湖人来说,他如果能将“组织”的势力接下,在天下各地拥有了自己的眼线耳目,得益之大,不言而喻。
狄进的目的,则是要彻底摧毁这个神秘的势力,让这群痴迷于长生,无所不用其极的贼人,彻底消失。
根本需求一旦是冲突的,就别提什么盟友,只会是敌人,顶多在翻脸前虚与委蛇一番。
“好!”
展昭和白玉堂虽然没有想得这么深,但现阶段的目标也明确了:“挖出‘组织’的贼人,辽夏边境即将发生的冲突至关重要,‘组织’的人手会去接应李元昊的回归,我们可以趁机抓捕岳封和李元昊!”
“以阻止李元昊回归西夏,为第一目标!”
狄进强调:“如今我军入银夏,党项李氏已经节节败退,这个祸乱边地的藩属政权,终于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然李元昊一旦回归,恐怕又要横生波折,故而李元昊的重要,远甚岳封!不过此人武功高强,麾下又有河东江湖之士,切莫轻敌!”
白玉堂不惊反喜,展颜一笑:“正要会一会他!”
展昭长身而起,抱拳还礼:“事不宜迟,我们去了!”
“此番招待不周,待得功成,我再为两位义士大摆宴席!”
这两人风尘仆仆而来,如今又要上路,确实匆忙了些,但李元昊的回归很可能迫在眉睫,有这么好的帮手,当然耽搁不得。
狄进并不故作客套,直接提笔写信,将进一步的安排示下,递给白玉堂:“边境已经有机宜司提点大荣复,带领精锐职守,两位前去与他们会合,再做些布置,当可事半功倍!”
白玉堂兴冲冲地接过,步履轻快地走出堂中,不忘侧头瞄了展昭一眼:“再比一比?看谁拿下那位西夏世子?”
展昭平静地道:“江南我已胜了你两回~”
白玉堂瞪大眼睛:“你别耍赖啊,说好的五局三胜,我也赢了你两次!”
展昭点了点头:“好!”
白玉堂斗志昂扬地迈开大步,展昭的唇角也溢出一丝笑意,握了握剑鞘。
这一路行来,他发现因为战事再起,民夫调用,百姓的负担正急剧加重,可惜江湖人对此无能为力,顶多杀几个趁乱搜刮钱财的贪官污吏。
但现在既然能通过留下李元昊,推进战争的进程,那他自当全力以赴,毫无保留!
……
鄂尔多斯高原处于宋、辽、西夏对外扩张与战略防守的要冲地位,是北宋协防西北边疆、辽国控御漠北诸族、西夏南下侵占关中的关键。
因此,三朝为维护各自的利益,实现相应的战略目标,皆不遗余力地在鄂尔多斯高原展开激烈争夺。
辽的势力最早渗入这里,西夏依托定难军继之而起,与宋展开了长期拉锯战,利用宋辽矛盾崛起,但很快辽的西进与西夏的扩张也产生了矛盾,经过一番较量后方才取得平衡,达成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模糊边界”。
正因为边界模糊,又没有堡寨据点,所以想要从辽国的西京道,孤身返回西夏,实际上有不少道路。
而浊轮河道,只是其中一条不起眼的路线。
岳封伏于一处山坡上,眺望着远处那汇聚过来的黑点,神情凝重。
“如何了?”
阴冷的声音传入耳中,“锦夜”来到身后,“杜康”矮壮的身影默默跟在,一如往常。
“大哥!”
岳封赶忙禀告:“机宜司来得好多人,瞧着数目,怕是各处的都调集过来了!”
“锦夜”负手而立,如秃鹫般的眼睛来回扫视,语气里寒意更甚:“李元昊的行踪暴露了,机宜司是有备而来!”
岳封变色:“这可如何是好?”
“锦夜”冷冷地道:“慌什么!李元昊带回来的人手必然充足,让他们厮杀便是……何况我们接到的命令,只是保证李元昊回归西夏,他的那些手下死活,与我等何干?”
自从上次三松岭刺杀未遂,“禄和”的行踪就变得隐秘起来,“锦夜”不得不将精力转向新的命令,在辽夏边境,接应那位世子回归。
这个任务原本不难,“锦夜”甚至不愿亲自执行,让两个小弟完成便是,还是岳封好说歹说,才请动了他。
岳封这次没有添乱,师兄欧阳春早在他面前提到过,李元昊是一枚极好的棋子,可以搅动辽夏的风云,既然在这个目标上,双方是一致的,当然不会拖后腿。
现在相比起“锦夜”的冷酷无情,岳封反倒莫名生出一股担忧,机宜司的背后是那个人,对方不会不知道李元昊的利害关系,这次的接应任务,恐怕没有表面上那么好完成。
“来了!”
时间缓慢流逝,足足小半日后,远方终于隐约出现了一条黑线,然后飞速放大。
待得杂乱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随之而来的还有夹杂着惨叫的厮杀声。
远处的机宜司人手早早摆开阵势,严正以待,上方的“锦夜”三人极目远眺,也将尘土飞扬的两队人马尽收眼底。
一支足有七八百人,看似杂乱,各族装扮都有,却又全副武装,胯下骏马汇成浩荡洪流,有股汹涌澎湃,不可阻挡之势。
“这就是李元昊在辽东收服的手下?”
“锦夜”的脸色都郑重起来。
不知是因为辽地民风彪悍,武德昌盛,能在那里生存下来的江湖人都更加凶悍,还是李元昊调教有功,这一支队伍显然非同小可,甚至能跟正规军队碰上一碰,难怪能趁着大延琳作乱,一路跋涉,来到此处。
反观另一方,人数就少了许多,只有三百人左右,军备也不整齐,但个个精壮强横,动作整齐,若论气势竟不逊于那江湖群豪,并且还撵在身后,一路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