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送大师(第2/2页)

刘娥道:“确实有人出手,制止了这场闹剧!”

悟净是真的好奇:“谁?”

“那也是一位民间义士,老身不知其姓名,却知他与孙神医,即你所说的‘司命’,是对手!”

刘娥道:“此人可比你胆大多了,他直接说,天书之乱不仅消耗了国朝大量的财物,还让朝野内外沉浸于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中,必须停下,更不能让皇子也被这样的‘天命’所束缚,继位后变本加厉地大兴祭祀!”

悟净露出由衷的赞同之色:“说得真好!”

“是啊!说得确实很好!”

刘娥有些感念:“然不管是好心还是恶意,知晓这等秘闻的人,便事关先帝的清誉,你……明白么?”

正如刘娥制止了持续十五年的天书运动,也不能说那就是造假,而是下诏,“前后所降天书,皆先帝尊道奉天,故灵贶昭答”,天书是真宗尊敬天道,供奉上天,才得到的回答,这是真宗一个人的功业伟绩,如今先帝驾崩,天书从葬永定陵,一切关于天书的活动,当然就要停止了。

相反,这个真相里,真宗的所作所为就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再联想到天书运动的狂热,可谓昏聩。

所以刘娥的语气里没有杀气,但越是如此,决心越是不可动摇。

宝神奴是辽国谍细,可以“诽谤”先帝,传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但她绝对不容许宋人,知晓当年那些不为外人道也的真相。

“明白!”

悟净笑了:“贫僧曾被贼人所惑,铸下大错,追悔莫及后,方知执念乃虚妄!由己度人,贫僧由衷地盼着,太后百年之时,回首过往,无有后悔之事!”

这番话有说教之意,但相同的话语,从不同阅历的人口中道出,效果截然不同。

刘娥没有动怒,只是悠悠叹了口气:“好!承你所言!”

“《南朝杂记》在四方馆东南第三间的梁柱内,需得密钥开启,还有一部在无忧洞,贫僧却不知具体的地方了……”

悟净讲完宝神奴笔录的地点,最后说道:“请太后避让,再让那些护卫,给贫僧接上双手!”

刘娥深深凝视了这位面容松弛,嘴角含笑的僧人一眼,站起身来,朝外走去。

离开偏殿,她立于一尊佛像面前,并未敬香,只是默默等待。

半刻钟后,亲信班直来到身后,低声禀告:“太后,犯人自尽了。”

“他不是犯人,是民间的义士,得道的高僧,在开宝寺厚葬之,为其立碑!”

刘娥转过身来,对着悟净坐化的地方,双手合十,遥遥一躬:“送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