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第2/3页)

傅闻宵帮她算了算,“应该能换三十万两。”

不管是宫里的赏赐,还是那些朝臣送过来的谢礼,自然都不是银两,要是直接谢银两,那就太俗了,会被人笑话。

其实郁离更希望他们送银两。

银子能做的事更多,抓在手里更踏实。

郁离翻着桌上堆积的宝物,转头问傅闻宵:“宵哥儿,我想将这些东西转变成银两,送去南地给金娘他们,让他们多开办几个女塾。”

郁金在信上告诉她,这一年,在安庆府和省城都开办有女塾。

不过女塾的规模目前很小,学生都是那些穷苦人家的姑娘,以及一些孤儿,倒也没引起什么关注。

人都活不下去,有人愿意出钱开办个女塾收留这些可怜的姑娘,这是好事,就算那些酸儒也不好说什么,女塾又不是教人读书考科举,终究不能和那些书院比。

当然,随着女塾办得越来越大,女塾里教的东西也增添不少。

其中就有体术一事。

女塾的姑娘都在学体术,等她们学得差不多,郁金打算带她们去沿海那边做生意,届时遇到倭寇也不怕,正好可以让她们练练手。

傅闻宵点头,“行,我让人去办。”

对她的决定,他全然支持,正好还留了一些人在江南那边,可以将除了御赐之物送到江南那边处理,价钱会更高。

清点好东西,两人便歇下了。

翌日,傅闻宵进宫后,郁离去公主府探望公主婆婆,先是给她输了些异能,然后坐在她身边吃东西。

每次她过来,公主府都会准备很多吃的,郁离都有些不想走。

元安长公主也在忙,旁边是一叠的信件和一些公务。

她端坐在那里,身姿窈窕中透着端庄肃雅,一举一动,赏心阅目,特别是她批复那些公文时,认真的模样,让人难以移开目光。

郁离忍不住多看几眼。

公主婆婆和傅闻宵长得太像,每次看到她,就会想到傅闻宵。

忙碌告一段落,元安长公主放下朱笔,端过旁边的茶水喝了口。

见郁离已经吃完桌上的东西,她露出笑容,问道:“离娘,要不要继续吃点?”

“不用啦。”郁离说道,“母亲,我现在饱了。”

元安长公主闻言点头,和她说起宫宴的事。

宫宴那天发生的事,她很快知晓,对此元安长公主只是冷笑一声,心知能在宫里搞出这些的,只有那些嫔妃和皇子。

这事不少人心知肚明,虽不确定是何人所为,但不得不说,这次的事做得非常蠢。

得知老皇帝赏赐郁离的东西,元安长公主并不意外,她叹道:“你是逍儿的媳妇,不管你有什么功劳,都不会有太大的赏赐,只能委屈你了。”

以她救驾之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封个官都使得。

但只要她是镇国公夫人,永远不会被封官,除非哪天傅逍死了,或者夫妻和离。

郁离哦一声,反应很平淡。

元安长公主含笑看她,“离娘不想当官吗?”

“现在不太想。”郁离挠了挠脸,“要是当官,要进宫面对老皇帝……圣人,还是算了。”

元安长公主听她直接称呼“老皇帝”,当作没听到。

她知道这孩子是个有分寸的,也是信任他们,才会在他们面前放肆一些,若是在外面,她的话不多,想听她多说两句话也难。

在元安长公主这里坐了大半天,郁离便回家。

回到家,发现楚少聿来了。

见到郁离,楚少聿盯着她猛瞧,说道:“表嫂,我从来不知道,原来你还有这样的本事,怪不得傅表哥要送你一匹马王。”

郁离暗忖,他不知道的事多着呢,嘴里问道:“你怎么来了?”

“当然是来看看你。”

那天宫宴,人多眼杂,楚少聿不好过去和她说话。

昨天他想来的,不过五城兵马司那边有事,拖到今天方才过来。

郁离见他来了,问那些人贩子查得怎么样。

“已经有点眉目,我让人盯着,只有要状况,马上会通知你。”楚少聿让她放心,一直盯着呢。

这次要抓的是大鱼,这事他不敢放松,要是能办好,也是大功一件。

两人聊了会儿,直到傅闻宵回来。

见到楚少聿在这里,他倒是不意外,坐下来听他们聊天。

楚少聿见到他,忙问道:“傅表哥,宫里那边有消息了吗?是谁放出珍禽园里的猛兽?”

他觉得珍禽园的猛兽会跑出来,肯定不是意外。

这事确实有了结果。

据说是守园的管事喝醉,有宫人趁机偷了钥匙,将关着那些猛兽的门打开,将它们放出来,偷钥匙的人没来得及跑,就被那些猛兽当场咬死。

最后自然是死无对证,消息就在这里断了。

楚少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默默地闭上。

怪不得父王总让他多看少说,说外面的事没他想像中那般简单,看这次宫宴发生的事便是如此。

傅闻宵哪里没看出他被吓着,声音放缓几分,“其实也没什么,日后你努力练好体术,就算猛兽来了,你也能逃走。”

“真的?”楚少聿有些不自信。

万一哪天他那些庶兄来个狠的,也弄几头猛兽来对付他,他绝对没办法像郁离这样震慑那些猛兽,然后全身而退。

傅闻宵一脸肯定,郁离也表示自保没问题,他总算放心。

楚少聿离开时,感叹道:“表嫂,也幸亏你当时在,不然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皇宫真可怕,幸好我以前没在京城长大。”

**

转眼就到莫玉婵出阁的日子。

去年郁离就答应莫玉婵,会送她出阁,自然不会食言。

一大早,她穿着整齐,带上礼物,直接去了莫家。

莫玉婵的祖父是吏部尚书,今日吏部尚书嫁孙女,登门的客人不少,莫府的长辈都在门口迎客。

当镇国公府的马车到来,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看过去,声音渐渐地敛去。

马车的车门打开,郁离的身影出现。

看到她下车时,拉车的两匹马突然就跪下,现场更加安静了。

郁离看向莫府的那些长辈,都不认识,只认识莫玉婵的母亲莫夫人。

莫夫人被身边的妯娌推了下,忙清了清喉咙,热情地迎过来,“离娘,你来啦,玉婵一直等着你呢。”

郁离和她寒暄几句,又和在场的人打声招呼,跟着莫家引路的下人去莫玉婵的闺房。

等她离开,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擦了擦冷汗,松了口气。

莫夫人的妯娌低声问:“三弟妹,你家玉婵居然能和她成为朋友……看来玉婵运气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