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南省绣衣厂的工作小组比陈嘉华信里说的时间又晚了一周, 他们来的时候,江北县县委大院里的银杏树叶子已经金灿灿的了。
谷阳波维持一贯干净利落的工作作风,在绣衣厂一行人到达江北县的当天下午就挪出时间跟工作组的人开了碰头会, 县里几个街道的主任、柳桥公社的书记和主任还有沈茉儿一同列席参加了会议。
柳桥公社的主任叫章正祥, 是耿立明一手提拔起来的基层干部,四十不到的年纪, 在一干书记、主任里面算是比较年轻的。他平时比较低调,柳桥公社的各项工作, 基本都是耿立明掌舵拍板,他具体推进,俩人合作还是比较默契的。
今天这情况,县里不但喊了他们, 还喊了县城几个街道的主任, 耿立明和章正祥对视一眼, 顿时都感到有些不妙。
章正祥和沈茉儿坐两隔壁,趁着绣衣厂的人还在介绍情况,他压低声音说:“沈同志,一会儿不管县里怎么说, 你可一定要坚定立场, 站在我们公社这边啊!”
果然,讨论完经济指标和税收等问题后, 绣衣厂对建设用地提出了一些要求,谷县长环视一周, 让在座的街道主任和耿立明都谈谈。耿立明差点没当场拍桌子, 他这几天往县里跑了好几趟,苦口婆心哭穷卖惨的,好歹得了谷县长一句“只要人家绣衣厂没意见县里肯定没意见”的承诺, 现在看来这话分明是在忽悠他呢。
县里各街道参与选址的话,人家绣衣厂干嘛放着交通更便利的县城不选,选他们一个小公社?何况这些主任耿立明也熟悉,这一个个的为了抢资源可是向来很不要脸的。
果然,几位主任不但结合自己街道的特点,提出了不少便利的条件和措施,甚至还暗戳戳地夹带私货,向沈茉儿抛橄榄枝。
县陶瓷厂所在光明街道就表示可以帮忙解决核心职工家属的工作问题,像是沈同志的父亲,听说美术功底不错,可以直接调到陶瓷厂来。
前进中学所在的向阳街道则表示前进中学也非常需要相关的人才,而且听说沈同志的爱人是高中生,数理化挺好,也可以考虑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东方红小学所在的赤城街道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小学生的身上,表示可以开放一些名额,让杨柳大队的优秀学生转学到东方红小学,并给予一定的学费、伙食费补助。
……
显然,这些人不但知道车间建在哪里关键在于沈茉儿,甚至还打听过沈茉儿的情况,企图走迂回路线,用身边人打动沈茉儿。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她没有选择自己去省城,而是说动绣衣厂大费周章地来江北县建车间,分明是故土难离,舍不得亲戚朋友。
或者说,是想帮衬自家亲戚朋友把日子过好。
别说沈茉儿,耿立明
听着都觉得要心动。
不过,也更加生气。
还给沈绍元调到陶瓷厂,要不是窑厂不肯放人,他早给人弄到公社来了好吗?这哪是解决核心职工家属工作问题,这根本是挥着锄头想在他这儿挖墙角!
这帮老小子可真是挖空了心思啊,连沈茉儿爱人是高中生,数理化成绩不错都知道,这给他们能的。
幸好啊,他们柳桥公社也不是没有优势的。
耿立明等几个街道主任都说完,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公社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地肯定有,相应的职工宿舍也可以暂时挪一些出来,方便车间刚落成的时候过渡一下,至于沈茉儿同志家属的工作和住房问题,我们前期已经考虑过了。”
“像是小傅同志,如果他自己愿意的话,我们可以给他安排在社办厂或者是公社中学的,不过据我所知,小傅同志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他目前正致力于带领杨柳大队社员试验腐肥堆肥提高作物产量,并不准备离开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还有沈绍元同志,日前已经升任我们公社窑厂的宣传科副科长,我估计他暂时也不会离开我们柳桥公社窑厂。”
嘿,没想到吧,人家家属也非常优秀,在他们公社事业干得红红火火。
耿立明话锋一转:“当然,还有就是我们前期经过走访调查,已经初步筛选出三十名具有一定刺绣基础的同志,这些同志已经在努力精进刺绣技术,只要车间一落成,她们马上就能上岗。”
几个街道主任:“……”
这还争什么。
人家连人都找好了。
谷阳波失笑:“看来柳桥公社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沈茉儿同志怎么看?”
沈茉儿含笑道:“感谢县领导和各位主任的关心支持,大家都是为了把第九车间建设得更好,相信绣衣厂的各位领导也看到了咱们江北县的决心和诚意。耿书记已经介绍得很详细,我就不赘言了。”
谷阳波一锤定音:“行,那请耿立明同志、章正祥同志,尽全力配合省绣衣厂尽快推进第九车间厂房建设。”
*
天气好像一下子就冷了,太阳一出来,沈家的小院儿里就坐满了人,都是自带竹椅板凳针线绷子的。
接近学期末了,学生们开始复习准备考试,美术课的排课急剧减少,沈茉儿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自家院子里开展“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这四个字还是傅明泽教她的,说首都那些大的国营工厂,工人招收进去以后会开展培训,接班进去的,则先做一年学徒,跟着老师傅学习技艺。
他们这个绣衣厂车间,除了沈茉儿,其他绣工都是从柳桥公社各大队选拔上来的,技艺参差不齐,不先培训一段时间,到时候恐怕没那么容易上手。
其他大队的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了,杨柳大队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倒是可以就近请沈茉儿教。
杨柳大队的人都是沈茉儿自己一个个挑的,她准备花点时间把这些人先教出来,后面就可以让这些人再去教其他人。
“也不知道厂房什么时候能建好,到时候咱们可就要去公社上班了。”
厉新梅笑呵呵道,她姥姥会绣花,家里几个姐妹都学了一点,她算是学得比较好的,这次头一个被沈茉儿挑中。婆家也支持她,陈大妈最近把家里的活儿都揽过去了,说是一定不能给她成为工人拖后腿。
“还有宿舍呢,到时候咱们可以住一起。”赵婷婷笑眯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