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领导视察。(第2/4页)
红星公社负责生产管理的宋才俊宋主任正在接电话,电话那头只说了几句便挂断了。
宋才俊放下电话,出门随手喊了一个干事过来。
被喊的人叫管文博,他起身,“咋了宋主任?”
宋才俊也没废话,“刚刚市里来电话,说有领导要过来看大队的秋收情况,你安排一下,他们中午可能要在这吃饭。”
管文博点点头,“要安排人去大队通知一下吗?”
宋才俊摇头,“人都到跟前了,通知啥呀,去跟食堂李师傅说一声,中午菜多留出来一点,平时啥样就啥样,别铺张浪费。”
都到了才让人通知,估计就是不想让人提前准备,不喜欢搞那些假把式。
宋才俊前□□代完,后脚一出门便看见一辆小汽车迎面开了过来。
市里来的人是王书记,宋才俊其实不认识,他平时也就能跟县里的领导打个交道。
王书记看起来一点架子没有,也没说歇一下喝口水,“坐车里累个啥呀,直接去大队吧,这边往前开是哪个大队?”
宋才俊对自己公社那当然是相当熟悉的,王书记一问他便答道:“清风大队,是我们公社人口最多的大队,大队长叫许永寿,去年收成数他们大队最好。”
王书记点点头,“那就先去清风大队看看吧。”
这边小汽车缓缓驶出公社时,另一边许永寿还毫不知情。
等接到通知时,已经是半个小时后了,来喊他的是一个家住村口的老婆子,姓陈。
许永寿正在打谷场忙呢,一听这话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啥?!市里领导来了?已经到村口了?怎么没人提前跟我说啊?!”
这两年领导们都对秋收很重视,他当然是知道的,谁对秋收不重视啊?前几年可是差点饿死人了。
去年也有领导下来视察,不过来的是县里的领导,提前通知了的。
今年没通知,他还以为不会有领导来了。
他的这些问题,陈大娘怎么可能知道,“我这老婆子哪知道这些,就是让你过去接人,带人领导随处看看,他们已经自己往北边去了。”
“哦对,我看还有一个小年轻,手里拿着个叫那啥…好像就是给人弄相片的那个,叫啥来着?”
许永寿快走的脚步停了一下,扭头看向被他落下了五米远的陈大娘,“他们还带了记者?”
陈大娘气喘吁吁:“那东西叫记者呀,咋起个这么奇怪的名字?”
许永寿下意识道:“那东西不叫记者,是那人是个……哎呀,没空跟你说这些。”
说着许永寿一转头就跑没影了。
打谷场。
穆绵还在一下一下打着稻子,手里的这把干净后,她伸手抬了抬自己的草帽帽檐,往前方张望了一眼,“我刚刚好像听到许叔喊了,是不是出啥事儿了?”
离得有些距离,身边又全是打稻子的声音,她没咋听清。
穆富贵弯腰拿了两把稻子,顺手递给自己闺女一把,“谁知道,估计问题不大,老许就是这样,喜欢一惊一乍的,脾气还不好,不如你爹稳重。”
旁边穆兴旺两兄弟同时被这话逗笑了,穆绵也咯咯笑了一声,随口哄道:“嗯嗯,爹最稳重了!”
穆兴隆‘嘿’了一声,“小绵丫,你这打个稻子咋还把眼睛累到了,你爹浑身上下哪里跟稳重沾边了,我跟你四叔这样的才叫稳重。”
被拉出来相提并论的穆兴旺连个眼神都没给自己弟弟一眼。
打稻子是件很累人的事,穆绵也就跟她小叔闲扯了两句后就没说话了,注意力都在手里的稻子上。
另一边,许永寿已经跟王书记他们汇合了。
他一路介绍着大队的情况,丝毫没慌。
刚开始一听说是市里的领导时,还是有点慌的。
但等回过神来发现,不就是带领导看看吗?他们大队经得起看!
王书记一路也挺满意的,这个大队收成确实可以,乡亲们也都干劲十足。
等走到稻田时,王书记不动声色地多看了几眼,视线在那一排排规规矩矩捡稻谷粒儿的小孩儿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他以前也去不少大队看过,真的没见哪个大队的小孩儿这么规矩过。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都皮实得很,活确实会干,但也经常干着干着就会打打闹闹起来。
他在这清风大队走了这么好一会儿,一次打闹都没看到过。
心里有疑虑,王书记就好奇地问了一嘴,几人边走边说。
许永寿也没邀功,他笑了笑道:“这些皮猴子我可管不住,我也就能管管他们爹妈。”
“这段时间能这么乖,都是被小绵丫头影响的,那丫头一天能拿满工分,其他小娃子要是敢拿一个工分回去,那个屁股肯定要开花。”
不用许永寿介绍,王书记已经看到了,在一堆男同志当中,那个小小的身影太明显了。
身板虽然小小的,甚至还要踩在板凳上,但动作丝毫不输旁边的男同志。
一直跟在旁边的记者同志举起照相机‘咔嚓’就照了一张,这场景可从来没见过。
宋才俊很稀奇的语气,“这么小小年纪还打得动稻子呢?”
许永寿实话实说,“绵丫头力气大得很,都已经跟着
她爹打好几天了,她一家都是能干人。”
“一家三口天天拿满工分,她妈在稻田里割稻子呢,割得最快的那个女同志就是她妈。”
“绵丫头以前还打过拐子呢,就四月份那会儿。”
王书记来了兴趣,“打拐子?”
许永寿叭叭地就说了起来,给记者同志都听得微微张大了嘴巴。
宋才俊若有所思了两秒,问道:“我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她家是不是姓穆?前段时间还刊登过文章?”
他当时也就听了一耳朵,说清风大队出了两个读书很厉害的丫头,都才七八岁。
具体的他没仔细问,教育这块儿不归他管。
王书记又来了兴趣,“还写过文章?”
许永寿点点头,“写过,人家出版社还给她寄了回信呢,还有石家那个丫头也收到了。”
王书记好奇,“写的啥样的文章?”
这问题许永寿当然也是知道的,他还看过好多遍呢。
绵丫头写的都是乡下劳动的风采,生动有趣得很。
许永寿记了个大概,就简单给王书记描述了一下。
王书记感慨,“真是个厉害丫头,她家就她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