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恢复高考。(第2/3页)
有些女同志虽然娃都两岁了,但确实瞅着还像个姑娘家。
当然说这些就有点扯远了,眼下大家心思都在课本上,没啥功夫闲扯,穆绵也在给别人的讨论讲解中查缺补漏了不少。
等到了要交报名表那两天时,院儿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个别夫妻俩关于高考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因为女同志想考,男同志不同意,吵到最后,离婚这话都说出来了,还不止一家这样。
不过这些跟穆绵没啥关系,她也管不了人家家里事,有妇联的同志会去调解。
顺利报上名后,穆绵又给大队那边加急寄了一些资料,虽然现在高考是各个省自主命题,侧重点可能不一样,但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嘛。
关于家里那边,这些天也通了几回电话。
穆家的小辈里,最先决定要参加高考的是穆秋,她从六七年毕业到现在整整十年,孩子都已经两个了。
六七年那会儿如果能考,以穆秋的成绩很大概率是可以上大学的,所以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自然是想试试。
严格来说,穆秋现在已经是机械厂宣传科的二把手了,科长之下第一人,算是很不错的了。
但如果能读个大学出来,以后肯定能分进更好的单位,在机械厂干得再好,它也只是公社里一个半大不大的厂,比起一些机关单位,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她们的省城岭丰市是有大学的,还是个很不错的大学,要是能考上省城的大学,离家离孩子也不会很远。
毕业分配的时候,成绩优异的话,也有很大概率能留在省城,原籍就是这里的嘛。
除了穆秋外,穆家其他小辈都没报名。
像骨头和小橙子,成绩本来就算不上好,现在堂兄弟俩在屠宰场干得风风火火的,一点没有考大学的想法。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就不是读书这块料,复习是纯浪费时间。
说起来,穆家这边都是女娃娃成绩好些,当然穆晚除外,这人脑袋里除了做菜还是做菜,现在大师傅这活也是干得风生水起。
穆晚往下,就只剩下穆绵和小麦苗姐妹俩,小时候嚷嚷着长大了不上学的穆苗成绩虽然不像她姐穆麦一样拔尖,但也很不错。
有穆麦盯着,穆苗在班里一直维持着中上水平。
不过两人还小,还不到十四岁,才上初二,今年的高考暂时和她们没有关系,考高中才是她们眼前的大事。
除了这些个堂兄弟姐妹外,穆绵那些表兄弟姐妹里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相对来说多一些,两个姑姑家的、还有小姨家的,有三四个都报了名。
还有舅舅柳德正家的大孙子泥蛋,大名叫柳焱,曾经黑得煤一样的男娃今年也赶上了好时候,他成绩好,刚好高中毕业。
家里正在愁他工作的事情呢,现在不用愁了,一门心思扑在了复习上。
除了亲戚们,清风大队里,也有不少穆绵熟悉的人要参加,像石小莲石小竹姐妹俩还有向学武向学文兄弟俩,以及一些熟悉的知青。
所有报名的人里头,知青占了绝大一部分。
穆兴隆来电话的时候还在那头提了一嘴,说有些知青在闹离婚,就为了高考这事儿。
穆富贵接完电话回来也跟家里人念叨呢,长辈们都带着唏嘘的语气,穆绵听了一耳朵,也没多意外就是了。
高考恢复这一年确实掀起了一股离婚潮,还有之后的知青返城。
夫妻双方一个人越走越远,另一方跟不上的时候,就是很容易分开。
眼下,又过了几天后,正式的通知下来了。
她们省考试的时间定在了十二月十八号,在这之前没有预考,报上名了的人都可以去考。
像有的地方,因为报考的人数太多,高考前还会有一个考试,只有通过的人才可以报名。
进入十一月中旬后,天气渐渐冷了下来。
礼拜五这天,用阴历来算的话是个十五,夜晚时分,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
穆绵和聂思慧吃完晚饭以后又去了葛秀青嫂子家,找樊清文讨论了一些问题,姑嫂俩回到家的时间不算早。
此时的二零二客厅里。
穆绵放下书以后,小心推开了虚掩的主卧门,闻谵刚好在门后准备出来。
穆绵透过门缝朝小围床上看了一眼,气声道:“心心睡熟啦?”
闻谵轻轻关上门,“嗯。”
穆绵略带疲惫地往闻谵怀里倒了倒,胳膊环抱着那精瘦的腰,仰着脑袋朝闻谵笑了笑,“辛苦孩子她爹啦~”
这一段时间,家里的事都是她四哥操心更多一点。
闻谵伸手抱着自个儿媳妇儿,低头带着玩笑似的语气,“没有啥表示?”
穆绵踮起脚尖,嘴巴凑上去大大地‘么啊’了一下,“这个表示可以吗?”
闻谵笑出声,“都这么响了,当然可以。”
见穆绵下意识动脖子,闻谵搂着人的一只手上抬,伸过去给穆绵捏了捏,“累了?”
穆绵撇撇嘴,“嗯,有一点。”
高考复习确实是一点也不轻松,最后一哆嗦了,也不敢轻松。
闻谵:“我给你倒水泡个脚?”
穆绵:“好啊。”
闻谵刚刚在哄心心睡觉,也还没顾上洗漱,这会儿夫妻俩排排坐着泡脚,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一会儿说志愿的事,一会儿说调职的事。
不过不是事关她俩的,是关于穆卓和聂思慧的。
闻谵调职的事已经板上钉钉了,调令年后应该就能下来,首都那边的军区好早就想要他了。
志愿方面,穆绵也一早就想好了报首都的大学。
倒是聂思慧那边,高考恢复通知刚下来的时候,她就有跟大家商量过,因为穆卓还在这儿,所以她想报考昌苏市的大学。
昌苏就在宁漳旁边,是省会,市里有两所大学,到宁漳也只需要两个多小时。
更大的城市她当然也想去,但离得太远的话,可能就一去半年回不来,她舍不得孩子。
聂思慧这个顾虑,在月初的时候迎刃而解,津市那边有领导给杨旅来了电话,想把穆卓要过去。
起因是在九月份的时候,闻谵和穆卓所在的137旅参加了一次大型战略演练,一出去就是二十来天。
在这一段时间里,有好几个表现突出的军官都被别的领导瞄上了,董侪闻谵还有穆卓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