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3/5页)
指导员刘群山说,你检查写得很深刻,我们想说的你也认识到了,以后要小心行事。有一点要提醒你,你们一排,兵身上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很深,张金河这次行动就是突出的表现。这一点,与你的性格影响有关。我并不是说你有个人英雄主义,是他们都想学你,学不像。你要想办法引导好大家,同时注意这种现象不要在自己身上体现。
连长丁辉说,本来该处分你,看你是块好料,背个处分影响进步。我们俩没啥希望了,不愿意毁了你,你要牢记这个教训,好好干,代表咱平民子弟往上冲一冲。
所以,这一年,李明强非常注意抓全排的集体主义教育和集体观念培养,常常以张金河独自一人夜闯西山作话题。
今年春节,没几句话,又扯到这个问题上了。
张金河说:“我敢吗?您借我俩胆儿我也不敢!我是怕您老人家送我去见马克思。去年,让吊针给吊回来了。今年,您要再过一次革命化春节,还不要了我的小命儿?”
“去年你还因此得了嘉奖呢!”刘海龙说。新兵刚下老兵连就获嘉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新老兵都羡慕。
“还背了个‘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名呢!”张金河说。
“这就叫作奖罚分明!”刘海龙说。
“小刘,应该是泾渭分明。”李明强哈哈大笑,说,“谁也没有罚小张啊。”
“人家张金河是自愿受罚。”肖明笑着说。
“好了,班长,别拿我开心了。看排长,今天又安排啥活动吧。”张金河对肖明说完,又冲李明强说,“排长,我首先说明,上森林公园、香山没劲!”
“是啊,排长。这森林公园,香山,哪里有几棵树,几块石头,我们都摸得一清二楚了。”刘海龙说。
“那你们想上哪儿玩?”李明强问。
“他们呀,想上‘王府井儿、中关村儿,蹲在路边看小妮儿;坐公汽、逛商场,趁着拥积蹭姑娘’。”肖明引用了当时地方小青年儿的一句嬉语。
“哈……”李明强笑了,骂肖明一句:“臭小子,哪诌来的黄段子!”骂完,转过身对张金河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可真得送你去见马克思了,让他老人家好好用手电筒照照你。”
“先让肖班长进禁闭室学条令、背毛主席语录吧,要不然,我们这帮新兵都让他带坏了。”张金河看是说给李明强听,实是回敬肖明。
“我看可以。”李明强笑着说。
“拟同意!”刘海龙跟着起哄。
肖明紧铲几锹,然后把锹头向地上一蹾,手腕一抖,一抓,就抓住了锹头根部的木头,冲刘海龙喊了一声:“‘你’同意,我不同意!”说着,用锹把在刘海龙屁股上轻轻敲一下,点着地上的雪说:“看见了,我们都铲过了,快扫。扫不完,别吃饭。”回过头来又对张金河说:“新兵蛋子!我背条令、毛主席语录的时候,你还叫解放军叔叔呢!现在,该背《邓小平文选》了,不紧跟形势,是你犯错误。那禁闭室,啥时候关过‘老干部’?”肖明考学超过了年龄,代理过几次排长也不能提干。总是连里没有排长的时候让他代理,新排长来了他退居二线。所以,肖明平时常在新兵面前称自己是“老干部”。他一边往回走,一边还在跟张金河摆划:“知道吗?《邓小平文选》哪一天发行的?一共多少篇?分多少个方面?具有什么重大意义?光靠拉稀摸黑儿摸回几张破纸条换个嘉奖就满足了,要用理论武装头脑,懂吗?傻小子,跟‘老干部’学着点!”
侦察连刚吃完水饺,黄中臣,后勤处的黄助理就来拜年了。黄中臣原是侦察连的司务长,酷爱象棋,侦察大队搞象棋比赛,常获冠军,人称“象棋大王”。他逐个儿房间转了一圈儿后,在楼道里嚷:“下象棋,下象棋!今天我坐庄,谁来与我比比。”
“好啊,老黄。我应战!”李明强照黄中臣的背上拍了一巴掌,笑着说。
“你——”黄中臣一边怪笑着,一边点头看着李明强。今天,他到侦察连,先去看了指导员刘群山,然后就去看了李明强。
李明强出于对机关同志的尊重,一直热情地陪着黄中臣。听他说下象棋,心里也痒痒起来。暗想,大过年的,轻松一下。况且,黄中臣是侦察大队的高手,与高手对弈,也是种享受。所以,就应了战。没想到,黄中臣还是那个德行,用不屑一顾的眼光看他。就说:“快支摊儿,老规矩,我‘从不走马’。”
“你小子,还不识‘马别腿’啊!”黄中臣比李明强老两年兵龄,是李明强的象棋启蒙老师,当初李明强不识“马别腿”,却常以“咱下象棋,从不走马”的大实话唬人。
“此言差矣!因为呀,我的马会‘连环夺车(chē)’了,我想让你的‘车(chē)’多跑两圈儿。”李明强故意把“车(jū)”说成“车(chē)”了。
“哼!和你小子下,咱不带要‘车(chē)’的。”黄中臣也把“车(jū)”当“车(chē)”吹上了。
战友们就近在“老牛”屋里支上摊儿,李明强和黄中臣就噼里啪啦地“杀”了起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小子长进了。”黄中臣为自己不得不走“车”打掩护了。
“黄助理怎么动‘车’了!”
“黄助理输了!”
“说话不算数。”
围观的战士们七嘴八舌地喊叫着。
“好了,好了。黄助理回娘家来,咱可不能难为他。”李明强摆出很大度的样子说,“这‘闺女’可没少给娘家办事儿啊。你们这帮小子,以后可要对黄助理尊重点啊。”李明强一边唠叨一边走棋,“好啊,想偷我的炮。”李明强也不得不动起马来。
“哈,排长也走马了!”
“没意思。”
“加上舌战吧?”
“对,加上舌战!”
“舌战”是侦察大队官兵下棋的一个习惯。一边走棋一边评论。必须用古今中外的军事用语。每一步棋说不出道道来不许走。
“行!
“我‘声东击西’。”黄中臣叫道。
“我‘避实就虚’。”
“我‘以患为利’。”
“我‘杂于害而患可解’。”
“我‘以正合,以奇胜’。”
“‘金蝉脱壳’,你‘稍息’。”
就这样,两个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拱卒、出车,飞象,跳马,打炮,将军,支仕……你来我往,直杀得天昏地暗,不分胜负,最后握手言和了。
“排长,你的信。昨天来的,我出去玩儿忘了。”看下棋的通信员终于等到了火候儿,拿出几封信抱歉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