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5/6页)

赵石头把马背上的东西往肩上一背,跃身上马追了上去。

两人骑马转过山包,赵石头打马向前,见到一片树林,对刘红云说了声:“小心。”圈马伏身钻了进去。

刘红云也学着赵石头的样子钻进树林。

两匹马一前一后在原始森林中疾驰。猎猎清风像无形的手慢慢地抽扯去了赵石头心中的压抑,随着不断涌入眼眶的旖旎风光,他想起了皮定钧司令员的话——一定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认为他是男的,应该做出好样,让刘红云感到安全、有所指望。想到这儿,他看了看面前的小山包放慢了马步,转过头对刘红云笑着说:“这深山老林,猎人都难进,他还乡团更不用说了。要盯梢,除非他会轻功,长着一双飞毛腿。”

刘红云向四周看了看,他们站的这个山头被群山包围着,四方景观,相依托衬,相拥争秀,禁不住感慨地说:“多好的风景啊,我们这里简直就是山中山了。”

赵石头向四周看了看,笑着夸奖刘红云说:“你真会起名。”

刘红云也想驱赶走笼罩着他们的忧伤,以轻松的心情面对残酷的现实。她一扫几天来严肃、抑郁的神情,面对夸奖自己的男人,忽闪着大眼睛,有点骄傲也有点撒娇地说:“我会起名吧?”

“有点儿品位。”赵石头也爱怜地看着刘红云笑着说。

“什么叫有点儿品位?”刘红云剜了赵石头一眼说,“这叫很有品位。你说,还有哪个词能比这‘山中山’更贴切的呢?”

赵石头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刘红云一边思索,他想了一会儿,挠挠头说:“还真没有更合适的。”

“怎么样?”刘红云用眼睛笑着看赵石头。

“好,很好。”赵石头冲刘红云笑着说,“下马吧,休息一会儿,坐在这‘山中山’上好好品味品味。”说着,他翻身下马,先把背包放在地上,然后扶刘红云下马。

赵石头把刘红云扶坐在草地上,对刘红云说:“你在这里看会儿景致,我转一转,找个栖身的地方。”他把他背的包袱放在刘红云跟前,拍拍包袱说:“枪,都上好子弹了。小心点儿。”

刘红云的脸一下子阴了下来。她看了看包袱,又看了看赵石头,噘起小嘴说:“真扫兴。你就不会歇一会儿,陪我看看。”她今天早晨被惊醒后,一直沉浸于忧郁之中,刚刚有点儿好心情,不想让赵石头离开。

“等你腿好了,我领你把浮戏山看个遍。”赵石头堆起笑脸对刘红云说。

刘红云佯装生气不理赵石头,漫不经心地看着两匹马吃草。赵石头也看了看低头吃干草的马,笑笑向山下走去。

山下就是玉仙河的河道,清粼粼的河水欢快地在河道内流淌,冲刷着河道内的乱石,这些乱石别具一格,有的似仙翁,有的若玉女,有的像雄狮,有的如卧虎,有的兀立如柱,有的探身戏水,它们形象各异,相映成趣,纹丝不动地立在河道内把流经他们的水分开涨满河床。两岸山势陡峭,林木茂密,隐千军万马,难见踪影。

赵石头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地形,脚下石子一滑,差点儿摔倒,踢翻的石头顺着山坡滚下,钻进青藤,发出“扑通”一声闷响。赵石头一激灵,跑上前,拨开青藤一看,只见下边有一道十余米高的岩壁,岩壁不平,像是用斧头劈过,龇牙咧嘴地隐在一大片松林中。

赵石头站起身,连跑带跳绕道来到那道岩壁前。只见岩壁上缠满了野藤,有的野藤比松树还要粗。它们紧贴着岩壁面,或插入岩壁的缝隙中,或悬挂于岩壁上。你看不到它的根在哪里,只要能缠到的地方它都缠了,往石壁上缠,往荆棘上缠,往松树上缠,缠得紧紧的,斩不断,甩不掉。有两根碗口粗的藤条,从岩壁顶端垂下来,在岩壁前形成两副可容坐三人的大秋千,若一个人躺上就是一个绝妙的摇蓝。一泓清泉从一米多高的岩缝中淌出,浸湿了岩壁渗入壁下的土地。赵石头想,怪不得这里的松树长这么旺,原来是有水啊,如果这里有个栖身的地方该多好啊。

赵石头看着岩壁发愣,他原指望岩壁下能有个崖洞,哪怕是个崖窑崖庵什么的,他用石头垒一垒,就能遮风挡雨,就能在这里先安顿下来。可是,这岩壁立刮陡沿,断壁倒不少,都是竖断,龇牙咧嘴的,没有一个横断的崖沿。气得他拿起一块石头向岩壁中的一道裂缝砸去。

随着“啪”的一声响,“扑棱棱”从岩壁的裂缝中飞出几只蝙蝠。

“有洞。”赵石头心里一惊,急忙走过去。只见那两尺多宽的岩缝中,垂着一根大拇指粗细的野藤,野藤后是一个像织布梭子一样形状的洞口,洞口很窄,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

赵石头拨开藤条,吸着肚子,仄棱着身腰,慢慢地探身入洞,感觉一股暖风向洞口涌动。他知道这是地气,以此判断这洞一定很深。他向前走了三五米,洞内果然大了许多,但是,洞内太黑,深不见底,什么也看不见。脚下拦路石很多,磕磕碰碰。他判断,这洞里没有人来过。

赵石头调头走出石洞,在洞外揪了两大把带杆的高蒿,捡了一些干灌木枝,折了一棵干死的小松树,抱着蒿草和干柴,拖着小松树又磕磕碰碰地进了洞。来到洞内开阔地,他停下来,让眼睛适应一会儿,又摸着向前走了三五米,然后把东西放下,划着了火柴,点燃了蒿草。

洞内顿时亮了起来,赵石头惊异地发现这个洞好大,足有四五米宽、七八米高,更让他惊讶的是这里是一个奇异的世界。洞内的岩石,经过千古地壳演化,自然形成了许多千奇百怪的造型。他急忙把干柴放在火中,把小松树的头折下来加上,火“噼噼叭叭”地燃得更旺了。他看到走过的地方,在浑沌的火光照耀下,好似幽幽的林带中,置放的远古时代的生活图,古典式的楼台亭榭一个接一个、一座连一座,其间,仙女弹琴吟唱,舞女歌舞飘然,男宾纳凉摇扇,墨客挥毫行文,书生盘腿吟读,僧人坐禅静悟,……,栩栩如生。向前看,怪石嶙峋的山脚下,一位手执拐杖的老翁,银须飘然神采奕奕,身边的童子谨慎搀扶,在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有的人将礼物举过头顶弓腰呈送,有的人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念念有词,有的人半蹲半跪,有的人急欲前行,个个毕恭毕敬,虔诚之至。他抬头望向洞顶,更让他惊奇不已,犹如满天星辰的天空熠熠生辉,一片片莲花、一串串葡萄、一支支竹笋倒挂在洞顶,有的上面还挂着晶莹的水珠。

赵石头看着这一切,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深山的石洞里还有这么美的景观,简直就是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