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2/3页)

夏渔记得人物介绍里说陈寄书是她崇拜的学神,她经常去借他的笔记,他的同学们也认得他。

但是之前那个备注为补课机构的声音和他不一样。

“……不是。”

啊?不是他?那是谁?

难不成是她同桌?

两人已经来到政法大学附近,夏渔忽然想起来这个大学除了有宋闻璟,还有一个别人。

“小艾琳。”

说曹操曹操到。

霁恣青老远就看到了她,风衣扬起带来一阵风,他伸出双手似乎想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陈寄书挡在夏渔的面前,用警告的语气喊道:“霁教授。”

被人拦住,霁恣青才把目光分点给陈寄书:“呀,是陈同学。”

敷衍地问好后,他又转向夏渔:“小艾琳怎么知道我正准备去找你?”

“嗯?找我做什么?”

“明天我们一起去看守所收集素材,你不会忘了吧?”

“当然没有。”夏渔热情回应。

她确实忘记了这回事。

“小艾琳,你撒谎的时候眼睛不要乱飘哦,不然很容易被识破。”

“……”她说怎么总是被发现,原来是这个原因。

问题不大,她回去就练习改进。

让他们聊几句可以了,陈寄书打断霁恣青的话:“霁教授,我们有正事在身。”

“和奶茶店员工的案子有关吗?”霁恣青很热心,“发现尸体的都是我的学生,我可以带你们去见他们,有我这个老师在,他们或许会更放松。”

霁恣青的话挑不出毛病来,陈寄书本来也要先去找那几个大学生的辅导员,毕竟他们都是学生,得有老师在才好进行询问。

眼下霁恣青都毛遂自荐了,他就算在这里拒绝,等下辅导员也会让霁恣青帮忙。

还不如直接接受。

于是一行三人前往霁恣青的办公室。

夏渔被夹在中间,一路上听霁恣青兴致勃勃地和她说着自己的规划:“我们先从哪个开始好?按照社会舆论的话,是‘教唆杀人’的影响力大……凶手好像还没有进看守所,那我们先从第二的‘死亡樱花案’开始?”

夏渔胡乱点头,她在这方面没经验:“你决定就好。”

不过顾泽漆的话,到时候她可以顺便问一问他认不认识兰归鹭。

经过操场,夏渔停下脚步,按照先前的分工,她要伪装大学生悄悄打听消息。

霁恣青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啊啊,小艾琳不和我一起吗?”

夏渔点头:“对。”

很干脆的一个回答,霁恣青还想说什么,夏渔已经走远了。

人走了,霁恣青立马收起了夸张的笑容和动作,他插着兜,矫揉造作的声音都变平不少:“果然是没有心。”

陈寄书:“哦。”

*

夏渔伪装得很成功,几分钟后,她坐在了一群看篮球比赛的女生中。

几名女生都是犯罪心理学的学生,她们对着篮球男孩挑挑拣拣,从头点评到脚,末了不忘问新加进来的夏渔:“学妹,你觉得哪个帅?”

夏渔无法昧着良心说话:“我觉得都不帅。”

坐她旁边的学姐点头:“确实,他们的长相只能算中等偏上。”

另一个学姐好奇:“那我们学校有长得帅的男生吗?”

“我们的知名校友,颜某鹤长得就很帅。”

“认真一点啦,法制咖就不用说了。”

“哈哈哈,霁教授好看吧?”

“啊,好看是好看,但他的课我抢不到,平时也见不到他人。”

好机会,夏渔试探地开口:“宋闻璟学长长得也不错呀。”

“哈?宋闻璟?你说的不会是那个戴眼镜的死宅吧?”

“死宅?”夏渔不理解,“他挺阳光呀。”

阳光得当场给了还没死的死者一巴掌。

“学妹,你不会被他骗了吧?”学姐严肃着脸,“我感觉宋闻璟那家伙很阴暗,上课的时候不爱说话,总是用一种上帝视角来看待同学。”

其他人附和:“他经常和室友闹矛盾,忍不了一点委屈。”

夏渔继续试探:“他都和他室友闹过什么矛盾?”

“都是一个小事。比如凌晨三四点室友还在外放视频,他冲过去把人手机砸了;又比如室友不讲究卫生乱丢垃圾,他把垃圾倒在室友的床上……”

这、这是解气行为诶。

夏渔想了想,换作是她,她会让室友把垃圾都吃了。

“他看起来是有仇必报。”

“是啊,只要不惹到他,他就随便你怎么样。要是惹到了他,那就等着被制裁吧。”

这样说的话,那些死者应该都和宋闻璟有过矛盾,到时候可以问问死者家属。

就在这时候,一个篮球朝着观众席飞过来,目标直指夏渔。

夏渔刚要抬手,旁边的学姐跳起来就接住了球,她用力地把球扔了回去:“眼瞎了吗?技术不行就回去练,差点砸中人还敢上球场?”

好、好厉害的发言!

夏渔崇拜地仰头,不管是夸人还是骂人她都不会,她只会动手。

被学妹看着,学姐的底气更足了,继续输出:“当我们不知道你们那点小心思?怎么,你们也想学偶像剧?长得不行技术也不行,学妹我们走。”

被骂的人脸一阵红一阵白。

他们确实是因为看到有个可爱学妹,才想用这种方法引起她的注意,谁知道会遇上这么泼辣的女人。

骂完人,学姐拉着夏渔离开。

她们换了个露天餐桌坐着继续聊天。

学姐凑过来,小声问:“哎,学妹,你总是提起宋闻璟,你不会是喜欢他吧?”

“我想了解他。”夏渔觉得自己是在否认,“学姐,你能多说说他吗?”

完了,想要了解一个人就是喜欢那个人的开始。宋闻璟长得柔弱又阴暗,居然也能骗到学妹。

“让我想想啊。”

劝分不劝和的学姐绞尽脑汁想找到宋闻璟的缺点:“他不太合群,搞什么活动都不参加。像三天前的联谊他就没去。”

今天是6号,三天前就是3号,3号晚上的联谊就是目击证人们参加的聚会,释秦遇害也是那个晚上。

“那天不是放假吗?万一他回家了呢?”

“没,放假他一般不回家。而且那天晚上他室友也去了,就他一个人在寝室。”

“那你们回学校一般走哪条路?”

“走后门的那条路,可以翻墙进宿舍躲过宿管检查。”学姐顿了顿,“就是死了人的那条路。”

划重点:不回家,一个人在寝室——有作案时间,没有不在场证明。

那问题又来了,既然他知道同学们都去参加聚会了,他为什么要选择3号晚上杀人?他明知道同学随时会经过那条路,又为什么会选择在那条道上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