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2/2页)
皇帝沉吟一声,“让督察部查账?这样岂不是国库和私库混合在一起?”
前朝就有私库国库混合一起账务理不清,崇祯皇帝连银子都掏不出来,最后落到了让大臣强行捐赠,不然也不会有了后来闯王打进京,有人开门迎接这种事。
内务府本来就是保证皇帝手里有银子可以使。
宝音:“督察部只有查账权力,主要得有外界震慑。”
他明白了,“你是说跟钦差一样,时不时震慑一番?”
他笑了,“先跟皇祖母通个气,不然你动作大起来怕是会有人去找皇祖母诉苦。”
这种事他太有经验了,当年露出削藩口风,慈宁宫就成了最忙的宫殿。
这回动内务府,怕是一大群亲戚又要烦皇祖母她老人家了。
他也有动内务府的心思,趁着没出征,将家里都收拾干净了,以后怕是顾不上了。
说完了内务府的事,他转头提起了复州的事。
宝音爽快承认了。
“没错,是我的人。”
“我让人研究了能在冬日航行的船,不惧怕北方冰面的船,淮安和福州都不具备条件,便分了一些北上。”
这年头,很少有船在冬日航行,哪怕运河也不行。
因为水面会结冰,依靠船桨的船没有那么大动力冲破冰面。
再加上是木制船,一不小心就撞出裂缝了,船不是翻就是沉。
所以天寒地冻的北方,冬日很少见到船在河上走。
小冰河时期的威力可是连近海都能给冻上,更不要说内河了。
当然长江不算,长江在南方,就算结冰也是靠北的位置。
所以冬日南方船正常行驶,北方的冰面上都换成了爬犁。
“那冰层有一丈多厚,船能走?”
“所以要做大船,光凭自身重量就能压出一条道来。这些人的任务就是先做出一艘破冰船,让后面的商船正常行走。”
她趴在他肩膀上,话语里满是畅想。
“后世我们国家的船,连南极都是畅通无阻。”
她说起了南极的冰川,憨态可掬的企鹅,冰层下捞不完的南极磷虾。
“……鲸鱼一口能吞八十吨磷虾,相当于十六万斤,不过我们那会儿的斤跟国际同轨了,十进制,一斤是现在的十两。”
皇帝换算了一下,这也不是小数目,有十万斤了吧。
若是十万斤的粮食能养五百人一年了!
一口十万斤的大虾被一头巨鲸吞下,这是他无法想象出来的场面。
他拉住了她的手臂,催促道:“多说些。”
宝音见他感兴趣顺口说了后世海洋的状况,突然想到翻出地图指着某个地方道:“这里的海参崴,罗刹人不断侵扰有一定原因是为了找到优良港口。”
“罗刹人的领土面积广,但是很大一部分靠近北极,属于冻土,港口很少,只有极西有一座还很偏僻。”
皇帝顺势看到了整个罗刹国的面积,又看着辽东以北。
“所以,他们想要海参崴?”
“现在不确定,以后这一片都会在大清末年分割给罗刹国,成为罗刹国最优质的港口。”
他眼睛眯起来,不知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