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欲待黄河九澄清(第2/3页)

剑法招式上的变化再多,解决不掉本质上这个泾渭分明的破绽,在真正的剑道大家眼中,终究是一招破之。

于和很久之前,也为大师兄想过如何弥补这种破绽。

借助天师降魔剑上的朱雀七杀真火剑诀,推演出青龙、白虎、玄武,三套剑诀。

凭四象流转,把九曲黄河的沙水二性容纳进去,从此四方齐备,稳重相辅,出剑依天星地水,自然能开创一幅新篇章。

于和单手劈开黄河剑气,已隐隐觉得,普群生要用上四象剑诀。

不料,普群生再发一剑,依旧是黄河剑法的路数,而且更加沉重执拗,乃至在昏黄颜色中,诞生出了一种深深的紫意。

“师弟,你还记得圣人谶言吗?”

普群生大喝一声,紫金剑光席卷长空。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一个传言。

说,黄河清,圣人出,天下大同。

峨眉正宗的上代掌教,在峨眉山千人洞子午殿中,梦游黄河,参悟黄河剑意,因此深信黄河气数与人间息息相关,对这个传言,最为上心。

当年,于和前往峨眉山拜师的时候,上代掌教虽然觉得他在修行峨眉剑法上极有禀赋,但见他身为异类,就有心多做考验,带他游历黄河,设下四十九道考题。

于和破题之日,恰逢黄河水清,让峨眉上代掌教又惊又喜,从此悉心传授,果然青出于蓝。

恩师逝世之后,于和并未接任掌教之位,坐镇于峨眉山,而是常年在外行走,遵循师训,专一扶救孤苦贫弱之辈,仗剑除恶,在各地教授武功,名声极大。

那时正逢战乱,净土仙的道路大为兴旺,截留人魂,摄取精血,炼制法器,千般手段,便利无比。

倘若真修成净土,更可以挖掘阴间万物,炼制成宝。

相比之下,武者练宝的手段就要单一得多,在前两个境界的时候,战斗起来,更远不如乱世里的净土修士花样繁多,被压制得颇为艰苦。

于和因此先创碧血惊魂剑,将内息、气血,分合碾磨,磨砺一点剑意,精纯锋锐至极,最善破法伤神,天下八百国中净土流派,遇到修炼这门剑术的,都敬而远之。

又开创出聚魔炼宝之术,使武者练宝手段,不逊于净土修者,果然真有圣人之相。

万众敬之,万邪避之,赞曰:“横推八百无敌手,轩辕重出武圣人!!”

那是对于和最高的赞誉,也是峨眉上下,乃至中原武者各派,最为齐心,最为荣光的一段时间。

可是,万事就怕一个可是,后来于和就变了。

他不再乐意将自己的剑术、炼宝,传授给别人,不愿意游历天下,还召集了自己从前传授过的所有门徒,运起神功,将所有人搬运到海外遥远的岛屿上生活。

小蓬莱碧霞宫,因此而建立起来,旁人想要求取碧霞宫门徒炼制的一点宝物,都要扬帆出海,千辛万苦。

碧霞宫中有心多收门徒、施教黎民的门人,从来不准出岛。

只有那些自视尊贵,懒顾凡俗,一点小术也奉为绝密,索取无休的门徒,如夏遂良、计成达等人,才允许出外行走,除邪扬威。

其实,天下门派基本都是这样,也不能说因为这样,就肯定不是正派了。

可是,当年这些人能够顺于和之意,广传剑术、经营善名,如今又能飞快转变成谨守严藏、自傲自负的性子。

除非他们统统都像于和一样性情突变,否则只能说,他们根子上就见风使舵,奸猾狡诈。

这样的弟子放到了外面去,能是什么好东西吗?

因此,这些年来,武圣人的威德,再也没有了德字,只剩一个威字。

普群生找过于和很多次,至今都不知道,于和到底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

可是他也看清了,于和并非是黄河预言中的那个圣人。

黄河清一回,要等多少年?

峨眉众人当年倾力拱卫在于和身边,为他奔走,助他寻物验证,看他日日创法。

不用什么阴谋诡计,不用什么人情取舍,艰难牺牲,单以绝妙的技术进展,就能来弥平世间那些令人憾恨的矛盾,铲除丑恶的障碍。

让当年那个稀烂的天下,在大家手上,一点点的好起来,那是多么令人怀念的日子。

为什么于和就会突然转变,为什么峨眉,就等不到一个从一而终的真正圣人?

普群生,不甘心!!

这一回,错了,那就再等一回,两回不行,那就三回。

“在那真正的圣人到来之前,老夫的剑,会守住能让圣人踏足的根基,让天下人还愿意对此抱有信任与期待。”

普群生的声音,并不激扬,但字字沉稳有力,他的剑光剑气,也变得更加沉重。

当年宋辽等诸国之战,他设计帝王,设计群妖,终究剑扫黄河,战胜乌灵圣母,守住了尚未被战争杀死的人。

那就是圣人出世的根基。

今天,他也要守住乾坤灵台。

紫金色的剑气,已经不仅仅是“像”实质一样,而是真正的干涉微观。

将阴间那些物质,组合成全新的分子结构,被他的剑招调动。

阴间物质,比起阳间物质来说,有太多的不稳定性,而且触及阳间武者的心意气息,很容易产生畸变。

但普群生的剑意,明明只是意念,也能沉重的超乎想象,在那些物质产生畸变之前,就已经从微观结构上缩短了间距,收缩互吞,重组成型。

紫金色的粉尘浊流,只要轻轻一擦,就让周围地层物质,成片成片消失,全部汇聚进来。

处于乾坤灵台外的这一大片地层,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高度四五里,直径超过七里的巨大空腔。

因为这个范围内的物质,都在重组时,被压缩了太多倍。

所以,整个地下空腔,竟然显得有几分空旷。

那些紫金色的浊流,就像是几百条纤细的光轨,在急速运转,奔腾冲刷。

如果有人对黄河的走势足够熟悉的话,就能够从中看出,黄河各处支流,分分合合的感觉。

最后浊流归拢,随着普群生挥剑的动作,大河浩荡,冲刷出去。

欲待黄河九澄清,终有真圣来!

天下千年,最沉重的剑法。

咚!!!

于和抬头的瞬间,口中被震得溢出一分鲜血,整个身影被这一剑的力量淹没。

明明剑气黄河,看起来是向前冲,应该会把于和冲向灵台之门。

但黄河之中,浊流万千,回旋变化,真正最沉重的一股力道,却是把于和往外,往下拖。

咚!!!!!

每一声沉闷的巨响,就是于和的身影,从第九层台阶上,被拖得下坠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