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开万世之太平(第2/3页)

南宫无梦的脸庞彻底通红了。

这一下连结结巴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长风楼的大门打开,秦皇卸甲,只穿着一身圆领袍,腰环玉带,垂下玉佩叮当,一边伸出手指调整圆领,一边往前走,翻身上马,感知到了那边的老司命和南宫无梦。

仰起头道:“喂,南宫无梦斥候将军,时间到了。”

“你不去天策府点卯画押,在这里做什么?”

秦皇噙着笑,南宫无梦啊啊啊地喊了几声,从另一边夺路而逃,腾空而下,轻功身法超凡脱俗,但是在老司命的感应里面,那身姿,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犹如一张一百万两银额度的银票一般缥缈美丽。

老司命不由慨叹:“啊,这是什么财运啊!”

“若是要我有这般财运的话。”

“要我住大府园林,吃山珍海味,我也愿意啊!”

李观一笑道:“山珍海味未必有多少,但是若是老爷子愿意,我给你修筑一个大面积的园林,不是难事。”

老司命翻了个白眼,笑道:“你这样的性子,我岂会不知道,你那所谓的大面积园林,怕不是又如糊弄南翰文一般,修筑个学宫之类,要我老爷子给你教学生。”

“果然啊,这江南秦皇,从不吃亏。”

“不愧是慕容秋水那小妮子带大的。”

李观一朗笑几声,道:“那我就代婶娘,多谢老爷子赞誉了。”

老司命笑骂两句,便即挥了挥手,道:“我老爷子没有那般念想,独自一个人,独来独去的,阴阳家一脉的宗主现在还在学宫里,等你天下太平,且去找他。”

“我老爷子若可喝一杯天下太平之日的美酒。”

“于愿已足。”

“情愿去游山玩水,放浪江湖。”

李观一看着老司命挥了挥手的背影,认真点头,道:

“老前辈,你会看到那一天的。”

……………………

天策府中,聚集了许多人。

除去了岳鹏武因需要镇压镇北关,不能够分身来此,其余的麒麟军核心成员,皆已在此久侯,按照文武分列,一位位皆是神色肃穆,眉宇之间,隐隐激动。

岳鹏武不在,越千峰就自在武将一侧的最高。

文臣这边第一则是破军先生,紧随其后的就是晏代清。

李昭文,陈文冕因为其身份不同,并不按照寻常文武分列,而是在旁边,另给座椅。

在往日,麒麟军天策府召集群臣诸将的时候,彼此之间,都有许多话语要说,气氛大多都是紧绷当中,带着一丝丝的轻松,彼此虽不至于谈笑,却都还能谈论事情。

可今日似乎不同。

这一位位的,根本连谈天说话的兴致都没有。

却只见得越千峰双目闭合犹如猛虎,陈文冕肃杀苍狼,萧无量腰扶宝剑,王瞬琛轻抚战弓,燕玄纪犹如山峦,契苾力神色沉沉如大漠苍狼,樊庆沉静安宁,夜不疑,周柳营各呈爪牙锋锐。

破军倨傲一如既往,晏代清闭目不言,文灵均笑意微收,房子乔笑意沉静,庞水云手拈白须,元执仍旧如剑客游侠,风啸独自饮酒,周平虏轻翻卷宗,霄志想着名单,魏玄成,杜克明神色肃穆。

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七王阿史那率领诸多将军镇守于北域草原;岳鹏武率领凌平洋,韩再忠,杨兴世等镇守于镇北城,而文清羽则是化身为塞北晏代清,和原世通,薛天兴在北域关。

可是此刻留在了天策府的阵容,仍旧已可以说一句,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他们麾下还有其他的年轻,骁勇,只是未曾在天下闯荡出足够强横名号的战将。

就只等待着这一场大战,登上千秋青史的舞台。

李昭文坐在一侧,一双凤眸微扫过这阵容,心中禁不住隐隐赞叹,这里的每一位都是在这乱世之中留下了自己战意和痕迹的名将,如今汇聚一堂,所求的却不只是寻常之战。

能够令他们,都在这个时候,如此缄默的。

唯独那一种大战了。

此地的呼吸声音越来越深沉细微,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只是保持着一种平静安宁之感,在这样的安静之中,有一种淡淡的肃杀质感,逐渐累积,逐渐厚重。

脚步声忽然传来。

李昭文注意到了,这些悍将,名臣的眸子忽而亮起。

刹那之间的气氛却似是更为低沉,犹如猛虎成群,蛟龙低吟,他们齐齐看向门口方向,这等气魄瞬间的叠加,足以即将寻常的战将骇得肝胆裂开。

哗啦一声,大门打开来。

文臣武将齐齐起身。

武将垂首,文官行礼。

齐齐道:“陛下!”

李观一只穿一身寻常我的圆领袍,自这天下最强的一批文臣武将当中穿行而过,神色沉静,道:“诸位,请起。”

“诺!”

李观一坐在上首处,李昭文的座椅比他的位置更低一些,却只微笑道:“观一。”李观一打了招呼,就已落座。

目光扫过前方,道:“诸位也知道为何来此,此番姜高诛姜远,应国大势变化汹涌,姜高上位之后,大刀阔斧,将姜远原本的政策尽数修整,不日当有大战。”

“诸位觉得,该如何?”

众人对视,越千峰道:“事到如今,我等皆知要战,应国也知道要打,恐怕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什么时候打这一仗,以及,要如何去打。”

“吾等只是战将,做这个决定的,只有陛下你。”

“麒麟纹旌旗所指之处,吾等自奋勇争先而去。”

李观一道:“好,那我觉得。”

“三日之后,便即开攻!”

即便是越千峰也未曾想到会是如此之快,神色隐隐骤变,下意识道:“三日?”

秦皇道:“破军先生,早已有调动兵力,足以。”

“轻骑简行,出其不意。”

“这一战和往日不同,往日这天下大战,皆是诸多势力之间的制衡之战,需慢,需缓,而此刻不同,此刻已是最后一战,你死我活。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

“对,诚然,如同诸位所想象的那样,若我等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兵家粮草,会比起现在更扎实更厚重。”

“但是应国也会不断恢复被姜远所消耗的元气。”

“我等积累粮食,积累兵甲人力,到底积累到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头?”

“要不然,积累一万年么?”

众多臣子,武将的神色都肃穆变化,他们意识到了秦皇的决意,那高坐的君王起身,少年时候的神采飞扬,已经化作了一种俯瞰天下的沉静感,他道:

“兵甲,粮草,只需有此一战,便可。”

“天下大势如此,所有人都觉得,时间不站在我们这里,觉得我们在五年之后,十年之后,都会更强大,但是这是一种麻痹,因为在我们的压迫下,在这个未来的压迫下,姜高和应国,也会迎来一次新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