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3页)

“办法总比问题多。”

“20万呢!我所有钱都压在这批货上了,要是卖不出去,这些年就白干了。”

甄臻很明白,二十万对她来说不多,却是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

她想了想,“这布料,我寻思着,可以做西装。”

“西装?”

“不错,面料够硬,做西装版型肯定好,再找个厉害的师傅,把有花色的部分,剪切到肩膀或者袖口的位置,不要大面积使用,如此一来,就是一件很有特色的西装了。”

甄臻的话,让崔建义拿不定主意。

倒是他哥哥崔建国比他果断,“我觉得甄老板说的有道理,反正你这批货卖不出去,倒不如试试甄老板的方法,说不定还能赚一笔。”

窗帘布成本高,好在这年头的西装价格不便宜。

要真能做成西装,搞不好真能赚钱!

崔建义的老乡都说好,庞老板也觉得可行,崔建义便跟甄臻介绍的工厂联系,让师傅帮忙做出来,放在批发档口做挂版。

甄臻逛了一圈,批发市场开了五十多家店,大部分是靠温市商人撑起来的。

他们胆大肯创新,服装做得可圈可点。

只要名气打出去,肯定有客流量。

崔建义很快就拿到了西装挂版,他把衣服挂在档口最显眼的地方。

让他失望的是,衣服挂出去后,别说是拿货了,就连问价的人都没有。

崔建义有些失落,他那批货还堆放在库房呢,要是卖不掉,受潮或者生虫,很可能血本无归。

看来这个甄老板也不是神。

批发市场客流量不错,可看得多买的少,崔建义忙活老半天,累死累活,却一分钱都赚不到。

其他温市商人也是同样的情况。

第二天,一个打扮精致的女人忽然来到崔建义的摊位前,她一眼看中了白底带花的西装,眼睛放光道:

“麻烦您,把这件衣服拿给我试试。”

女人试完觉得很满意,付了钱,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就走了。

崔建义卖出一件,倒是挺满意的,虽然要亏二十万,可好歹回来二十块,有钱总比没钱好吧!

崔建义安慰自己,他做好了亏钱的准备,谁曾想,第二天早上,忽然涌来一批人,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张嘴就要崔建义的衣服!

“那就是徐主播同款吧?”

“可不是,徐主播说在批发市场买的,就是这大花西装,我记得特别清楚。”

崔建义这才知道,昨天那位女性是本地的节目主播。

新姚自立为市后,就开通了市电视台。

电视台收视率还不错。

昨天一档《新姚新事物》节目里的女主播,徐主播播报了新姚批发市场的事,她穿着崔建义做的西装,西装图案特别,设计又好看,很多人打电话去电视台问在哪买的。

这西装莫名其妙火了起来。

本地人穿得多就算了,外地人也来买。

很多外地摊贩,听说西装是在新姚批发的,都想来看个究竟。

一时间,新姚批发市场的商贩多了起来。

做生意靠的是积累,崔建义的衣服火了之后,连带着其他款式也卖的很好。

西装没啥季节性,崔建义卖了整整三个月,终于把所有西装都卖了出去。

他最后清点了自己的营业额。

这西装看着不起眼,竟然为他带来三十多万的营收!

利润查不到有20万!

崔建义高兴坏了,这样窗帘布卖出去了,他不仅不用亏本二十万,还倒赚了十万。

客户们说这西装好卖,催他多做点,这不,崔建义的合作工厂都要冒烟了。

在新姚电视台的宣传下,新姚批发市场的名气越来越大。

新姚交通发达,周围城市做服装的人都来进货。

没多久,新姚批发市场的名气就传了出去。

来这里进货的商户发现,新姚的衣服跟其他地方的衣服不一样。

这里的衣服版型大,宽松舒适,很多休闲装都是均码的。

没有尺码的束缚,大家拿衣服方便多了。

张翠花听说批发市场衣服好看,就拉着甄臻和苟子娘来逛街。

甄臻没买,这两人各自买了几十件,装了满满一麻袋。

甄臻来到崔建义的档口里,想起西装的事,就问了一嘴。

崔建义感激坏了,“卖完了!全卖完了!不仅卖完了,还赚了十万块钱!甄老板,我真得感谢您啊!”

甄臻不在意地笑笑,“举手之劳,有什么谢不谢的。”

崔建义却知道,这哪里是举手之劳?

明明是萍水相逢的关系,他亏不亏本关人家什么事?

人家告诉他,是真心想要拉他一把。

崔建义忽然就明白了外头的传言,他们说新姚做生意的风气很好,大家从不互相压价,更不会把事情弄坏,因为有真心集团压着,更不敢随意哄抬物价。

跟新姚人做生意,爽快又舒服!

崔建义感慨:“甄老板,新姚可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

甄臻笑起来,“我们新姚批发市场刚成立,但徐书记跟我说了,他要让新姚批发市场,成为整个北方最大的市场。你们占据了市场最好的位置,一定要把优势利用起来,争取做我们新姚的门面!”

崔建义连连点头:“那肯定的!我们一定把质量和款式给做好,争取不给新姚丢人!”

批发市场的名气大了出去,来这里开档口的人越来越多了。

不少本地商户也租了铺位,打算卖自家的羊毛衫。

甄臻也介绍了几个外地商户过来。

不到三个月时间,新姚批发市场的铺面租出去了八成!

商户多,衣服款式多,来逛街批发的人就更多了。

新姚批发市场实现了良性循环,就连徐蔚来考察时,都忍不住感慨:

“就没有甄大姐盘不活的生意!”

程素设计了一条钻石项链,送给甄臻,甄臻接过项链一看,这款项链的钻石切割可不普通啊。

“这钻石成色不错,切割的也好。”

“可不是,咱家的钻石切割工艺是一流的。”

这几年,钻石开始流行起来,年轻人结婚也流行戴钻石戒指。

甄大福也推出自己的钻石产品,她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生产线,还招聘了一批好的师傅,想把这一季的主推产品,给做出名堂来。

甄臻爱不释手,“你越来越专业了。”

程素笑了笑,她一直跟甄大娘住在一起,奇怪的是,这些年,别人都催她结婚,觉得她年纪大了,可就是甄大娘,从头到尾都没催过。

“甄大娘,我要是一辈子不结婚,咱俩是不是一辈子都住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