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她竖起的心防固若金汤(第2/3页)
牢房内昏暗潮湿,寻常人入了此处久不见光,多是形容枯败,精神崩溃。
然那年轻贼首却枕着手臂,屈膝躺在那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悠哉地晃着腿,竟无一丝将死的恐惧。
李长晔立在铁栅外,面沉如水。
“孟昱卿。”
躺在床上的人瞬间止了动作,他盘腿慢悠悠坐起来,挑眉道:“你在喊谁,谁是孟昱卿?”
李长晔走近两步,“你是孟翊的长子?”
“孟翊又是谁。”那人依旧一副当儿啷当的样子,啐了一声,吐出口中衔着的稻草,“从未听过……”
见他不认,李长晔不疾不徐道:“樾州一案是你父亲指使,还是……”
听得“父亲”二字,牢内原平静的人陡然变了脸色。
“什么父亲,我没有父亲!”
他冲过来,目眦欲裂,但因着脚上缚着沉重的镣铐,只能被困在一个极少的范围内。
“我就是个野种,野种!一个没爹没娘的野种!”
见他若疯了一般低吼着,陈鸣闪身,将李长晔护在后头,忍不住道:“我听闻孟夫人过世不过半年,你犯下如此之事,若她泉下有知又如何能安心……”
原还闹腾的人闻得此言突然安静了些,一声令人发寒的笑在空旷的牢房内回响,“她确实不安,可怎会是因为我呢,该是那些害死她的人啊……”
此言一出,他无疑承认自己就是孟昱卿,他将视线转过李长晔。
“喂,我知你是太子,不然我当初也不会命人用箭瞄准了你。”
孟昱卿说着,在自己脸上拍了拍,笑容逐渐扭曲起来,“你瞧瞧,你瞧瞧我这张脸,我自瞧着生得也不差,怎就这般为人所惧呢,你说,他们在害怕什么,究竟在害怕什么呢……”
李长晔双眸微眯,薄唇抿紧成线,神色愈发幽沉起来。
陈鸣看着孟昱卿那副样子直摇头。
先前,他家殿下故意令他放出消息引蛇出洞,不想真钓到了鱼。
其后不久,大理寺狱来了一人,塞给狱卒不少银两,说是来探人。
因得他提前嘱咐过,狱卒收了钱,顺势将他放了进去,可事后狱卒禀他时,说那人很是奇怪,竟报不出来探之人的名姓,只问这里关押重犯的牢房在哪儿,在得知重犯不得探望之后,又说他要探的人也不一定是死罪,看了几个牢房后,定在一处,站了片刻就走了。
大理寺散在京城的眼线众多,陈鸣命人去查,便发现那人竟是孟府家仆。
他将此上报给殿下,殿下命他去查远在南边的那位“孟大公子”。
他派人前往,昨日收到回信及一幅画像,道孟大公子大半年前就离开了荆业,再未回来。而那幅画像上的,俨然就是眼前这个死囚。
“殿下,微臣瞧着,他怕不是个疯子。”
李长晔一言不发,出了大理寺狱,及至一无人处,他低声问:“此人身份一事,有多少人知晓?”
“而今当只有臣与殿下。”陈鸣道,“殿下可要召孟大人过来审问?”
若他真是孟家大公子,那指不定樾州失踪案孟家也牵扯其中,来京城的途中试图劫人的很可能是孟大学士雇佣的。
孟家有造反之心?可而今孟大学士深受重用,孟家蒸蒸日上,将来全然可以凌驾其他两大世家,位于三大世家之首,并不应该才对。
“瞒下此事,谁都不可透露。”李长晔正色道。
看着太子面上的沉肃,陈鸣忽而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应声罢重重一点头,旋即就听太子又道。
“陈鸣,孤还需你去调查一件事……”
李长晔回宫时,已是午后,穿过冗长的宫门,便见广场上一人冲他小跑而来。
“三哥。”
李长晔定住脚步,在看清来人后,神色微滞,但很快他便唇角抿起,泛起淡淡的笑。
“小五,这是要去哪儿?”
五皇子笑答:“周侍郎家的小公子约我去城郊马场跑马,我好容易说服了母妃,这会儿正要出宫同他汇合呢。”
“这个时候去,今晚不回来了?”李长晔问道。
“自是不回来了。”一想到可以在外头自由自在地耍两日,五皇子不由得眉开眼笑,“三哥,你何时再陪小五去马场跑马,你先前送我的鸣啸已然长大,我自认这一身马术已不逊色于三哥了,有意与三哥比试呢。”
他这马术还是九岁时随父皇去行宫围猎时,缠着三哥亲自教他的,但可惜三哥平素实在忙碌,之后就再未有机会与三哥一道跑马了。
五皇子径自说着,见对面没有反应,定睛一瞧,才发现太子正用那双如深渊般幽沉晦暗的眼眸直勾勾地盯着他的脸。
看得他甚至有些后颈发毛,“三哥这般看着我做什么?”
“没什么。”李长晔回过神,扯了扯唇角,淡淡道,“只觉时日过的真快,咱们小五都长这么大了,待孤有空,便陪你去京郊骑马……”
“好。”五皇子眸子都亮了,“那三哥,我便先走了,不然那周家小公子怕是要等急了。”
说罢,疾步往宫门而去,李长晔折身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十五岁的少年意气风发,语笑间似有温暖的灿阳洒落。
然李长晔却站在阴处,寒风如刀剐在他的脸上,他垂首,眸光愈发晦暗不明。
他脑中正一遍遍盘旋着孟昱卿说过的话。
“我这张脸……怎就这般为人所惧呢……他们在害怕什么,究竟在害怕什么呢……”
是啊,究竟在害怕什么呢……
李长晔也想问一问自己,他掩在袖中的手攥得越来越紧,指尖陷入掌心,几乎要掐出血来。
他只是步子越来越快,朝着东宫的方向,朝着他想去的方向。
琳琅殿,裴芸披着件雪白的狐裘袄子站在院中,抬手压下一枝朱砂梅放在鼻尖轻嗅,暗香萦绕,沁人心脾。
这几株朱砂梅还是去岁太子命人种在院中的,裴芸记得那时还闹了桩窘事,便是她将太子送来的腊梅说成了迎春。
她估摸着日子,离春闱的也不远了。
建德侯府的四公子邵铎,即裴芊的未婚夫婿亦要参加,若按前世那般,今年的探花郎当会落于他手。
待三月殿试开榜,金榜题名加之洞房花烛夜,人生两大乐事可都让这邵铎给占了。
探花娘子,侯府新妇,泼天的富贵兜头砸来,她那堂妹裴芊可得接的住才好。
想起春闱,裴芸忽而又想起另一桩事儿来,所谓事变境迁,兴衰成败,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却也有人繁华落尽,祸难当头。
当真世事无常。
裴芸感慨间,余光瞥见一高大的身影跨入垂花门快步而来,她尚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已被一把扯入一个宽阔温暖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