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看热闹(第2/3页)

那些学生闻言,纷纷应下。

屠卫巷这才往自己家中走去。

而他家中,他的前妻金福云正待在吕四娘房中,与吕四娘一道看书。

她们手上拿着的书,赫然就是《真假千金》。

吕丽娘是识字的。

髦儿戏,指的是全部由女子来唱的戏。

早年女子不能登台唱戏,只有男子能登台,即便有女子戏班,那也是被达官显贵养在家里的,普通百姓看不到。

这些唱戏的女子,还兼做家妓。

清朝康熙年间,下令禁止豢养女乐,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出现了整个戏班子全是女子的京剧女班,被称为“髦儿戏”。

这样的戏班子一开始只在北京有,但后来传入上海。

在清末时,上海的髦儿戏非常盛行,吕丽娘早年,就在上海的酒肆唱戏。

吕丽娘唱戏的那个戏班子的班主是识字的,她教导手下人唱戏时,会顺便教几个字。

其他唱戏的女子学得并不认真,但吕丽娘年轻时争强好胜,想自己看戏本,就认真学字。

但她厌恶屠卫巷,所以屠卫巷问她识不识字的时候,她骗屠卫巷说她不认识。

屠卫巷闻言,就让自己的前妻金福云读《真假千金》给吕丽娘听,并教吕丽娘认字,让吕丽娘必须背出《真假千金》里的一些片段。

金福云虽然是个小脚女人,但跟着她娘学了认字,会看账本。

屠卫巷喜欢识字的女子,因而在屠卫巷出国那五年,她不忘学习,将常用字给认全了。

让她读古籍是不成的,但让她读《真假千金》不成问题。

金福云记得,屠卫巷刚回国时,她满怀欣喜,为展示自己的才华,特地念书给屠卫巷听。

当时屠卫巷还夸了她,也曾与她缠绵,不曾想没过多久,就与她离婚,另外娶了妻子。

这些年,她在屠家跟下人无异,竟还要帮着照顾屠卫巷与别人生的儿女!

金福云心下委屈,但她无力改变现状。

她爹娘都已经去世,兄嫂不想她回去,除了屠家,她没有容身之地。

这些年,金福云日复一日,浑浑噩噩地过着,直到屠卫巷让她给吕丽娘读《真假千金》。

金福云以前看过一些闲书,《红楼梦》就曾读过。

但那些书,都是跟《真假千金》不一样的!

《真假千金》的主角跟她一样姓金,吕丽娘读这本书时,只觉感同身受。

原本笼罩她的漫天浓雾,在她读了这本书以后,还全部散开。

金福云不想再这样过下去了。

这几天,只要屠卫巷不在家,她便与吕丽娘一起看《真假千金》。

这本书她们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越看越喜欢。

对屠卫巷,也越来越恨。

云景先生是个好人,屠卫巷竟然要害他!

但吕丽娘的女儿在屠卫巷手上,金福云在屠家,也行动受限。

屠卫巷交代过屠家看门的人,不许金福云离开家中。

金福云放下书,突然道:“云景先生写得真好。我也觉得,他们逼着我们裹脚,就是想把我们困在家中。”

吕丽娘看着手上的书,怔怔出神,没有回答。

金福云知晓她心里难受,就道:“你放心,我们一定能带着长寿逃出去,到时我们就大闹一场,揭穿他的真面目。”

长寿就是吕丽娘的女儿。

自从看了真假千金,金福云就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她想逃出去。

不止逃出去,她还想让屠卫巷身败名裂。

吕丽娘被关在阁楼上,而她这段时间也住在这里,她们相互交流,分享了一些屠家做的缺德事。

两人商量好,要找机会带着长寿逃出去,然后去屠卫巷工作的学校大闹一场,揭露屠卫巷的真面目。

吕丽娘闻言,被烧毁的脸上露出坚定:“对,我们一定能逃出去!”

金福云闻言笑了笑,从窗户往下看:“也不知道珊儿什么时候能回来。”

她不被允许离开屠家,是因为屠卫巷怕她去外面乱说,影响自己声誉。

但金福云以前的丫头,屠家现在的厨娘珊儿,是能出去的。

只是即便能出去,她们一开始,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

金福云的娘家都不管她,别人更不会管她,吕丽娘在上海,更是举目无亲。

两人商量许久,最后决定让珊儿去一趟《新小说报》编辑部,说明他们的情况。

她们本是想要写信的,但怕被屠卫巷抓住把柄,就没动笔,只让珊儿去传个话。

吕丽娘被带回屠家,其实也就五六天,因而一直到今日,珊儿才有空出去。

说话间,她们瞧见珊儿拎着个篮子缓缓走来。

两人心中无比欢喜,不想这时,又瞧见了屠卫巷。

两人便又紧张起来,唯恐屠卫巷发现不对。

好在屠卫巷并不把厨娘看在眼里,一无所觉。

屠卫巷一到家就上了楼,问吕丽娘:“我教你说的那些,你学会没有?快与我说一说!”

吕丽娘有说哭就哭的本事,听到屠卫巷的话,她就按着屠卫巷的交代,开始哭诉云景的绝情。

“勉强可以,明日我要带你出去,到时你好好表现。”屠卫巷开口。

吕丽娘一愣:“明日就要去?不是说要过几天吗?”

屠卫巷道:“现下改了,改成明日。到时你不许出错,如若不然,你女儿就活不了了!”

屠卫巷将吕丽娘的孩子送去另一处宅子看管起来,这几日,吕丽娘都不曾看到。

她们在明日之前,怕是逃不出去的,难道明日,当真要诬陷云景先生?

金福云满心纠结,吕丽娘却是很快下定决心。

为了女儿,她只能对不起云景先生。

屠卫巷继续跟吕丽娘对词,另一边,《上海日报》的高汉林,终于收到了东兴先生的文章。

东兴先生在文章里说,云景文里所写的,往食物里添加罂粟的不法商贩很多,其中就有屠家。

东兴还说,屠卫巷兴许是知道了云景写的小说的内容,才会诬陷云景。

东兴还信誓旦旦表示:“我虽不喜云景,但信云景做不出此等事情!”

高汉林看完,恍然大悟:“怪不得屠卫巷要诬陷云景先生,原来是云景先生将他们家干的缺德事写了出来!”

这篇文章,是一定要刊登在明日报纸上的,高汉林立刻忙碌起来。

而另一边,《新小说报》编辑部,黄培成将一张写了两个地址并一些信息的纸条折起。

今日,看到报纸上那篇诬陷云景先生的文章之后,黄培成非常生气。

他不信云景先生是这样的人。

但他能做的事情很少,只能等着云景先生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