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三十五、三十六章吴容秉的臂力十分……
因睡得早,夜间也睡得香,所以次日醒来得也早。
穿戴收拾妥当后,一家三口则去上房辞行。
天才刚破晓,吴家大半的人还未起,只吴兆省知道大儿子今日要启程,故早早起来等着他来辞行。
这会儿吴兆省衣冠整洁,正端坐堂屋内的上位。望着堂下的儿孙,他若说心中半点愧疚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更多的他给不了,只能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亏欠长子。
长子自幼懂事,便是亏欠了,他也不会抱怨什么。何况,他素来稳重,哪怕如今断了双腿,只要他意志不再消沉,决心要重新振作起来好好过日子了,他也定能把日子过得好。
所以对这个儿子,他倒是并无太多的不放心。
可即便是放心他离开,这会儿父子离别在即,吴兆省心中也多少有些不舍。
“进了城后,好好照顾自己。”吴兆省难得的在长子面前露出属于老父亲的慈爱,“若真遇着难处,也记得往家里递个信儿,为父……总不会真不管你了。”
听着这些,吴容秉心中却半分感动都没有,他只是客气着应道:“儿子明白。”
抬眸,平静的目光朝父亲探了过去,倒是也提醒了自己父亲一句:“日后儿子不在身边,还请父亲保重。”
吴兆省虽心情沉重,但也不想把自己和姜氏夫妻间的隔阂和矛盾展现在长子面前。所以,他故作轻松着道:“为父你就不必担心了。”
吴容秉只能点头应是。
父子间早已没有太多话可说,既来辞过行,全了礼数,吴容秉也就没再继续多呆。
“父亲保重,儿子携妻儿就此作别了。”说完,吴容秉朝父亲作了一揖后,便再毫无留恋的转过身来。
外面中庭里,大包小包的收拾了一堆。
吴家这么多人,却没一个过来帮忙一下的。还是冯桂花夫妇仗义,今日特意赶来的早了些,然后帮着一起把行囊送到车上去。
离开这个家后,吴容秉没再回头多看一眼。
叶雅芙坐在他身旁,悄悄打量着他神色。见他似乎神色不愈,叶雅芙也就没多说什么话来打扰他。
叶雅芙是大概能理解他的心情的,虽然早就不抱希望了,但那毕竟是他的血脉之亲。若真割舍了,一时的难过肯定会有。
那就让他好好去消化那些不好的情绪吧。 。
吴容秉在时,吴家没一个人出来走动。待得吴容秉走了,一个个倒都揉着眼睛起了床。
昨儿大房的一直在收拾行囊,包括今儿一早的离开,吴家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吴二郎同吴大郎并无血缘之亲,并且对吴大郎如今的重新振作感到担忧和惶恐。所以这个时候,吴二郎必不会愿意出门来面对吴大郎。
吴心莲和吴三郎姐弟倒同吴大郎有血缘之亲,但姐弟二人显然更亲母亲,所以对这个异母的兄长也没太多善意。
吴三郎因年纪小,懂的倒不是很多。但吴心莲却不一样,她已经十四岁,已经是可以说亲许婆家的年纪了,她心里清楚得很,大房的兄长多从母亲那儿拿走一文钱,那日后她的嫁妆就会少一文。
何况,昨儿那叶氏,竟拿走了母亲二百多两。
母亲说了,那些银子她藏在身上,以后都是要花她和三郎身上的。如今一大块肥肉被分割走,以后她的嫁妆必会大大缩水。
损到了自己的利益,吴心莲恨得咬牙切齿。
从昨儿开始就一直板着张脸,到这会儿脸上神色都还未缓和过来。
倒是吴三郎,实在是好奇大兄一家去哪儿了。憋了会儿后憋不住,便问了句:“大哥大嫂去哪儿了?以后还回不回来?”
一家子正坐一块儿吃朝食,如今饭桌上的气氛也比从前的怪异许多。
没人答吴三郎话,只都各自垂头吃自己的,只吴兆省回了句:“他们进城里去了。”
“进城?”吴三郎眼睛都亮了,他还没去过城里了,不免闹将起来,“我也要进城去。”又问,“那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啊?城里好吃的应该很多,他们回来会给我带饴糖吃吧。”上回大嫂去镇上一趟回来后还给了他块糖,那糖可好吃了。
那城里的糖,肯定比镇上的糖更好吃吧?
吴三郎年纪小,一心就扑在吃食上。
而吴心莲正愁有火没地儿撒呢,此番见弟弟问这问那的,烦死了,立刻把脾气都对向了他去:“吃吃吃!成天就知道吃!你看你现在胖的,跟头猪似的,你还吃!”又吼他,“家里短你吃的还是短你喝的了?眼皮子恁的那么浅,人家一碗肉、几只饺子,就能把你给收买走,你有什么出息?”
吴三郎前儿挨了姐姐一巴掌,这会儿脸上红印子还在呢。他虽小,但也是有脾气的,也不好欺负。
见姐姐说话难听,他也不肯干,张口就回击:“大嫂就是愿意给我吃,就不愿意给你吃,因为你长得丑,还讨厌,大家就是都不喜欢你。”说完,还得意的冲她做了鬼脸,“略略略。”
“我撕烂你的嘴!”吴心莲气极,也不骂仗了,立刻扑过去干起来。
吴三郎早防备着她了,见她又要打自己,灵活的一个转身,便避让开去。
吴心莲扑了个空,一头栽在了地上。
摔得还不轻。
又吃了疼,又丢了脸,没忍住,“哇”一声就哭了起来。
吴三郎则拿手指在脸颊上刮,羞她道:“这么大了还哭,真丢人!”
吴心莲气狠了,突然一骨碌爬起来,逮着弟弟就打。
一时间,整个院子里都是哭喊打闹的声音。
吴兆省一直忍着脾气按捺不动,直到实在忍无可忍,才一把掀翻了桌子。
吃饭的桌子被掀翻,那姐弟二人吓得半死,都老实站着,不敢再动弹一下。
吴二郎本就心烦,又见一早家里就闹哄哄的,更烦了。也是这会儿,他趁机同继父商量起来:“备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我打算收拾收拾进城去住。”
昨儿吴容秉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不仅挑拨了吴兆省、姜氏间的夫妻关系,也挑拨到了吴兆省吴二郎间的感情。所以这会儿,吴兆省心里对姜氏母子二人十分戒备。
他也怕,怕自己尽心尽力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会远离自己而去。
怕自己日后沾不到他一点的光。
但吴兆省知道,只要他户籍还在这个家,别说去县城住,就是去京城住,他们也仍是父子关系。
所以,吴兆省倒没非得拘他在自己身边,只说:“去吧。这两个月就好好念书,待到八月,争取蟾宫折桂,光宗耀祖。”
继父子二人间如今已渐离心,但还未到撕破脸的一步,至少彼此间都知道还要顾及面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