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4/5页)
黎循传手边就有七八本,他每日都会翻看这些选本,仔细研读。
“为何难?”江芸芸坚持不懈问道。
黎循传皱眉想了想:“这句话就是你说的载笔体的记录形式,所以没有前因后果,就字面意思理解的话,能引申的内容不多,单是破题我都没有思路。”
“你现在没有学过八股文,你还不懂这到底是是什么难题,要是我乡试碰上这个,我就完蛋了。”他哀嚎一声,翻书的动作也快不少了。
江芸芸看了一眼题目,又睨了一眼黎循传,摸着下巴沉默片刻,最后嗯了一声:“你不是说出解题答案了吗?”
黎循传翻书的手一顿,两条眉毛细细长长地皱着:“什么?”
江芸芸点了点那行字:“回答你说的前因后果是答题思路,是里,但分析这句话的成分缘由,不是表吗?”
黎循传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表里天然一体,若是表答得好,剑走偏锋,未必不行。”江芸芸歪着头说道,“先夸一段夸圣人,再写一段分析这段话的,然后在写这种问题的利弊,引用几个例子,最后收尾文体的主要特性。”
黎循传眼睛彻底亮了起来。
“这种算剑走偏锋,倒本质上也是扣题的。”
“你可真是读书的料子啊。”他激动得握着江芸芸的手,用力地晃了几下,“你为八股文而生。”
江芸芸嫌弃地抽出手。
——按照现代人的标准,这句话像是在骂人。
—— ——
夏日的天暗得慢,天刚擦黑,江芸芸就准备收拾书箱归家了。
对面的黎循传惊醒过来,大吃一惊:“你今天回家这么早?”
“今日是渝姐儿生日,我得早点回去,等会去买点好吃的给她带回去。”江芸芸看了他一眼,“你这文章思路不错。”
“我按照你说的,先打个框架出来。”黎循传看了眼沙漏,才发现已经做了一个多时辰,把笔放下后,擦了擦手,“你等会,既然是渝姐儿生日,那我也送她个东西。”
江芸芸讶然:“不用,你不要打断思路。”
“已经写好框架了,只剩下润色了。”黎循传露出腼腆的笑来,“要的,你可是我好朋友啊,你妹妹生日我怎么也得表示表示。”
黎家正在挂灯笼,晃晃悠悠的烛火落在少年飞扬的衣摆上,嘀嗒的脚步声逐渐消失在走廊上。
江芸芸安静地站在门口,看着逐渐亮堂起来的院子。
头顶的烛火落在她的眉眼上,晃开了眉宇间的清冷。
黎家对于烛火毫不吝啬,尤其在黎循传的院子里,空气中飘来饭菜的香味,街面上的打闹声也在此刻变得清晰起来。
江芸芸忙碌了一天的大脑在此刻蓦得放松下来,那份本就不安分的灵魂在此刻晃晃悠悠得出了体,却又漫无目的地飘着。
门口的那口水缸里的鱼,是前几日黎循传拉着她兴冲冲买的。
右侧的游廊第三根柱子上有两道浅浅的划痕,是他们的身高。
拱门上的藤蔓被薅秃了叶子,是有日中午两人无聊一边背书一边揪的。
江芸芸来这里两个多月,在江家那个小院,她必须是高大的,因为周笙和江渝要等她保护,在面对江如琅等人,她又必须是凶狠的,才能不让自己被他们吞噬。
只有在黎家。
她可以安静地站在这里,看着最后一缕日光消失在天际。
但是这个大脸是谁?
她嫌弃得把黎循传的脑袋推开。
“做什么?突然靠这么近?”江芸芸无情伸手,把他的脸推开。
黎循传委屈:“我刚才叫了你好几声,你都没理我。”
江芸芸非常不上心的道歉:“走神了,真不好意思。”
黎循传也只是随口抱怨一句,随后兴冲冲地把手中的食盒摆在她面前。
“上次端午我看你妹妹很喜欢吃甜食,诺,我让诚勇去买的荷花酥,好看又好吃。”黎循传把手中的食盒递了过去,“我看你不爱吃甜食,又去醉仙楼买了几个现成的肉菜。”
江芸芸没想到黎循传这么细心,一时间觉得刚才自己的态度太差了点。
“刚才我不会……”
黎循传突然凑过来,神秘兮兮说道:“所以你觉得是我好,还是那个唐伯虎好?”
江芸芸顿了顿,把嘴边的歉意咽了回去,面无表情说道:“你有病。”
他提着食盒,背着书箱出了巷子口,正看到耕桑站在扶手上挂灯笼,不解问道:“为什么要在这里挂灯笼啊。”
耕桑惊讶低头:“芸哥儿今日这么早归家?”
江芸芸抿唇笑了笑:“今日我妹妹生日,我特意早点回家。”
谁知耕桑听了竟把灯笼摘了下来。
“这是老太爷和老夫人特意为您准备的,怕您每日归家太晚,所以要我们在府门口和巷子口挂上灯笼,免得您磕磕绊绊,伤着自己。”
灯笼里的烛火也跟着晃了晃,一大片光晕在巷子口两侧也跟着晃了晃,连带着墙上的青苔在这一瞬间也暴露在视线中。
江芸芸呆怔在原处,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哪里开口。
——为她挂的?!
这条巷子确实很黑,第一日走路,她还差点摔了,但不知何时,这条路又亮了起来,但那时她并没有察觉到哪里不对。
若是她今日没有早点回家,若是她一直没有发现呢。
江芸芸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看。
周笙对她好,是因为她是江芸的生母,那黎家呢,他们不过是师徒关系而已,甚至她的拜师目的并不纯粹。
可黎家不仅庇护于她,甚至愿意在细枝末节处也无微不至的关照着。
“芸哥儿慢走,外面也黑了。”耕桑并未察觉她的心绪,一手夹着梯子,一手提着灯笼,却没有离开,只是微微提高灯笼,为她照亮眼前那段路,笑说着,“路上人多,且小心些。”
江芸芸回过神来,盯着光晕嗯了一声,心不在焉地走了几步,随后又停下脚步,低声说道:“谢谢。”
耕桑怔了怔,冷硬的脸上露出细微的笑来:“芸哥儿早些归家吧。”
—— ——
夜市千灯照碧云,内城河上游船纷纷,前呼后拥,酒楼食肆门庭若市,座无虚席。
江芸芸提着一大溜东西,边走边看,最后选择买了两只绢花,江渝到了爱美的年纪,好几次都喜欢摘花戴在头上,还偷偷涂周笙的口脂。
这些钱都是她这个月开始抄书赚的。
找的是上次买千字文的那个书肆老板,少东家大方,让她抄基础启蒙书,笔墨他们准备,一字不差抄好一本,给五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