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李总放心,都是我做的!(第2/3页)
中国也太特么容易被技术封锁了,一个电动牙刷都能被技术封锁几十年,真要那样……
此时的斗音,俨然成了唱衰的天堂,谁要是敢说一句不是,立马就会被围攻。
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不明所以的人,就不敢参与进来了。
之前参与进来的,也都开始打退堂鼓。
除了快拍之外,别的平台基本都是这样的风气。
有人甚至直言不讳,说快拍在恶意营销,鼓动网民参与股市,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反正网络大V对自己说的话又不用负责的,有的媒体工作人,随便找个新闻,截取只言片语,就能要问,再问,不禁要问,死了都要问。
为了流量,为了话题,良心算什么?
没良心赚钱更多!
即便是快拍这边,相奴也感觉有些顶不住了,太多账号冲这个话题,哪怕被禁言也在所不惜。
足以说明,他们收了多大的好处。
同样也证明万柳资本这次的压力,会是前所未有的大。
只是她感觉李扬好像很轻松的样子,吃过晚饭后,还跟姜半夏一起聊了聊比特币。
反正这夫妻俩,在相奴看来都是疯子。
一个面对外部这么大的压力,跟没事人一样。
一个整天玩比特币,这个被国内禁止的区块链货币,规模还大的很。
虽然比特币目前还没有在国内立法,可是有了申明,姜半夏这样做是违规的。
一旦将来某一天立法,姜半夏就是在违法犯罪。
两个都是疯子!
……
正月十三。
周四开盘。
开盘的第一时间,李扬就举牌了一支五百亿市值的公司,带起了节奏。
昨天四支基金的净值增长都在八个点左右,万柳资本持仓的股票,几乎全线涨停。
今天就不太行了,只有三分之二的股票涨停,剩下三分之一基本都只涨了四五个点。
砸盘资金依旧很多,当日两市成交量突破一万六千亿,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快拍这边死守着情绪底线,引导着情绪看好这次行情。
别的平台,甚至开始怂恿用户去快拍平台揭露这个虚伪的营销,然后……发现带过去的水军,发的评论根本没人看。
就这样,一直到正月十四,周五。
这一天,李扬手里资金不多了,仅仅只有三十多亿。
在举牌一支股票后,被迫开始卖出一部分仓位。
口罩股!
从年前口罩股就翻了一倍,年后口罩股又连续五个一字板,此时虽然还有行情,但是在李扬看来,到了该谢幕的时候了。
他这边持仓了一百多亿口罩相关的股票,毕竟A股口罩相关的企业规模都不是多大,年前他总共也就持仓了二十多亿,短短两个月,就已经翻了四倍。
周五收盘,万柳资本四支基金净值只增长了六个点,本周净值增长44%,算是领跑基金圈。
提前赎回的资金,丢掉了最大的一块肥肉,因为一开始入场,到现在还没走的,已经赚145%了。
短短几天,就少赚了70%,可想而知那些人的心态。
……
金明宇是赞同斗音平台的论调的,作为一个老韭菜,他很清楚这件事的风险,所以在资金拿到手里后,他根本就没碰相关的股票。
不过他买了一些小盘股,因为按照他的理解,那些跟李扬对着来的资金,肯定会冲向小盘股一段时间。
结果他第一天刚买,小盘股就崩了,他亏了六个点。
不过他安慰自己:“没事没事,这才刚开始而已,万柳资本坚持的时间越长,我这个票拿的越有价值!”
“这种小盘股,一旦开启行情,随随便便都是翻倍!”
“一定要稳住!”
他还在自己朋友圈炫耀,甚至到处说自己的韭菜理论,企图把自己包装成为一个高手。
毕竟最近朋友圈各种聊股票的人越来越多,会炒股的容易受到追捧。
“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在股市里面,跟风的死的都很惨!”
“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交易策略,否则就是韭菜!”
“这次才刚刚开始,万柳资本肯定扛不住,相关股票现在不是入手的时机,等万柳资本崩掉开始砸盘的时候,才能在最低点买入。”
“我看好XXXX……”
结果周四的时候,那支股票再次跌了六个点。
他依旧安慰自己,还早。
结果到了周五,那支股票直接跌停,他想要出来都出不来,资金彻底被套在了里面。
短短三个交易日,他账户亏损20%,后续需要上涨25%,他才能回本。
……
周六,李扬有精力去关注绿水集团的事情了。
之前一直是郑大生在关注,每天也都会给他发一份数据,他知道大概。
周六上午,李扬跟郑大生通了个电话。
笑呵呵的说道:“郑总,恭喜你啊,发财了!”
郑大生无奈说道:“跟李总比起来,我这算什么啊,我们手里绿水集团的股票,加起来也没多少,这些年都被稀释的差不多了。”
因为李扬没事就定增,每年都定增十几个亿,导致郑大生他们手里原本有超过10%的股份,已经被稀释到只剩下4%左右。
哪怕按照绿水集团七连板之后的市值来算,价值也就六个亿上下。
只能说和五年前的投资比起来,勉强回本。
不过这才刚刚开始,这段时间他们也增持了一部分股票,毕竟对于公司的情况,他们比谁都了解。
只是因为股份比较分散,他们的增持,并未引起什么浪花。
“这不才刚刚开始嘛,我看郑总每天都要往欧洲发接近一百吨的防护用品,公司外部账户资金已经累积快八亿欧了……”
“是李总您的布局好,不然哪有这个钱可以赚的。不过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太好,毕竟国内还缺防护用品,咱们一直出口,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了,肯定会说您的不是。要不我们放缓一些?”
“放缓?好不容易挣了点钱,放缓?”
“啊?那李总打电话来的目的是……”
“我是觉得郑总太过保守了一点,欧洲那边需求量大的很,每天区区一百吨够什么?不妨加大一些出口量,以后每天两百吨吧,反正江城这边的产线已经扩大了,每天产能接近三百吨。”
“这……”
郑大生感觉李扬疯了。
每天大部分产能出口到国外?国人知道了,能把李扬给喷死!
而对于李扬来说,一天出口两百吨都不够,他仓库有两万多吨熔喷布呢,加上别的材料需求,四万吨都不止。
好在别的材料容易买,甚至替代品也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