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子邺万分沉着。

他翻身下马, 一边向着备用的偏殿走,一边对禁军大统领道:“禁军全面出动,首先稳住王宫, 随后全城巡逻,清点损失,百姓应当无伤亡, 但是需要安抚民心。你让士兵沿街喊,妖孽已逃, 内外平安,地漫血色是妖孽邪术, 不会伤人性命。”

“是!”禁军大统领热泪盈眶道。

“全城禁严,如有散布流言闹事者,格杀勿论!”子邺道。

这时一旁的太监也凑了上来, 看穿着不是宫中掌事的首领太监, “王上,师傅当差的时候被压死了, 您吩咐我就行!”

“叫来左右丞相和左右将军, 还有九部大臣。”子邺面不改色。

“是,奴才这就去传令。”他躬身退下。

踏入偏殿之后,子邺眼神坦然,目光清正, 一步一步走上了王座,身姿端庄大气地坐下了。

跟着他进来的大臣分立左右,商悯和敛雨客也找了个不抢眼的地方站着,站在他们前面的是翟国司工司徒卓, 他诧异地回头看了商悯和敛雨客两眼,显然记得他们。

毕竟当时入宫面见翟王, 就是他引荐的。

司徒卓目光在商悯和“翟王”之间游移,也不知这位忠心耿耿的股肱之臣琢磨了什么,脸上竟然缓缓露出深思、恍然、敬佩等一系列表情。

他还侧过脸对商悯和敛雨客微笑拱手,这才转过身去继续沉思了。

“这位老大人是在想什么?”敛雨客不解传音。

商悯眼睛一闭,觉得这场景无比熟悉。当一个当权者离底下的臣子比较远,而且树立的形象比较好,那么其一举一动在臣子眼中都会别有深意。

现在武国的臣子看商悯就已经有这种架势了,很明显,这种情况在翟国只会更严重。

孔朔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威,会实打实地搞一些“个人崇拜”之类的事情,用于提升声望。

这一招非常俗,可是这玩意儿真的很好用。

而它带来的直接好处是,翟王消失又出现,没有人对翟王提出质疑,大家都觉得翟王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可能觉得,翟王这么做都是为了联合我们清除藏身于翟国的妖孽,现在妖孽没有被杀,但是逃走了,也算是大获全胜了吧……这毫无疑问是翟王的功绩啊。”

商悯幽幽道。

“子邺是怎么逃出来的?”敛雨客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商悯对这事有些经验,“妖都喜欢往自己的肚子里面藏点东西,可能白皎把子邺藏进了自己的肚子里,又吞了孔雀蛋,孔朔把她腹部打穿,然后子邺掉出来了?”

这猜测说出口之后,商悯才感受到了违和。

现在白皎知道孔朔是翟王了,子邺直接扮演成翟王,那不就是在明目张胆地对白皎说他就在这儿吗?

白皎不得来杀他?

子邺到底是怎么考虑的……商悯有些糊涂了。

不过她也觉得,对方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子邺不是鲁莽的人。

大约两炷香的时间过去,陆陆续续有官员急匆匆踏过大殿跪在子邺面前声泪俱下,诉说着他们对他的关心和担忧,并且请求他的指示……

子邺不愧是曾经当过太子的人,把每个人都应付得非常好,说一些既不出格也不过分冷漠的场面话。

这些话商悯简直太熟悉了,因为她现在也学着这么说了。

那些臣子一开口,她就能想到对方到底想说什么样关怀的话,子邺一开口,她就能想到对方到底会怎么安抚臣子……

什么臣不胜惶恐、臣心急如焚、臣恨不能以身代之……

子邺也回着爱卿忠心可嘉、爱卿之心本王都知道、本王并无大碍让诸位挂心了……

属实是当王当出经验来了,说话都是可以套公式的。

等到众多大臣都到齐,子邺表情严肃,臣子们也止住了眼泪,也停下了焦虑的表情,一个个聚精会神等待听从他的指示。

“拟诏书,下发全国,通传各国。翟国之难,全因妖孽而起。先前地动是如此,今日血水弥漫更是如此,那天上的黑蛟,便是皇太后谭闻秋所化……”

子邺话语中并无动摇。

“对方假死之后离开了宿阳,潜伏到了翟国境内,试图复现往日之举,暗中篡夺翟国国运。宿阳被其腐蚀得千疮百孔,幸而得两位捉妖士相助,让我翟国免遭厄运。”

宫殿内鸦雀无声,无人对他的话提出疑问。

子邺接着道:“我翟国国土之内之所以血水弥漫,是因为地下有妖孽暗中布置了大阵,试图亡我一国百姓!现在大阵已除,除去血水溢出之外,并不会再要人性命。农田处于高势,免遭血水漫灌,然而溪流却难以变得清澈……今后几日,怕是会有不少低处的植被因血水腐烂,也要让城中居民注意饮水。”

“遵命,臣这就去拟诏书。”左相右相拱手退下。

“司天监何在?”子邺问。

“臣在。”一文官出列。

“立刻命你门下官员观测天象,推测出何日有雨,将降雨时间告诉城中百姓,让他们准备锅碗瓢盆储水,以应对血水污染。”

“此时正是春苗生长之际,尚且不清楚这血水会不会导致烧苗,司农当做好开粮仓济民的准备。此外,你需让你部下官员走访民间,持续关注良苗生长情况,若发现春苗枯萎粮食减产要立即回禀,不得有丝毫延误!”

“司户出列。地动之灾影响尚未完全消弭,民间却又遭逢如此灾厄,命你重新拟定今年的赋税收取之策,不能让百姓没有活路。”

子邺连续发布数条命令,条条关注民生,字字稳定大局,句句切中要害。

安抚百姓、稳定官员、镇压军队,消息通传内外。

很快在场的九部官员都被他安排了活儿,不到两刻钟,众人就纷纷退下,去忙各自的事情了。

大殿一空,只剩下少数的宫女太监留在殿内,禁军值守外部。

正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刻意压低的声响:“眼看群臣都出来了,我们要见父王,还请帮忙通禀……”

外头的宫女拿不准主意,只得进来问了。

“王上,五位公主公子都在外面……”

“本王还有事,你让他们退下,不必守在外面。”子邺出声。

宫女领命,出去传话了。

商悯摸摸下巴,“怎么不顺便见见呢?感觉以后应该也少不了吧?”

子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初来乍到,不了解翟国政局,也没有翟王的记忆,贸然见他的孩子恐怕会露馅啊,还是等我熟悉熟悉这边的事情再说。”

“大表哥刚才指挥群臣那么自信,我还以为你早就提前查清楚了。”商悯惊讶地看着他眉头紧皱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