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4/5页)

在头所殿他不敢仔细打量,可到了乾清宫,周围灯火通明,他立刻就发现了不对。

万岁爷的肤色比素日深了一点,梁九功很确定,万岁爷绝对涂粉了!

虽然挺均匀,与素日差别也不大,可……他看了快三十年的麻点呢?!

他赶忙低下头,脸色剧烈变幻,在心里猜测,万岁爷不会纵容昭嫔到,跟她一起涂脂抹粉吧?

其实还有个更大胆的猜测,只是就算杀了梁九功,他也不敢往那处猜,只能尽量凑皇上近一点。

于是今日上朝的王公大臣们,还有太子和大阿哥就发现,今儿个梁总管活像闻到肉味儿的哈巴狗,恨不能贴皇上/汗阿玛身上去了!

康熙发现不对,顿住脚步,就感觉后背被梁九功的帽檐顶了下。

他冷冷瞪梁九功一眼,没说什么就坐下了,把跪地的梁九功吓出了满脑门的汗。

哪怕皇上今儿个脾气格外大,训斥那些不作为的官员毫不留情,梁大总管都活像丢了魂儿一样,半点都没放在心上。

等回到弘德殿后,康熙一脚踹在梁九功屁股上给他醒神。

“你这狗奴才今儿个到底怎么回事?”

梁九功被踹得一个趔趄,幽幽拍了拍腚,还是没憋住,趁着殿内没人,光棍跪在康熙脚边。

“奴才想讨打了!求万岁爷赏奴才几板子,心疼心疼奴才,给奴才上药吧!”

康熙:“……”他看梁九功是想找死。

他自然听出来这是没瞒过梁九功,可这狗奴才要拿抹腚的药膏子往他……

“滚滚滚!闭紧了你的嘴,要是朕听到一句不该听的话从你嘴里漏出去,你也别涂药膏子了,直接去地底下见你梁家祖宗去!”

梁九功也有脾气了,他一气之下……‘啪啪’给自己两耳刮子。

不等康熙反应过来,梁九功就低着头打了个千儿,去御药房拿药去了。

毕竟乾清宫的药留在头所殿了呢。

康熙:“……”

他捏了捏额角,总觉得自打方荷进宫,这御前的奴才们也都胆儿肥了。

不过他知道,梁九功这是心疼他,又不敢多嘴妄议主子,才耍点小脾气,他不放在心上。

但佟国纲和佟国维通信,不然佟国维也不可能腿断得那么及时,却独瞒着御前北蒙的消息,叫康熙很着恼。

索额图为了太子也与佟家沆瀣一气,意欲替太子门人争夺军功,这些人有哪个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更不用提朝上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还有纳兰明珠,如今跟胤褆来往甚密,倒给了惠妃在后宫兴风作浪的底气。

方荷说得对,他为这个考虑,为那个顾忌,为江山社稷操碎了心,谁替他这个主子考虑过?

翌日,从乾清宫传出口谕,皇上心疼皇贵妃病重,令其在承乾宫安心养病,将宫务和凤印金宝交到了永寿宫。

又过去几日,在请安的时候,太后因惠妃和郭络罗贵人影射昭嫔告假,是又闹笑话挨打的事儿,大发雷霆。

不过午,寿康宫的懿旨就传到了惠妃的长春宫,申斥她现在已经做了婆母,理当为儿媳以身作则,却不修口舌,造下口业,勒令其禁足半年,抄法华经供奉佛前补功德。

这几乎是明摆着嘲讽惠妃多嘴多舌,打她的脸呢。

至于郭络罗贵人?

她都不配太后下懿旨,直接吩咐宜妃多加看管。

这样也还没叫人发现此事与方荷有关。

但到了下午,康熙歇子午觉起来,得知有人叫太后动了怒,给翊坤宫传达了口谕。

李德全亲自过来传旨:“万岁爷口谕,宜妃管教不严,令宫中妃嫔行不孝之举,实在令朕着恼,罚俸三年,在管好自个儿宫里之前,就不必去看五阿哥了。”

宜妃很平静地跪地接了口谕。

郭络罗贵人和四公主都有些惊疑不定,不知道太后哪儿来这么大邪火。

但母女二人也没多想,左不过就是口舌上的官司,宜妃也不靠月例过活,不算什么大事,比起惠妃总归是好一点。

岂料到了晚上,去御前送绿头牌之前,顾问行当着满敬事房太监的面儿,将郭络罗贵人的绿头牌拿出来,扔进了火盆子里。

在呈送绿头牌的副侍心惊胆战时,顾问行轻描淡写,“往后就不必送郭络罗贵人的牌子到御前了。”

顾问行总不敢自己主张这样大的事儿,那是谁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这事儿第二天就在后宫传开,郭络罗贵人直接瘫在了地上,哭都哭不出来。

原来不是没人跟她计较,而是她不配叫主子们亲自下旨。

四公主见额娘几乎瞬间灰败下去,以她的聪慧,自然看出来,皇玛嬷和汗阿玛这是在为昭嫔出气了。

才九岁的四公主气得满脸通红,立马就要冲出去,去乾清宫求汗阿玛收回成命。

如果额娘这辈子再也没有资格侍寝,等于将额娘的脸面放在地上任人去踩,叫额娘怎么在宫里活下去?

“拦住四公主!”四公主还没出门,宜妃就冷静地吩咐宫人,面无表情踏进后殿偏殿。

“姨母!”四公主被跪地的宫人拦着,满脸不可思议。

“您就眼睁睁看着一个嫔,骑在咱们翊坤宫的脖子上作威作福??”

宜妃慢条斯理坐下,叫人都出去。

“你们两个瞒着我借刀杀人的时候,就该想到会有这一天,如今却是敢做不敢当了吗?”

四公主紧皱眉头:“她和我额娘,和我这个公主能相提并论吗?”

“额娘也没伤了她,是她自己酒量不济,又能怪谁?”

“过去这么久了,汗阿玛却突然为她报仇,定是她吹了枕边风,姨母就不担心,养虎为患,往后自己的恩宠也被她夺了去?”

顿了下,四公主目含嘲讽坐下,“不,如今昭嫔的恩宠,已经无人可比了,才会墙倒众人推。”

宜妃失笑,论起与旁人争斗的聪慧,伊尔哈这性子倒是随了她。

能生下三个儿子,十年荣宠不衰,宜妃的心计自不比任何人差。

如果当初是她跟着去北蒙的话,她不会叫方荷有机会活着跑到江南。

惠妃和荣妃去过北蒙,都知道方荷醉酒后,在哈拉哈河畔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荣妃看似鲁莽,实际上直觉比任何人都准,知道对付昭嫔最佳的时候,就是在北蒙,万岁爷还没太上心的时候。

所以荣妃果断叫马佳氏出手,让方荷变成了皇陵的熙妃。

即便荣妃回宫后不得不装出礼佛的虔诚来,起码除掉了方荷。

岂料方荷没死,荣妃这礼佛的心就只能愈发浓厚了。

同样,方荷回宫的那天,宜妃就知道,对付方荷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所以她从来没做过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