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贾珩:当然他有解药,但甜妞儿估计(第2/3页)

不过,原本甜妞儿给他种下的情毒已经在各种各样的帝王待遇中,渐渐消解了。

当然他有解药,但甜妞儿估计……没有,也不知毒发之时会是何等情状?

贾珩心思胡乱想着,轻手轻脚地掀开身上的锦被。

这会儿,秦可卿也被惊醒过来,如芙蓉花的妍丽脸蛋儿流露出几许婉丽绮韵,轻唤了一声,说道:“夫君。”

贾珩道:“今个儿有朝会,得过去了。”

“那我侍奉夫君起来。”丽人说着,撑起一只绵软如蚕的胳膊,只觉浑身不受力,脸蛋儿上也有几许酡红。

尤三姐也起得身来,一开口,声音酥软柔腻,轻声道:“大爷,我也伺候你更衣。”

贾珩温声道:“你们两个好好歇着吧。”

但秦可卿与尤三姐也都纷纷起来,服侍着贾珩穿上朝服。

尤三姐抬眸看向那少年,娇媚玉颜之上不由现出阵阵痴迷之色。

……

……

大明宫,含元殿

今天正是早朝之时,此刻,大汉朝的文武群臣衣青带紫,手持象牙玉笏,在金色晨曦的照耀下,经纠仪御史以及内监的引领。

而楚王陈钦也一袭蟒服,腰系玉带,那张儒雅面容上满是振奋之色,正在与一旁的工部侍郎秦业叙话。

而秦业则是在一旁应对着。

另外一边儿的齐王陈澄,则是目光冷冷地看着楚王。

就在这时,远处人群中簇拥着一位着织绣蟒服的青年,正是魏王陈然。

这会儿楚王陈钦,也转眸看向魏王陈然,快行几步,伸手想要拍拍魏王王的肩头,说道:“魏王弟。”

魏王陈然却不动声色地闪过,拱手一礼,说道:“见过王兄。”

楚王剑眉之下,那双气质有些阴鸷眸子,目光闪烁之间,就有些异样,低声道:“王弟。”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倒是一派兄友弟恭,谦和团圆的气氛。

魏王陈然伸手相邀说道:“等会儿就该进宫议事了,王兄先在前面等候。”

楚王却摆了摆手,笑着谦辞说道:“魏王弟先进的军机处,自然先站在前面。”

魏王陈然闻言,又推让了下,终究应允下来。

此刻,一些文臣都看向那正在叙话的兄弟两人,脸上多是见着几许异样之色。

随着一道净鞭声响起,众大汉群臣整容敛色,神情微肃,相继进入殿中。

崇平帝落座下来,凝眸看向下方的群臣,两道弯弯剑眉之下,那双沉静目光投落在那在军机处大臣班列中,也不知是看向贾珩,还是看向魏楚两藩。

“臣等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下方的一众文武群臣,跪将下来,以大礼参拜君父,而正午的金色晨曦照耀在殿宇中。

崇平帝两道瘦松眉之下,那双沉静目光掠向下方的一众群臣,朗声道:“诸卿平身。”

贾珩此刻一袭织绣黑红蟒服,头戴黑色无翼山字帽,在下方朝臣手持象牙玉笏的班列中,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楚王陈钦。

楚王此刻脸上神色倒是平静无波,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而不远处的魏王则是面色淡漠。

崇平帝面容威严,目光逡巡群臣片刻,问道:“柳卿,如今女真使者现在何处?”

礼部侍郎柳政面色一凛,手持象牙玉笏,出班陈奏,回禀说道:“回圣上,女真使者在鸿胪寺礼宾院的驿馆中。”

崇平帝面色阴沉,冷声道:“斥退女真使者,我大汉不与女真议和,除非女真献土称臣,将朕之言载明国书之上,传达给女真。”

下方官员闻言,心头不由都是一惊。

尽管昨日已经在宴饮贾珩的接风宴上,崇平帝已是与贾珩讲明了对女真的国策战略,但今日被如此严辞拒绝,仍是让群臣大吃一惊。

礼部侍郎柳政手持象牙玉笏,面色肃然,拱手说道:“圣上,女真乞和之意至诚,圣上可否三思?”

崇平帝瘦松眉皱了皱,目光微动,朗声道:“昨日,贾子钰已经分析过利害,女真豺狼习性,反复无常,绝不可与其议和,内阁与军机处行文给边关关镇,严令九边军将,谨防女真奸细潜入我大汉汉境,刺探机密,赚取城池。”

礼部侍郎柳政闻听此言,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只得拱了拱手,默默退回朝班。

如今那贾子钰愈发得圣上宠信,他们的忠直之言根本不怎么放在心上,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将校死伤无数,好不容易的休养生息时机也被葬送。

崇平帝转而将一双沉静目光投向楚王,问道:“军屯事务,楚王最近可有一些头绪?”

随着进入崇平十七年,这位中年帝王自觉身子骨儿不大好,已经着手培养大汉的接班人。

这时,楚王陈钦从朝班中出列,朗声说道:“父皇,儿臣这几天在府中苦研兵部上存档的兵籍丁册,准备对地方卫所集中整饬,儿臣打算先从山东开始,还请父皇允准。”

贾子钰也要去威海、天津卫操练水师,攻略朝鲜,他在山东也能借其智谋,帮助清查卫所军屯事务。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那楚王就去山东整饬卫所,择日启程。”

楚王闻言,拱手道谢。

魏王在下首听着楚王叙话,目中蒙上一抹阴霾。

就在这时,齐王陈澄自户部尚书齐昆背后走出,手持象牙玉笏,拱手道:“父皇,儿臣也想前往地方,协助地方督抚推行新政。”

崇平帝闻言,看向齐王陈澄,目光打量了片刻,道:“你准备去哪儿督问新政?”

可以说,自从当初三河帮一事以后,再加上后续的种种事情,已让崇平帝放弃了齐王。

齐王心头虽然对这冷漠态度暗恨,但胖乎乎的面庞上却没有怠慢分毫,说道:“儿臣想在关中三辅之地,协助京兆府的官员清丈田亩。”

这也是昨日所说的积极表现,以释帝疑吧。

崇平帝说着,抬眸看向那魏王,朗声说道:“先前魏王上疏要在三辅协助地方官员督问新政,朕已经允之。”

说着,看向魏王。

魏王自军机处出班,手持象牙玉笏,面色微肃,拱手道:“父皇,如齐王兄愿为父皇分忧,儿臣再另择别地也就是了。”

崇平帝道:“就在三辅之地罢,你母后平常也放心一些。”

“是,父皇。”魏王陈然心头松了一口气,拱手道谢。

此刻,殿中群臣口观鼻、鼻观心,听着君臣或者父子四人的叙话,心思各异。

崇平帝沉吟片刻,又吩咐道:“齐王陈澄赴山西督问新政。”

齐王手持象牙玉笏,那汗津津、胖乎乎的脸盘之上现出激动之色,说道:“儿臣多谢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