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崇平帝:梓潼你有了身孕,不能动了(第2/3页)
但崇平帝这时还没有顾着批阅。
这时,内监小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崇平帝闻言,抬起头来,心神微动,不大一会儿,外间传来宋皇后温婉如水的声音。
“陛下。”宋皇后一袭素色云裳,发髻梳成端庄、娴静的模样,因值国丧之期,芙蓉玉面上不见丝毫粉黛,轻轻唤了一声。
她在后宫中也听说了,陛下赐死了长子陈荣,一般而言,男人对长子无疑是最有感情的。
毕竟,这是男人第一次担任父亲的角色。
崇平帝两道瘦松眉之下,目光微动,抬眸看向那丰腴款款的丽人,说道:“梓潼,你来了。”
宋皇后晶莹如雪的玉容白腻、明丽,柔声说道:“陛下,晌午了,是不是该用午膳了。”
这位丽人有时候还是一朵解语花,分明猜出崇平帝最近心情不大好,就过来宽慰一番。
崇平帝将目中的悲伤压下,抬起明眸看向宋皇后,语气淡淡说道:“朕等等戴权。”
宋皇后劝了一句,柔润如水的声音恍若飞泉流玉,说道:“陛下,何苦如此?纵是圈禁……也没有什么的。”
对于一位中年帝王而言,杀死自己的长子,的确是一件尤为残酷之事。
崇平帝面色冷肃,目中隐有煞气氤氲浮起,沉声说道:“陈澄谋刺父皇,纵朕能够容他,列祖列宗也不能容他!”
如不早些清理后患,将来还可能结党反叛,而后嗣之君如何处置?
蒙上一个杀兄的罪名?
不管如何,自他而始,也自他而终。
其实,这就和雍正当年对康熙的抱怨一样,如果康熙先一步除了阿其难,赛思黑,也不会留给自己那么大的后患需要处理。
似是读到崇平帝眉眼间笼罩的忧愁,宋皇后容色微顿,幽幽叹了一口气,行至近前,拉住崇平帝的胳膊,说道:“陛下息怒。”
崇平帝柔声道:“好了,不说这些了,梓潼你有了身孕,莫要操心这些事儿,不能动了胎气。”
其实,宋皇后这个孩子的出生,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崇平帝下了一定的决心。
毕竟,为帝王者,儿子没了可以再生,但大汉社稷的安危不能留有后患。
宋皇后轻轻一笑,容色明艳不可方物,柔声说道:“陛下,御医看了,脉象平稳有力,臣妾会好好养胎的。”
说到最后,丽人芳心深处也有几许内疚和害臊,她真是愈发没有廉耻之心了。
罢了,她虽然怀的是孽种,但陛下起码能高兴一些,对身子骨儿也能好上许多,或许也是一桩好事儿?
希望这胎是个大胖小子吧,虽然她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了,更想要个女儿。
崇平帝道:“这一年又出了不少事儿。”
就在这时,内监禀告道:“陛下,戴公公来了。”
崇平帝柔声说道:“宣。”
这会儿,宋皇后眉眼之间流溢着一股丰熟、明艳的丽韵,柔声说道:“陛下,臣妾先在外殿歇会儿。”
省得等会儿有什么话是她不方便听的,先是回避一下。
崇平帝摆了摆手,面色也变了变,轻声道:“梓潼,去吧。”
宋皇后也不多言,而后,就在女官和内监的簇拥下,离了内书房。
不大一会儿,戴权快步进入内书房,朝那漆木条案之后的中年帝王躬身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忠顺王父子并齐王已经服毒自尽。”
崇平帝闻言,身躯震了震,两道瘦松眉之下,目光微动,轻声说道:“他们临行之前,可曾有什么遗言?”
他如今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戴权轻声说道:“三人临行之前,皆是痛哭流涕,跪伏于地,连连称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大汉的列祖列宗。”
还是不说那些悖逆之言,惹得陛下伤心了。
崇平帝点了点头,瘦削凹陷的脸颊上不由现出一抹晦暗之色,神情颓然地落座下来。
以这位中年天子的心智,如何不知戴权这不过是修饰之言,只是为了宽慰于他的话语。
崇平帝默然了一会儿,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摆驾坤宁宫。”
此事不管如何,木已成舟,再是纠结缅怀,皆已于事无补,剩下的就是询问相关案犯的官吏,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崇平帝出了内书房,来到近前,凝眸看向宋皇后,说道:“梓潼,去坤宁宫吧。”
宋皇后挽着崇平帝的胳膊,玉容上有几修不自然,轻声说道:“陛下,臣妾最近想到大慈恩寺为陛下、母后还有臣妾腹中的胎儿降香祈福。”
崇平帝握住丽人的纤纤柔荑,柔声道:“也好,不过还是得注意安全,最近京中刚刚出了逆案,歹人暗中潜藏,不定再有行刺之举。”
宋皇后柔声道:“陛下说的是,现在京中是有些不太平。”
崇平帝道:“让锦衣府多派一些缇骑护卫,子钰也在锦衣府,让他一路护送你过去,子钰也是天下一等一的猛将。”
宋皇后点了点螓首,柔声说道:“既有子钰护送,却是再好不过了。”
她正是要去见那小狐狸一面,问问他究竟对他的长子负不负责。
丽人隐瞒别人,但并不意味着隐瞒贾珩,甚至要以此为筹码,挟子自重。
两人说话之间,就这样,一路前往坤宁宫。
……
……
另一边儿,锦衣府衙,官署之中,黄铜浮雕的下山虎下,贾珩落坐在一张宽大的漆木条案之后,此刻翻阅着案卷簿册,仍有些心绪不宁。
“都督,宗人府的人来了。”这时,锦衣亲卫李述开口说道。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让他们去诏狱。”
宗人府来人,用门板抬着忠顺王陈荣父子以及齐王陈澄的尸首,上了外间的一辆马车,一切都在安静地进行。
贾珩目送着宗人府离去,默然不语。
过了一会儿,曲朗进入厅堂,抱拳说道:“都督,北平和蓟镇刚刚传来飞鸽传书,女真方面已经退兵。”
贾珩道:“山东叛乱平定,再派军兵在边关逡巡,根本讨不到便宜,他们也应该退兵了,下次卷土重来,应该是多日之后了。”
说着,贾珩目光微动,又问道:“禀告宫中了没有?”
“方才已经派人递送至禁中了。”曲朗面色微顿,沉声道。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让锦衣府探事时刻留意着辽东的军情,最迟一年半载,或有大的动向。”
京中齐王谋逆一案之后,也没有什么事儿,一直留在京中,被崇平帝猜疑着,时间一长,的确容易出各种问题。
天子的身子骨儿怎么样了?现在他对宫中情况一无所知,是得寻个法子问问,问旁人就有窥伺圣躬、图谋不轨的嫌疑,还有谁能比甜妞儿这等枕边人更为知晓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