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魏王:子钰,江户城下了(第3/3页)
推广汉语,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度,因为中华文明圈的辐射范围,倭国的贵族其实是以识汉字为荣的,甚至还会说汉语。
至于压制倒幕强藩,因为有可能将来这两藩倒的不是藩,而是倒汉。
贾珩在心头思忖着朝日攻略,转眸看向魏王,说道:“殿下熬了一夜,先去歇息,我等会儿要上疏给圣上。”
魏王陈然闻听此言,心神不由一动,清声道:“那我给子钰研墨。”
贾珩闻听此言,目色微动,点了点头道:“如何劳烦魏王殿下?”
暗道,那天在大慈恩寺,他给甜妞儿研墨,如今也算是一种偿还?
魏王陈然道:“子钰,自家人不必客气,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而后,贾珩拿出奏疏,开始书写条陈,主要叙说了率兵来到倭国以来的用兵情况,以及对倭国、朝鲜两地藩属之国的定位。
所谓,以海军驻扎江户,通海贸养海关,以海关养海军,根本不费朝廷一两一米。
尤其是,而后要在江户驻军,这需要说服崇平帝乃至军机大臣。
否则,又要被国中的文臣怒斥为劳民伤财之举,当然,养兵军费肯定是由倭国来出的。
这一点儿,显然毋庸置疑。
魏王陈然在一边儿磨墨而毕,凝眸看向那执笔而书的少年,心头不由生出一股敬意。
真是经天纬地之才,世人罕有能及。
怪不得邓先生提及,卫国公如果不是好色如命,只怕真会危害社稷。
但好色如命,真的是弱点吗?
焉知不是贾子钰故意示于世人,用以蛰伏的弱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