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贾珩:这有些辣眼睛了(第2/3页)
鳌拜点了点头,说道:“王爷也不必忧虑,汉廷派出兵马驰援,尚需一些时日,这些时间,足够我们拿下朝鲜王京。”
阿济格摇了摇头,说道:“我倒不是担心这些,而是担心这位卫国公发动一场灭国之战,到时候我大清再次将兵马深陷朝鲜,兵力调拨回转不及,倭国之事重演。”
当初的倭国之征,就是这般惨淡收场,已经让阿济格产生了心理阴影。
鳌拜刚毅面容上现出豪迈之色,颌下的胡须根根扎起,说道:“我大清如今也是兵强马壮,还有红夷火铳,对汉兵有何惧之?”
阿济格压下心头涌动的些许不安,将目光眺望着城头,冷声道:“先不管这些,还是全力拿下王京城要紧。”
鳌拜应了一声是,然后吩咐手下一众兵丁,开始向着朝鲜的王京城攻打而去。
但朝鲜王京城得了汉廷援兵的消息,军民上下士气振奋莫名。
此刻,朝鲜军卒搬着一块块大石,向着下方的士卒迎头砸去。
而女真八旗精锐扛着云梯,向着城头攀爬,喊杀声震天,而后,头顶黑影闪烁,可见兵丁如下饺子一般从云梯上落下来。
而原本宛如碧玉丝带的护城河内,早就为血污充塞,城头上下弥漫着阵阵血腥之气。
朝鲜王京城中,十万军民表现出无比的韧性。
攻防之战,就这样一直攻打到傍晚时分,朝鲜王京城仍然纹丝不动,除却西城城门楼被炮火摧毁之外,并未有丝毫破城迹象。
伴随着鸣金之声响起,满清方面只能撤军。
王宫,宫苑
议事殿,内书房
气氛略显低沉。
李浣以及兵曹判书元斗杓,一文一武两位知兵大臣,汇报着今日的兵马伤亡。
李浣脸上血迹未干分毫,拱手说道:“陛下,今日兵卒伤亡三千五百余众,军民死伤更是不计其数,西城城头门楼断裂多处,工曹衙司已经组织军民,前去修建城池。”
朝鲜大君李淏眉头紧锁,面色担忧不胜,问道:“如此下去,可得坚持几日?”
李浣摇了摇头,说道:“此事倒也难说。”
李淏闻言,默然片刻,问道:“可否再支应一个月?”
李浣摇了摇头,为难说道:“大君,如此攻势,只怕半个月都难以支撑。”
李淏道:“汉廷兵马应该在一个月内驰援,李将军,务必撑过一个月才是。”
李浣眉头紧锁,说道:“大君,纵然汉廷此刻从山海关发兵征讨满清,也只会被满清方面阻遏,至于登莱水师驰援,水师已经开赴倭国,一月之内难以赶到,而江南水师倒是能在一个月抵达。”
这位朝鲜的御营大将,对汉军的军事力量构成,倒是如数家珍。
李淏闻听此言,心头就有些烦忧不胜。
纵然卫国公亲自至北平坐镇,但派兵驰援需要时间,他朝鲜王京能够支撑到那一天吗?
李浣想了想,建言道:“大君,不若将卫国公率兵驰援之讯,散播至城外,或许可以吓退一些围城的兵马。”
这位李浣其实也是一位智谋之士,想要以此动摇攻城的女真主将的心思。
毕竟,卫国公前往边疆坐镇,极有可能调拨兵马趁着女真倾国来灭朝鲜之时,发动灭国之战。
李淏闻言,心头忧虑稍解,点了点头道:“此计甚好。”
满清定然也担心汉廷趁机发动灭国之战,这就是夹缝求得一线生机的机会。
李淏想了想,说道:“另外,再将城内的丁壮组织起来,发放军械,增强城头防御,抵抗女真。”
李浣拱手称是。
元斗杓道:“大君,城中驽矢军械消耗巨大,能否支撑一月,还在两可之间。”
不仅是兵丁消耗,粮秣、军械
李淏只觉一阵头疼,问道:“军器将作诸司,可曾加急打造军械,以应战是事?”
元斗杓道:“将作诸司已经催促了,但人手不够。”
“征发城中民间铁匠,一同至将作司打造军械,此外,宫中诸监匠师也投入至作坊。”李淏吩咐道。
元斗杓拱手称是。
李淏吩咐而毕,旋即,说道:“都下去忙着吧。”
待李浣与元斗杓离去,李淏来到屏风之前立定,看向那悬挂的舆图,见着其上的邻国大汉的广袤疆土。
臣服汉廷并非错误,毕竟当初满清为了征讨倭国,对朝鲜盘剥甚重,朝鲜国内军民早已不满多日。
只是急切之下改弦更张,是不是哪里错了。
李淏瘦松眉之下,眸光微微眯起,心头不由思索起哪里开始不对。
可以说,这一会儿的朝鲜国王也开始有些觉得陈汉与以往有所不同。
但如果说驰援拖延,卫国公亲自前往边疆主持大局,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才是。
……
……
北平经略安抚司——
翌日
贾珩在后衙刚刚歇息一晚,就在北平方面将校的陪同下,来到大校场,校阅了一众兵将,北平都司的兵马也是经过诸般战事,精气神看着也远非寻常人可比。
合计兵马三万五千,这个主要是镇兵,此外还有一些团练兵,更多是早年贾珩提议的乡勇兵马。
而河北提督康鸿率领的兵马,此刻就在保定驻扎,随时驰援边疆警情。
而后,贾珩在忠靖侯史鼎的陪同之下,对北平府城的防务,进行一一视察。
或者说,本来就不急着调拨兵丁驰援朝鲜,路途迢迢,也有些鞭长莫及。
而且,江南水师未至,北平与蓟镇的兵马,暂且没有调拨的必要,只能在边关方面给予满清压力。
忠靖侯史鼎指着城头上架设的一门佛郎机炮,问道:“卫国公,北平府方面在城门楼上架设的炮铳,射程和威力远远不及红夷大炮,听说女真方面已经造出了红夷大炮,一旦用之攻城,我北平府城将承受更多守御压力。”
贾珩点了点头,道:“女真方面是已经准备上红夷大炮,这次在朝鲜战场上,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可以说,随着时间如水而逝,红夷大炮技术的扩散,只是时间问题。
先前女真在征讨倭国之时,于水师战船上,就已经少量装备炮铳,而后随着满清高层全面攻坚炮铳制艺,满清国内的红夷大炮数量也在迅速上升。
忠靖侯史鼎点了点头,道:“就怕女真下次攻打我大汉,也以红夷大炮助攻。”
贾珩道:“史侯不必多虑,朝廷军器监已经产出了不少炮铳,如今正在押送过来的途中,边镇都会配置一些红夷大炮。”
既然女真已经装备了红夷大炮,那为了防止红夷大炮攻打边镇城池,那沿岸的边镇也当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