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交换顺序的魔法

“话术再厉害也未必有用”。

要知道,厉害和不厉害都是相对的,薄雪既不知道藏霞的本领,也不知道歹人的本领,但他却说出了这句话。

很显然,这个未必有用不是指“藏霞与歹人交锋后可能的结局”,而是其他情况。

比如说……找错了目标群体。

如果找错了人,自然是话术再厉害都不会有用。

很显然,在听完明纵衣那番话后,薄雪有了些猜测,但他却没有说出来。

这不是薄雪非要当谜语人,死活就不愿意说,而是说了也没有意义。

明纵的猜测是猜测,薄雪的猜测也只是猜测,两个猜测并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在明纵衣已经开始对他的猜测做出实际的证明行动之时,薄雪说出自己的猜测也没有意义。

除非明纵衣最后发现自己的猜测的确出错了,到这时候才需要薄雪的想法,可真到了这时候,其实也根本不用薄雪开口,这一句话作为提醒,已经足以让明纵衣和藏霞领悟。

“从头开始梳理一下吧。”藏霞点着手指,“逍遥山庄……这是一个天然的保护伞。”

“是。”明纵衣说道,“这里住着许多武林人士,更别说还要十三皇子这样的大人物,即便真有人杀了人,逍遥庄主也很难下定决心来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查,说白了,徐武与他非亲非故,他肯为对方讨个公道已经是仁至义尽,但要为此损害自己的利益与名声,外加树敌,这是不可能的事。”

“歹人意识到这一点。”藏霞面带微笑,连续数日无功而返,眼看着七日将过,但她没有半分的气馁与着急,从容依旧,“他不用太担心自己的房间被翻个底朝天,只要处理一下作案时留下的痕迹,再然后,不要在被审问时露出破绽即可,逍遥庄主不可能留住所有人一辈子,只要撑过这段时间,那就是海阔天空。”

“逍遥山庄的武林人士不少,尸体一定会从武理这方面被剖析。”明纵衣学着一边的越大人,也摆出双手抱胸的动作,他发现沐玲和越大人都喜欢这个动作,“因此,他尝试在其中误导我们……”

——当然,如果非要说那一剑就是失误,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种猜测没什么实际意义。

“我们先前认为,不论那一剑是不是失误,歹人卸掉徐武下巴的动作是绝对没问题的,因此无视了歹人或许可能存在的剑术造诣,一心扑到拳掌功夫上……但实际上还有一个可能,这个可能不太符合常理,但如今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它的可行性。”

明纵衣说道:“在先前的猜测中,我们默认了一件事,那就是歹人一剑没能毙命,情急之下出手卸掉了徐武的下巴,防止他出声。”

这个猜测非常合理,因为现场完全没有逼供的条件,不存在什么“先卸掉下巴慢慢拷打内寰宇真经位置”的可能性,真要逼供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无论怎样都不会考虑卸掉下巴——而且当时夜深人静的,把人杀了自己慢慢找最合理,没必要非冒着对方拼死大吼或爆发内息的风险去逼供。

因此,明纵衣和藏霞一致认为歹人“一剑未能毙命,匆忙之下出手,卸掉了徐武的下巴”,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疑点,在于这一剑有“无限的瞄准时间”,但是没中。

先前二人将其视为烟雾弹,而如今的新猜测则将解决这个疑点。

“歹人不是先刺出那一剑,然后才卸掉徐武的下巴,他是先卸掉了徐武的下巴,然后再刺出那一剑!”

这就是薄雪想跟明纵衣说的新可能,虽然只是稍微交换了一下动手的顺序,但导致的后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是。”藏霞幽幽道,“先前小女子和明少侠都被看不见的牢笼给困住了……先卸掉徐武的下巴,再刺出那一剑,这其中什么也不图,乍看之下,这个行为是毫无意义的,没能一击解决徐武,还给了他反击和用喉咙发出声音的机会,平白无故增加了许多风险。”

明纵衣最终下定结论。

“歹人这么做,不是为了对付徐武,而是为了对付我们!”

如果说歹人这么做是为了对付徐武,那是无论如何都说不通的。但如果说这是为了对付藏霞或其他追查此事之人,那就很好理解了。

专业人士从现场的蛛丝马迹入手,但因为时间久远尸体腐败加上地点特殊,他们无法发挥。

至于武林人士,他们相信自己的武理,明纵衣和藏霞潜意识里就不认为歹人会做一个“毫无意义的错误举动”,因此反而被看不见的牢笼困住,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用于审讯一个错误的群体。

是的,错误的群体,因为歹人根本不必擅长拳掌功夫。

如果此时反应差一点,应该会有所疑问,为什么歹人不必擅长拳掌功夫,他明明飞快卸掉了徐武的下巴。

但其实卸掉徐武下巴这件事,和先前的那一剑一样,拥有了“无限的准备时间”。

这意味着,歹人根本不需要有什么惊人的拳掌功夫,他只要基本功稍微扎实正常那么一丁点,就能卸掉徐武的下巴。

那没能命中的一剑也就好理解了——徐武醒了过来,下意识有了行动,于是没能一击毙命。

在这一点上,歹人伪装实在太好了,他完全可以先秒了徐武,再卸掉徐武的下巴,并补个那么几刀,伪装成现在的模样。

自诩为聪明的家伙可能这么做,但这其实有被识破的风险,对武理高深眼光毒辣的武夫而言,死者是死了后被追刀还是被接连攻击致死,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耍小聪明的家伙往往走不长远……歹人没有犯这种低级错误,他假戏真做,骗过了明纵衣与藏霞,让他们浪费了大把时间。

当然,哪怕是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薄雪也表示这只是一个猜测,事实并不一定就是如此,除非明纵衣和藏霞能够证明这不仅是一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