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阿瑜,我可算又抱住你……(第2/5页)
听荷将昨日提前准备好的女装,拿了过来,带上两个小侍女便给谢灵瑜更衣。
虽说如今谢灵瑜穿男装较多,但也多是官袍或是在府衙里面,其实在长安时,只要是在王府中,谢灵瑜都是女装打扮。
来了扬州,之所以还未穿过女装,也是因为她乃是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巡查江南,每每出现都应该以男装示人。
如今她微服出巡穿上女装,反而容易隐藏自己,不被人轻易认出。
毕竟女子穿着男装出行,本就引人注意,谢灵瑜又在扬州,若是街面上看到有女子穿着男装,只怕会猜测是不是她。
待谢灵瑜换上女装后,身边只带着听荷和武忧。
“殿下,还是让末将跟着您吧,”韩进自然不放心如此,还是劝说道。
谢灵瑜说道:“放心吧,武忧一人足可以保护我,况且你们远远跟在我们后面,即便真的遇到意外,武忧抵挡片刻,你们也定然能赶到。”
“况且你们也趁机打探一番,看看这两日究竟发生了何事。”
见她如此说,韩进也不敢一直劝说。
之后谢灵瑜便带着听荷和武忧出门了,韩进带着几个护卫暗中随行。
她们三个女子到了街上,也没去往什么酒肆和茶楼,而是先去往首饰和胭脂水粉铺子,虽说长安什么好东西都有,特别是谢灵瑜这样的身份。
但是扬州与长安毕竟相隔甚远,两地流行的首饰和胭脂水粉还是有些差别,谢灵瑜再无论也是女子,对于这些也会有些兴趣的。
三人正好闲逛到一处首饰店铺内,却不想刚入门,就听到正在试戴金臂钏的两个女子在闲聊:“这对臂钏好看是好看,但是便宜了那些个水匪。”
“呸呸呸,别说这些丧气话,那些水匪哪就那么容易上岸啊,”她身侧的女子说道。
正在试戴的女子瞧了她一眼之后,轻声说道:“你竟还不知消息呢?”
“怎么了?”
“这两日都传遍了啊,好像是从南边来了一堆流民,也不知怎么就跟水匪混在了一块,如今水匪干脆上了岸,据说在海陵县那一带作乱呢。”
同伴女子惊诧道:“这太平盛世,哪儿来的流民啊?”
原本试戴金臂钏的女子,干脆将臂钏摘了下来,轻声说道:“还不是老天爷不给活路,江西南道据说连着大半年没下雨了,田里的庄稼都活不下去了,闹了饥荒,据说当地饿死了好多人,很多人活不下去都跑了出来。”
“竟是这等严重?”
“也是赶巧了,我家管事的本是宣州夫人,他兄长一家原本还留在宣州,结果今年也遇到了饥荒,来扬州的路上别提有多惨了,甚至还将家里的一个女儿在路上卖了。”
同伴女子忍不住捂住嘴唇,高门大户的小娘子就是心善,岂能听得这些。
这个女子幽幽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家管事听了这事,赶紧带上银钱,跟他兄长又回去,要赎回那个小女娘。只是入了青楼那等地方,日后可如何活啊。”
原本两人也是买首饰时闲聊,但是她们聊的内容着实是吸引人。
以至于店铺里的其他人都忘记买首饰。
谢灵瑜也是站在一旁,脸色微沉。
显然她知道扬州这两日应该有事发生,但是她决然没想到,竟是如此大的事情。
突如其来的流民,一直在水上作乱的水匪居然胆敢上了岸,甚至还跟流民一起在海陵县作乱?
这些消息乍然轰炸之下,谢灵瑜哪还有心思买什么首饰。
她本想要上前打探一番的,但是那个女子抬头瞧着店内众人都在注意她,这才察觉自己说的太多了,以至于她连首饰都不买了,拉着自己的同伴便匆匆离开了。
谢灵瑜也并未阻止对方,毕竟她也不过是一介女流,只怕得到的消息也不多。
很快,谢灵瑜便在街面上四处闲逛了起来,只是很多店铺内都人烟稀少。
最后她们终于在一处酒楼歇息了下来。
“武忧,你去将韩进找来,”谢灵瑜刚入了雅间,便如此吩咐道。
武忧点头之后,直接起身出了雅间。
不到一刻钟,武忧就带着韩进回来了。
“你们可打探到扬州这两日出了什么事情?”谢灵瑜立即问道。
韩进赶紧说道:“殿下,方才我们去了一家据说是扬州当地消息最为灵通的茶馆,这才知道昨日原本一直在水上作乱的水匪不知为何,突然上了岸,而这些水匪竟还跟从南边而来的流民沆瀣一气,竟是在海陵县作乱。”
虽然谢灵瑜早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但是从韩进口中再听说一次,便只能说明,先前在首饰铺子内的那个女子所言,并非虚言啊。
谢灵瑜问道:“你可打听了,这些流民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进小心翼翼看了一眼谢灵瑜,这才如实说道:“方才末将给了些碎银给一个当地知客,这才打听到据说江西南道有好些州县连着数月不曾下雨,以至于田地里颗粒无收,饿死了好些人,于是当地百姓为了活命便都纷纷背井离乡逃难。”
在听到这些时,谢灵瑜心底震颤不已。
毕竟她从长安离开的时候,并未曾听到南方大旱的消息,但是如今听来这旱情竟已是延续了大半年,如今看来,定是有当地官员封锁消息,瞒报灾情,以至于灾情蔓延,演变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天高皇帝远的道理,这些当地官员当真是胆大包天到了极点,居然如此尸位素餐。
若不是她突然决定来江南巡查,只怕这件事从扬州再传到长安,又不知要过去多久。
谢灵瑜从不敢小瞧这些天灾人祸,毕竟纵观史书,很多王朝的覆灭都是从这些天灾人祸开始的。
大周朝也是从前朝手中夺来,这才开朝立代的。
如今灾情在前,她如何能坐视不理。
况且这些流民居然跟扬州一代的水匪混迹在了一起,从民到匪也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倘若真的让这些人流寇成了气候,到时候即便是要平乱,也是极其不宜。
到时候整个大周只怕都要大伤元气。
想到这里,谢灵瑜压根没有再坐下去的心思,她叮嘱韩进说道:“你让你身边的人再去打探消息,越详细越好,但是不管打探的如何,一个时辰之后都需得回到刺史府内,向你回禀。”
韩进毫不迟疑的点头称道:“是,殿下。”
谢灵瑜让韩进离开之后,直接起身离开。
听荷也不敢劝她再吃点东西,毕竟这种时候,她也十分有眼力见。
她们出门时,遇到正
准备上菜的店小二,对方见状忙问道:“几位贵客,这是要走?小的正准备上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