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5页)

安丘县也差不多,棉花产量在十七万斤左右,人口三万多,差不多够交换的。

阳顺差一些,只有等到明年继续。

其他各个地方,基本都在他们官田种,那些棉花大概率会分给衙门众人。

好在棉籽是留下来了。

想来也就两三年时间,便能全面铺开。

所以这两三年内,一定要坚守好棉花只给穷人穿这个想法。

纪楚细细思索,最后反而笑了。

想那么多干什么。

反正今年冬天,大家都能穿得暖和。

随着棉花越种越多,一定能让更多人穿得起。

纪楚非常相信,而且他更相信,只要一直往前发展,大家的日子必然越来越好。

有时候纪楚也在想,他觉得日子会越来越好,是因为他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他也见过更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并且愿意为之奋斗努力。

十月二十一,天气越来越冷,但跟前些年相比,愿意出门的百姓越来越多。

即使到冬日,大家依旧能走动。

这对人们来说,不单单延长了在外工作,生活的时间,更让这个冬天显得不那么凄凉。

衙门差役们则穿上统一的棉衣,都是官田棉花做成的,这下巡街,可没那样冷了啊。

不止如此,今年的冬日扶济里就有棉衣棉被这一项,主要是给婴儿产妇孕妇以及老人的。

当然,在沾桥县的蔡先生他们,同样人手一套被服。

为首的蔡先生被服,还是纪楚娘子亲手做的,整整两套,不仅有棉衣还有棉鞋。

毕竟在这事上,蔡先生帮了大忙,甚至亲自过来改进弹花机。

安丘沾桥两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讨论棉衣。

真正穿到身上,晚上盖着睡觉,才明白纪大人为何一定要推广。

甚至白婆婆都说:“之前只知道织布,不知道做成棉衣,要是早知道的话,我家肯定早就种了。”

“没错,这东西可真暖和啊。”

“家里房子修好,点上炭火,再盖上棉被,晚上双手双脚直冒汗啊。”

这说出去,谁会相信?

也就是现在大冬天的,边关县城消息比较闭塞,更多人还不知道这回事。

倘若知道,那还抢疯了。

所以话说回来,纪县令准备怎么给棉花定价?

说实话,这东西不好种,而且产量不算高,东西又极好,价格应该不低才是。

可又听说,棉花只有穷人才穿,但凡有钱点的人家都不穿。

就连县里都有执拗的大户,觉得穿了有失体面,顶多晚上盖个棉被,绝对不穿棉衣。

从这方面来看,价格又不会太高?

这也太奇怪了吧。

以至于想靠棉衣盈利的其他官田,竟然叫不上价格。

也因为叫不上价,各地干脆都自己穿了。

兜兜转转,正是纪楚想要的效果。

甚至纪楚都觉得,这效果好到有些离谱?

京城那边的风声,还真会影响下面人的选择。

纪楚对此并无意见,反正目的达成即可。

而且棉花是百姓们辛辛苦苦种的,其间不知经历多少难关,若不给他们先用,那才是最大的不合理。

眼看沾桥两镇十五县的百姓穿上棉衣,他也松口气。

从接管沾桥到现在,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总算没有辜负对大家的信任。

纪楚现在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安丘县一趟。

九月份到沾桥之后,一直到十月底了,他都没有回去过。

虽说李师爷经常写文书给他,但还是回去看看更安心。

跟他一起收拾东西的,还有蔡一繁蔡先生等人。

九月来到安丘县,如今也一个多月,弹花机做成,他们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了。

为了弹花机,这一年的时间里,蔡先生几乎没有管其他事情。

现在东西做成,这个倔脾气老头脸色都好了不少。

但同时,他两个徒弟分明觉得,师父似乎有心事?

这不合理啊。

师父向来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藏着掖着的。

等师父说,要跟纪楚一起去安丘县看看时,就更加奇怪了。

现在大雪纷飞,不早点回家,怎么还要去安丘县?

纪楚微微挑眉,他倒是明白些什么。

不过倔老头不说,他也暂时不提。

反正总有人忍不住的!

纪楚理直气壮,看着沾桥县衙门,把物件收拢好。

可他还没走,马典吏,成捕头,傅书吏就已经来了。

他们三人的眼神不对,让蔡先生都主动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给纪县令送行?”

不至于啊,

蔡老头自己都知道,纪县令经常在两地往返。

马典吏深吸口气,抱拳道:“大人,您回安丘县之后,是不是要去州城了。”

其实纪楚早就该去了。

但因为棉花的事,一直拖着。

这下连蔡老头都反应过来。

县官三年一大考。

这是要考核了。

等会,纪楚在这地方已经三年了?

那岂不是要离任?

怪不得沾桥县衙门众人满脸不舍。

他的家乡如有这样的父母官,他定然也是如此。

纪楚微微点头:“要去了,拖的时间有些长。”

“我本就监管此处,大家不要难过。”

话说着,纪楚交代的也多了些,最后笑道:“又不是去了就不回来,等到接任的官员过来,我才会走。”

接任的官员,要么在年前赶到,要么在年后正月二月到任。

现在两地新县令都没来,估计是在年后了。

所以他去州城考核之后,还会回来的。

这也是纪楚并未真正告别的原因。

要说不舍,他何尝不是。

纪楚拍拍三人肩膀:“今年封印不用等我了,你们看着办就好。”

“看好沾桥县,如今的一切,得来不容易。”

当年的沾桥县是什么模样,不用多说。

变化之大,估计当地很多人都觉得不敢置信。

所以他们更要守护好这份安宁。

三人连连点头。

纪楚没有再多说,这次去州城,还要给他们三个请官。

他们几人也值得信任。

不再多说,纪楚带着众人离开。

沾桥通往安丘,这条路他走过不止一次,此次颇为感慨。

纪振虽不能说话,却明显带了沮丧。

这中间的道路,甚至都是他看着修建的,难免伤感啊。

蔡一繁等人,已经听徒弟班凯班贤说了这里发展的经过,同样叹息。

班凯班贤来往安丘县好几次,几乎是看着这里一点点变化。

头一次听说安丘县时,根本不知道这是哪,又听说很穷,心里大概有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