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5/5页)

读书本意在元元。

不管考没考上,不管是进士举人,哪怕是秀才。

都无所谓。

所以不要焦虑了!

人生不会因为这一次考试而失败。

更不会因为官做的不大而失败。

更应该找到读书,或者生活的本来意义。

有了这个答案。

那纪楚出不出现,意义并不大。

他可没张狂到,觉得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那个。

这个答案,果然让备考的读书人们,心里慢慢平静下来。

会试决定不了他们的命运。

他们读书是要为天下百姓做实事,不能被做不做官限制!

第二日,四月初一。

满京城所有考生夫子老师爹娘族人,几乎都在心里默默感激纪楚。

不是他昨日出面安抚,学生们的心根本静不下来啊!

这下好了,现在都能老老实实坐下来读书了!

您真是功德无量。

以至于纪楚在衙门办差的速度都加快了。

一问就是,帮忙办事的官员,他家学生也在备考!

现在每日临时抱佛脚,也是好笑的很,但总算没那么躁动,这就很好了。

这官员说的好玩,但实际上能参加会试的学生,又岂会是泛泛之辈。

能走到如今的读书人,基本都是举人身份,不会很差。

大家缺的,就是这份安心。

别的就算了。

差事办的快了,却是他乐意看到的。

赶紧的吧,做完之后,他就能回老家了啊。

希望不要有其他事情,再拦住脚步了。

纪楚脑子刚闪过这个想法,就见薛明成急匆匆跑过来,他眼神带着不敢置信的惊喜。

“敬安,敬安。”

“你有个学生,叫林元志,对不对。”

林元志,安建三十五年的进士。

因为先皇去世,以及朝局动荡,在康绛元年新皇登基之后,才领了外放的官职去滇州府赴任。

这个学生脑子灵活。

在安丘县时,就跟着衙门一起栽培棉花。

之后更是因为棉花之事,跟当时曲夏州礼司主事周大人的属下起过争执。

说起来,这个属下,正是纪楚身边的黎士杰。

黎士杰一听到这话,就摸摸鼻子。

当时他眼看着林元志考上秀才,还不敢置信呢。

想想都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好在他现在脸皮厚,就当这事没发生。

不过一个外派到滇州府的小官,怎么会被吏部侍郎记得?

还专门过来问是不是纪楚的学生?

不知道外面如今都争着抢着做纪大人学生吗?

得到肯定答案之后,薛明成立刻道:“他,他找到了棉花。”

“适合较温暖地方种的棉花。”

“棉株已经呈给皇上了,咱们快去看看!”

在滇州府,找到的棉花?

那就是海岛棉?!

纪楚脑袋发蒙。

倘若真是海岛棉。

岂止是温暖地方可以种,整个平临国大部分地方都能种。

尤其是广宁卫一带,那里可太适合种海岛棉了!

那般寒冷的地方,极为需要适宜种植的棉花。

倘若真的能成,以后就不用千里迢迢送棉衣棉被了。

还有如今日益飞涨的棉花,也有了解决之法,简直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纪楚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不管是不是海岛棉,他都要去看看。

滇州府可真是好地方。

什么东西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