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因为陈载回来吃饭, 今天老宅人格外齐,除了长辈,两个堂妹也被叫回来吃饭。

小满跟多宝在舒苑婚礼拦截沈盼时结下友谊, 俩腼腆的小孩已经凑到一堆儿玩。

大伯母杜康跟三婶姜兰英都去了厨房, 舒苑也跟了过去,问问有没有啥需要帮忙的。

有保姆做饭,舒苑作为新媳妇,她并不想太主动地承担做饭这种事, 但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果然姜兰英把她推了出来,说:“不用你帮忙,老爷子想跟你们说话, 快过去吧。”

姜兰英看样子也不想在厨房帮忙,拉着舒苑在院子里聊天逃避劳动, 她话很多,人很热情, 问新婚生活咋样,还问舒苑在照相馆上班, 工作咋样。

舒苑被拉着脱不了身, 想了想问:“三婶知不知道哪里有卖古代服装的, 我拍照需要用到, 一套就行。”

姜兰英在文化馆上班,说不定有所了解。

姜兰英想了想说:“旧的衣服行不,我知道青年话剧团有些衣服要处理掉, 说不定你想要的。”

舒苑说话也不怎么含蓄,说:“旧衣服行,但也不能太旧,要不拍出来不好看。”

姜兰英答得很痛快:“不就是一身衣裳吗, 那还不好找,我给你问问。”

“谢谢三婶。”舒苑赶紧致谢。

姜兰英很仗义:“谢啥,都是一家子。”

杜康一边在厨房忙活一边频频往外看,心说姜兰英可真能偷懒啊,这么多人,保姆一个人做菜能忙得完?

故意拉着新媳妇说话,好像她是个多慈爱的长辈似的。

哪知道她给了那么多眼神,姜兰英都跟没看见似的,又拉着舒苑去正房,还大声说:“快进屋吧,老爷子等着跟你们说话呢。”

吃过晚饭,陈载骑车带着妻儿行驶在大马路上,跟蹬车边跟舒苑说:“你要是不愿意回老宅,咱们以后少回去。”

舒苑笑道:“啥不愿意回,又不用我动手做饭,饭菜丰盛有肉吃,我觉得挺愉快,小满,你呢。”

小满一手紧抓车把,一手摸了摸鼓鼓的小肚瓜说:“太爷爷总给我夹菜,我都吃撑了。”

陈载说:“好吧,你们愿意回来就好。”

等一家三口走后,杜康立刻去找陈甫谧,边往茶杯里添茶水边说话:“爸,你看小满都不姓陈,跟他妈一个姓,咱们家的几个小孩名字都排着,按家谱男孩应该是殿字辈,陈载又不是倒插门,小满随母姓像话吗,再说这孩子又是几年前在乡下生的。”

陶乐善是她亲戚,她为亲戚鸣不平,再说陶家也真够呛,运动来了跑得比谁都快,搞得老爷子对她也有意见。

她想把水搅浑,显得陶家也没那么差。

陈甫谧哪儿能听不出来呢,眼皮都没掀,说:“小两口乐意,你不用操心。”

简洁的回复把杜康准备好的所有话都堵在喉咙眼里,老爷爷明明古板守旧的很,满脑子条条框框,哪能允许重孙子随母姓!偏偏到陈载这儿丧失原则。

可她不会那么轻易放弃,抿抿嘴唇又说:“爸,陈载这婚结得突然,之前一直瞒着您,一点口风都没露,本来就门不当户不对,我瞅着小两口不太对劲儿,担心他们俩有事儿对您隐瞒。”

陈甫谧慢斯条理地喝茶,终于撩起眼皮:“你到底想说啥?”

杜康微微皱眉,还要她说得更清楚?

谁知道舒苑在乡下不是刻意接近陈载,就像古代村姑跟落难公子的故事,千方百计怀孕生子,又借着小满嫁进陈家。

有正常头脑的人都能想出来,陈老爷子能想不出来?

她知书识理,这种话她说不出来,而且老爷子明显不想让她开口。

就惯着陈载吧!对所有人都要求严格,可不管这个孙子干啥,老爷子的宽容度高得很。

陈载最看不上的人就是他爸,其实他跟他爸一样,都是逆子。

——

姜兰英是真热心,很快帮舒苑打听好卖旧衣服的事儿,并且往家属院打了电话,俩人约好周五下午去话剧团。

周五下午,舒苑把活忙完,请了假,带着小满直奔青年路,等了十分钟,三婶赶到,带着舒苑七拐八拐,终于在一处平房中找到青年话剧团。

清理出来的道具非常杂乱,舒苑从中挑了一套粉紫色的九成新的套装,斜襟盘扣,穿脱方便,做工精致。

另外还有假发,像帽子一样,直接戴到头上即可,另外还有假发辫、发片、簪子、绢花之类的,可以自己梳头做造型,此外还挑了道具线装书跟绢扇。

原来有四百六,买相机跟锡箔纸花了二百六七十,买这些东西又花了二十二。

临走,想了想,又花三块钱买了双道具绣花布鞋。

因为是处理品,已经很便宜了。

有这些东西就足够,舒苑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行李袋,牵着小满跟姜兰英一块儿出了话剧团。

“三婶,你以后要拍照找我,不要钱。”舒苑心满意足地致谢。

姜兰英笑着说:“哪儿能不要钱呢,不过有空我去找你看看。”

带着东西回照相馆继续忙,直到下班。

等吃过晚饭,舒苑给小满展示买来的衣服跟假发的装饰道具,小家伙特别感兴趣,趴在桌子边沿边看边问:“是不是有了相机,再有这些东西,妈妈就能给人拍照了。”

舒苑点头:“对啊,我准备去有古代建筑的公园,等休班就去,第一次最好周日去,逛公园的人多,还能带上小满。”

小满很想去,跃跃欲试:“我可以帮妈妈看东西。”

看陈载也过来看,舒苑说:“这些衣服道具不好买,都是话剧团处理的,是三婶帮我联系才买来的。”

“哪个三婶?”陈载问。

舒苑笑道:“还能有哪个,你三婶。”

行吧,他跟三婶都不熟,没想到舒苑已经跟她联系上了。

见他仍在看,舒苑说:“三婶人挺好的,很热心,二话没说就答应帮我找这些东西。”

舒苑已经感觉到了,陈载性子冷淡,或者他们这种传统守旧大家庭亲情淡漠,除了跟爷爷比较亲,跟别的家人都不熟。

陈载没接话,而是问:“你这些东西怎么拿?用不用我帮你做个木头箱子?”

不知道她怎样产生的给人拍古装照的想法,也不知道她能不能拉到顾客。

舒苑很意外,原来他不仅慷慨大方,还乐于助人,她对陈载又多了一丁点好感。

她大大方方地提需求:“我要这么大的木箱可以吗,要绑在自行车后座上,轻便一些,别太沉了,另外我还需要一个反光板,能一块做吗?”

陈载并没嫌她事儿多,问:“反光板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