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八百个心眼子(第2/3页)

他又看了一眼碗里的粥,说:“我现在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剩下的只能靠你和小絮了。你们在美食上要是有其他想法,可以试着另辟蹊径,不用天天陪我吃咸菜配粥。”

梁渊华告诉他:你要是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跟我明说。

程俊卿也笑,“我对于吃的不太讲究,实在不行我就跟着小絮的口味凑合两口。我知道,她可是深得您的真传。”

程俊卿表态:我当然还是愿意跟着岳父的意思行事。

一直到这里,梁渊华才满意。

他微笑着抬起眼皮,“中央过来的姚队长,你见过了?”

“是,”程俊卿对姚方丘如此评价:“姚处长是个顶顶聪明的人。”

梁渊华又说:“我和他父亲是大学同寝的兄弟,关系还不错。”

程俊卿从善如流,“还不知道咱们家和他有这层关系。姚处长应该是避嫌才没来主动拜访您。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稽查处,我想,姚处长也不想扩大影响。”

梁渊华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他这个说法。

“小姚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和他们家老姚是一个模具里挤出来的,都是在工作上襟怀坦白,大公无私的性子。他能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在稽查处掌管一方,应该是不缺能力的。你要小心呀。”

最后一句话,他叹了口气,叹得程俊卿心头一跳,连忙抬头看他。

梁渊华笑,继续说:“秘书工作在待人接物方面是有些繁琐,你老板又是个粗人,不太在意这些,所以平日里你一定要多上点心,帮他查漏补缺,千万别让他得罪了人家。你辅助他处理好了工作,等同于为老百姓们尽了一份心。记住,时刻都不能忘记人民至上的道理。”

程俊卿听出言外之意,连忙直起腰背,“是。”

下了戏,余寻光和邹玉北相视一笑。

“小余,有进步啊。”因为一起合作过,他感受得深。如今的余寻光在细节处理上,可比几年前拍《风雅颂》时细腻了不少。

“还是邹老师厉害。”能够演出裴义山的“莽”,也能拿捏住梁渊华的“稳”,余寻光不认为自己一定能在表演上超过这些老前辈。

“行了,怎么咱俩也打上官腔了?”邹玉北呵呵一笑,转身休息去了。

小陈第一时间过来给他送上温热的茶水润嗓子。

顺便小声嘀咕,“小余,刚才那段戏真精彩。话里有话,费了我不少脑细胞。到时候等剧播了,应该会有好多人做视频中译中吧?”

官场上的人,从来不说实话,怕担责。

余寻光的台词里的废话算少的,如纪宗海这类有实权的官员的车轱辘话才多。

《官运》中有大段的文戏、不费什么力气,却耗极了心力。等这幕拍完,余寻光蹲到监视器前,先看了一遍自己的微表情,又把自己和邹玉北的表演对比着看了一遍。

老一辈艺术家演起这种戏来,如鱼得水兼具化微末于无形。简而言之,演的跟真的一样。

最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老一辈的邹玉北也好,年轻一代的尹湘罗际中也罢,他们没有大部分舞台剧演员拥有的“舞台硬凹感”,他们的表演非常生活、自然。

余寻光回忆起以前接触到的话剧团演员,心想:难道优秀的演员都在演舞台剧吗?

梁渊华和程俊卿这对翁婿的两颗心是拢不到一起的,偏偏迫于梁小絮的原因,他们还得在一个锅里吃饭。下午要拍梁渊华和现任法务厅厅长曲长河的剧情,程俊卿陪同出镜。虽然没有什么台词,但是张庆鹤说,他还是会给他镜头,所以为了处理好微表情,他仔细地回忆了一遍自己的准备。

饰演曲长河的演员叫左国明,也是话剧团的演员。

曲长河依然在职,今天是他借着假期前来拜访老友。导演张庆鹤为了体现出梁渊华退休后的悠闲生活,特意将这一幕景安排在了一个景致上佳的鱼塘旁边。

演员会不会钓鱼不重要,毕竟这场戏的重点从来不是钓鱼。

场地嘛,当然是租借的。私人鱼塘的主人正好是余寻光的粉丝,一听说是拍《官运》,二话不说直接亮起绿灯。

“拍自家剧,咱铁定支持。”

当然,为了确保主人的利益,剧方非常正规的跟他签了一个短期租赁合同。

末了,余寻光也是和他合照一张,尽了份人情。

除了这三位,场景里,还有警务厅副厅长杨敬的身影。他穿着防水服,在净水机器人的簇拥下,往水里丢着几斤重的各色鱼苗。

很快,机器和灯光调试好了,准备开拍。

这一场戏,两个老家伙过招,着实精彩。

梁渊华和曲长河穿着防晒服,戴着遮阳草帽,并排着坐在岸边。

镜头给到远处。现任警务厅副厅长杨敬半个人埋在水里,将他刚撒下的鱼苗往岸边赶。

他脸上带着开朗的笑,“厅长,梁老板,快钓啊,今天的鱼可肥。”

梁渊华望着他,皱了半张脸,不忍直视。

他开口,语气里多有埋怨,“怎么说也是个副厅长,得注意影响。”

曲长河笑而不答,只道,“没事儿,你让他泡着,小杨他就喜欢玩水。”

程俊卿给梁渊华奉上上好饵料的鱼竿,梁渊华接过,轻飘飘的甩了出去。

今日刚好是个大晴天,太阳有些刺眼。

从程俊卿手里接过另一根鱼竿,曲长河道了一声谢。

他的眼睛黏在程俊卿身上,直勾勾地望着他坐回梁渊华旁边。

程俊卿知道自己在被人打量,但他愣是忍住,没有特意对上曲长河的视线。

曲长河就这么盯着他,开口,“俊卿呐,最近省厅里的热闹,你跟你爸说过没有?”

梁渊华没让程俊卿搭腔,自个儿接过话头说:“俊卿嘴严,性子又胆小,这么多年循规蹈矩的,从不在家里谈公事。”他瞟了身边人一眼,做足了架势,“你可不要胡乱揣测,机密类的东西,能随乱便说吗?我现在已经是个平头老百姓了,有些东西不该我知道,就不能让我知道。”

“好,”曲长河也不在意被他呛的这一下,他见招拆招,“那咱们就聊聊新闻嘛。最近,新闻频道换了几个漂亮女主播,个顶个的水灵。”

这话多少有些老不羞了,程俊卿于情于理,都得出声阻拦,“曲厅。”

梁渊华更加直接,毫不客气地指出他话语里的暧昧,“老伙计啊,你这是在暗示人犯错误。”

“我可没说什么,只是欣赏,欣赏。”面对这对翁婿的一唱一和,曲长河丝毫不当回事儿,笑眯眯地,“最近几天的早间新闻,那个叫覃雪儿的女主播,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她联合省务厅的贺局长报道的那个梁鼎盛案,幽默、风趣,还带有一定的玄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