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贞观长安》播出:让明祎来帮承乾!(第3/4页)

“明祎哥哥太好了,给我们承乾小可爱出了一口恶气。”

“你敢教我做皇帝?这皇位给你坐好不好呀?”

“知不知道什么叫皇帝?有些话,我让你说,你才能说。”

“来呀,好好论论,我到底是胡亥,还是他爹秦始皇?”

“朱明祎和网友们都是明君!”

时代在发展,今年的朱明祎在观众眼里,又被解读成了【反抗强权】【反抗父权】的新形象。

对此,在《贞观长安》完结后,余寻光接受央视六台的采访时,也被问到了这个问题。

“您作为两个角色的扮演者,怎样看待网友们最近将《大明奇案》和《贞观长安》两部作品的联合?”

余寻光说:“首先肯定要感谢观众朋友们对我,对朱明祎、对李承乾的喜爱。其次,其实拍摄时我并没有感受到两部作品可以联合到一起的地方,所以……不得不说现在的观众都很有才华。”

主持人点了点头,等待着他的下文。

余寻光的眼神向下,他是在一边思考一边回答:“当初因为拍摄时的安排,明祎的戏份是最后统笼起来一起拍摄的。就……我还记得很清楚,前一天我还怀抱着明昭的忧国忧民、关爱百姓、怜爱世人、仁慈悲悯的心,后一天就突然变换到了明祎的疯狂、自我、不管不顾,以及对他人性命的居高临下。由于时间太赶,短时间内我的心情和意识都没有完全转换过来,中间衔接的那几场戏,我拍的是有点难受的。我那时有点……不太能接受《大明奇案》构建出来的朝堂设定。我当时甚至有想过,封建王朝以及皇权的存在真是太可怕了。”

主持人说:“你会这样想,是因为你是一个内心很柔软的人。”

“说不上柔软,但是做演员,我觉得内心是需要那一份敏感的。”余寻光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那个时候年纪也比较小,还是第一次演这种戏,所以看待问题会有一点天真、片面。”

“你的明祎其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因为明祎有足够吸引人的地方,他其实挺好的。”

虽说当时播出时明祎被骂,但余寻光也希望观众能接受他。

话说回来。

“后来拍《贞观长安》的时候,我在这方面又有了更加丰富、立体的想法。当然,受到角色的功能性影响,李承乾身上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关于王朝与封建的讨论。作为一个辅助型角色,他的整体剧情更多的聚焦于他个人的心理,以及与李世民之间皇室父子亲情的体现。不过我在拍摄时还是有那种,比在拍《大明奇案》时,更贴合人物内心,更能理解他的情况。现在看到大家这么心疼承乾,这么夸奖明祎,我当然会很开心。剧本作为第一手内容,会被导演和演员解读。而观众看到的剧情,又会通过导演的拍摄和演员的演绎产生新的理解。文学作品本来就存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角度解读性,我觉得观众们不管怎么样去看剧,只要他们看得开心,那都是他们的自由。”

余寻光的观点还是那样:尊重观众,理解观众。

毕竟他的剧不是第一次受到多角度的联动与解读了。

《贞观长安》完结后,在5月2号,余寻光来到央视演播大厅,参加今年五四青年晚会节目的录制。节目录制结束后,制作人和导演过来跟他握手,并祝他生日快乐。

“你今年也有28岁了吧?”

“对。”

余寻光入行已有7年了。

“将近30,确实可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了。”

这句话的背后自有深意,余寻光一时没有时间参透,因为这个制片人又问到了《盛阳之下》。

“那个剧本我在兄弟单位见到了,很有潜力呀。从5月拍到7月,刚好,8月就要播《官运》了。”

《官运》已经定档,在今年的8月1号于央视一套播出。

和制作人略做寒暄,余寻光还被留下来跟他们吃了顿饭。

央视的人不论酒桌文化,只是单纯的吃饭,聊天。

最近余寻光没有别的工作,参加完晚会录制后,他第二天去了王文质家吃饭,抱着小侄子接受了哥哥嫂子的祝福。

生日当天,他回到沙市,和父母一起度过了自己的28岁生日。

这几年他的生日都是在片场过的,今年能闲下来,余爸余妈都很珍惜。

他们一起给儿子包了一个大红包。

不仅父母祝福,朋友们也在齐齐祝福,粉丝、工作室里的同事、还有合作过的演员都通过各种方式发来祝福。

余寻光收到了很多礼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简给他送来了由文家父母转送的玉观音。

这个礼物贵重,却无法拒绝。因为文简说:“我爸妈知道我们要去拍鬼怪故事,可忌讳了,这个玉佛我也有一个,是我爸爸特意从大师那里求来的。咱们戴亲子款。”

玉观音因特殊的意义被赋予了唯一性,余寻光只好留着。

他提出了要见文家父母的请求。

文简赶忙发来一只快乐小狗,“好好好,老师!我爸妈等这一天已经好久了。”

她把话说得明白:“老师,您看我也叫了你这么多年的老师了,这回当着父母的面,你能不能喝我的拜师茶啊?”

余寻光这时已经不会向她确定是否要真的拜师了。

这三年间,文简逢年过节的嘘寒问暖不是虚的。

能够坚持下来,足以见文简的决心。

他不会拒绝想要上进的人:“《盛阳之下》这个剧本你研究得怎么样?”

文简赶紧发来一打照片,全是她为「白灵」写的人物小传,手写。

她略带着心机,白灵的小传下面还压着之前演的,其他角色小传,用独特的角度在照片里占了一个小角落。

余寻光仔细地看,看出来了文简的用心和进步。

其实白灵这个角色比《故梦》的杜晚舒要更适合她。

这几年文简演戏是什么态度,余寻光大概了解,她早就不再是那个依靠导演现场去教的演员了。

她或许没有天赋,但勤能补拙。

“我没带过徒弟,我对徒弟的要求会很严格,我会按照我自己的习惯来,我会给你布置定时定量的文字类的作业,你能接受吗?”

得到肯定的答案,文简兴奋得要喊出来,“能的能的,只要老师愿意扬鞭子,我特别愿意挨打!”

余寻光失笑:“不至于那么严重。”

文简的执行力很强,余寻光一答应,她就通知家里准备。

5月8号,诸事皆宜。

文简的父母亲自来到京市,选了个风水极佳的园林式饭店,操办了一桌拜师宴,请余寻光上座。文家遵循传统,宴后,文简拿了个垫子跪在余寻光面前给他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