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飞驰救援》上映:雄起(第2/6页)

影片照例还是制作方的Logo开头。

为了反映出山火燃起后对各行各业的山城老百姓的变化,影片采用了多线叙事。电影按照番位,一开始先给了远在滇省的裘白镜头。

他在上班出门前妻子对他说:“你记得,最近就去跟人提内退的事。你的年纪和资历都够了,早该从一线下来了。”

裘白先是勉强,然后才笑着去哄妻子。

镜头跟随者他来到消防站,特意给了滇省站的门头特写。一路走进大楼,跟路过的战士们一一点头致意。裘白带着笑意进入办公室,面对着满墙代表着荣誉的锦旗,他又变得惆怅。

他开始用怀念的眼神逐一回忆。

有部分影评人在此处写到:非常电影的港式家庭氛围与开头。或许把裘白的角色换成警察,更具风味。

也有一两位资深影迷嫌弃港城编剧这种老套的叙述方式,只觉得无聊。

第二个登场的角色是余寻光饰演的戴亮。

奔袭的车流,高楼大厦、远处的山景,悬挂在头顶的烈日,导演在用这种景物镜头介绍山城环境时,也在为接下来会发生的森林火灾做铺垫。

镜头网上移,最终落在靠着摩的,神情有些呆滞,满头是汗的戴亮身上。

以他为基点,镜头再往后拉,露出一群的哥在抽烟的中景群像。

一根烟递到戴亮跟前,同行的的哥热情地问:“戴师傅,抽一根?”

戴亮伸手婉拒,的哥硬塞,他没办法只能接了,烟点燃后再掐在手里,小心地抽上一口。

只一个眨眼,一个动作,人物的内向和不善拒绝就被刻画而出。

影评人写到:余寻光凌乱的发型和他的演技一样优秀。

有另一人也写到:港城导演疏离、冷硬的镜头为余寻光营造出一种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其他类型电影不能具备的。余寻光年近30,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让他的眼睛里更加富有内容。或许比起商业电影,余寻光更加适合文艺片。

第三个出场的是在酒店上班的朱思荃饰演的杜鹃。她在包厢外值岗,包厢里,几个老板正在高谈阔论。等客人走了,收拾餐桌时,杜鹃手脚麻利地将一些没怎么动过的菜扫进塑料袋中。

她正装着菜,其中有个老板回来了。

一时间,两人大眼瞪小眼。

到底还是老板打破僵局。他一笑,点头说:“没事,你忙。”

杜鹃赶忙停下动作,虽然慌,但也不至于傻站着,她问:“您掉东西了吗?”

老板比划,“有一个钱夹。”

杜娟快速地围着桌子走了一圈,没发现,又跪伏到地上,果然在桌子底下发现了那个钱夹。

她钻进去把东西取出来,拍干净,还给也在找的老板,“您好,找到了。”

老板接过,不经意间打量了她一眼。

杜鹃的头发梳得整洁,或许是刚才在桌下碰到,她面颊边垂下来了两缕碎发。她虽然化着淡妆,可妆面斑驳,眉毛没修,脸上的斑点也没遮住,看得出来主人不善打理。

镜头最后还给了她粗糙的手的特写。

老板不知道抱着什么样的想法,从钱夹里取出一张50的钞票递给她。

杜鹃连忙摆手拒绝。

老板把手往钱伸了伸,“拿着吧,这是你拾金不昧的奖励。”

杜鹃抬眼看了他一眼,才犹疑着接过。

第三个登场的是廖源,他饰演的是一个摩的车厂的维修师傅。他穿着背心,正在修着车子,旁边是吃了两口的盒饭。

第四个是张第源。他正和一群玩摩的的人聚在一起,像是要筹划什么聚会和比赛。

之后还有更多的人。

到了夜晚,戴亮在一阵狗叫声回到家,刚开门,小孩就放下遥控器跑过来喊“爸”,换上家居服的杜鹃就从厨房里跑出来,“回来啦。”

戴亮望着妻子,露出一个甜蜜又温和地笑。

晚饭时,一家三口展开一张折叠桌,坐在小板凳上吃饭。

夫妻二人你来我往互相倒水夹菜,同时照顾小孩,看得出来默契和感情都很好。

杜鹃唠唠叨叨地,说起了今天有个老板给她“小费”的事。她还感慨:“要不怎么还是好人多呢?”

戴亮说:“下回,你还是要小心些,有些客户蛮得很,要是他看到你收饭菜觉得心里不舒服找经理,那就好麻烦。”

杜鹃点头,“我这回是大意了些,我下一次一定确定客人走了我再捞。”

说着,夫妻二人又是一笑。

小孩看着爸爸妈妈,也露出幸福的笑。

他们吃着昂贵又廉价的食物,住在环境并不太好的屋子里,却有着令人羡慕的温情。

其他的家庭里或许也是这样,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温馨。

电影变化的点是在8分钟时,越来越热的天气。

电影屏幕上滚去热浪,从路边焉黄的树叶,老百姓摇着扇子的抱怨,都是看出天气的干燥炎热。一天早上,杜鹃站在窗前看着外头大热的天,家里的孩子出现在她身后说:“妈,爸还是在跑摩的迈?”

杜鹃回头,用生疏的山城方言回:“爪子嘛?”

小孩说:“电视上说,天气太热了,外面日头大,好容易中暑。昨天还尝试人工降雨,打了好几回都打不下来。”

杜鹃回头说:“你是不是也担心爸爸?”

小孩点头,说:“要不然先不要爸爸出去了,天气太热了,他不是要跑出租迈?等进了出租车公司再上班也是一样。”

杜鹃听着屋外的鸟叫,忧心忡忡。

身后的电视新闻里,主持人正在做着有关热射病的报道。

镜头转到另一边。到中午11点,天气已经很热了。戴亮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头顶的太阳,重新戴好头盔,准备回去。

他身上深蓝色的短袖已经湿了一大半。

回去的路上,路边有个人倒在地上。戴亮放慢车速,靠近后踩了刹车。他前后张望了一下,开着手机的录像功能才敢上去。拍了拍那个人,再摸摸他的脸,戴亮估计他是中暑了,赶紧把他抬起来扶到阴凉处,然后捡起他的公文包给他扇风。

没多久,就有警车路过,戴亮赶紧招呼:“警察,救命啊。”

这是戴亮第一个遇见的中暑的人,却是警察们今年见过的第N个。

警察们把人扶上警车,表扬戴亮有善心的同时也叮嘱他:“要到中午了,快些回去,这个天气不适合跑车滴。”

戴亮谢过警察,回家的路上路过家具店,他看着一眼橱柜里摆着的空调。

昨天晚上,他就这么跟杜鹃说过:“我想给家里换台新空调。我多跑两趟,就能多赚一点钱,娃儿暑假在屋里头也能舒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