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拈花小筑(第2/3页)

他就坐在花厅小亭里,喝着茶,吃着时令的水果,悠然自若。

只是,他的目光偶尔落在墙角那口荷花缸上,眸中就不免露出一抹坏笑。

东京上厅行首,果然是万种的风情呀。

人间绝色,美到极致,皆大同小异,故姿色不逊于师师的,临安必然有之。

可是,那种媚在骨里的风情,能有几人及得她?

只是稍一回味,杨沅便又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李师师和艾曼纽贝儿商量明白,便到了杨沅面前。

李师师似笑非笑地对杨沅道:“听说二郎你已经为她们安排好了住处?”

杨沅就知道她会想歪,不过没办法,换了他他也会想歪,日久见人心吧。

杨沅便坦率道:“本是想请夫人你帮忙的,不过我正好得了一幢宅院,便让她们住下了。”

师师眉眼盈盈地向他一横:“哦?拈花小筑是么,那个地方我知道,回头我自会去那里与贝儿姑娘联络的。”

杨沅看到李师师调侃的眼神儿,便不动声色地反击道:“是啊,说来也巧,两处相隔不远,李夫人若是步行过去,应该也不辛苦吧?”

“这就不劳二郎你操心了。妾身已经听贝儿说过她所患的怪病了,既然如此,还是叫她们尽快搬过去吧,若是耽搁到明天,怕是又要与贝儿姑娘多费一番唇舌。”

说话的当口,李师师便借着袍袖的掩护,飞快地在杨沅腰间软肉上拧了一把。

小混蛋,是调侃我今天不良于行吗?还不都是你害的!

若非人家不确定是否有了身孕,不敢恣意疏狂,才不会遂了你这小贼的心愿。

杨沅吃痛,却也不敢出声,只是笑嘻嘻地答应一声,便领着艾曼纽贝儿告辞了。

一俟离开李师师的住处,方才一直很矜持的艾曼纽贝儿便兴奋起来:

“杨大官人,这位李夫人,真是一位充满魅力、知识渊博、极具智慧的女士!”

“今天我和李夫人一番交谈,实是让我受益匪浅。

我现在对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我向您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因为成为我的股东而自豪的。”

艾曼纽贝儿现在真的很开心。

她本来的期望,只是让这些落难的姐妹们有一处安身立命的所在,有一份养家糊口的产业。

将来等她们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要把这异国他乡当成今后的家园时,还能有一份体面的嫁妆。

可以说,艾曼纽贝儿把一起落难的十六名少女,全都当成了她的责任。

一方面,这是因为众女之中以她的出身地位最高,能力也最强。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众女之中以她最为年长,她已经十八岁了。

其他那些女孩儿,虽然看着人高马大的,但那只是因为中西方人种的问题。

实际上她们现在大多都只在十五六岁之间。

因为在他们那边,这个时代的男性通常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结婚,而女性一般也只是从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

艾曼纽贝儿被俘那年正好十五岁,她的父亲当时正在为她物色合适的联姻对象。

如果不是在战争中被魔鬼打败,成为了俘虏,她现在早已嫁作他人妇了。

今天与李师师一番交谈,虽然李师师只是刚刚知道她的打算,但是李师师那极有条理的分析,很有针对性的想法,以及可以更能有效落实的建议,都让艾曼纽贝儿欣喜若狂。

她相信,与李夫人合作,她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商人。

所以,她急于向杨沅展现她的能力。

她希望能够展示出她其他的价值,从而让杨沅把她看作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那么,杨沅就不会因小失大,对她提出什么非分之求了。

不然的话,她实在不敢想象,在这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拒绝了一位总督级实权大人物的追求,她会落得一个什么下场。

杨沅可不知道这小金毛在那儿胡思乱想的,他把艾曼纽贝儿送回“陆氏骡马店”后,就托请陆老丈帮忙把这些女孩送去“拈花小筑”。

“陆家骡马店”里就有现成骡马和大车,这些女子又没有什么随身之物,只消送她们一趟,自然不是什么大事,陆老爹一口就答应了。

这边安排妥当,杨沅又叮嘱艾曼纽贝儿道:“一会儿,记得把你和李夫人的合作写进你的……备忘录里去,免得明天又忘个精光。对了,还有我。”

说到这里,杨沅有些头疼地拍了拍额头:“你以后每天都要不断加入新认识的人和新接触的事……

我都不敢想象,一年半载之后,你每天起来需要看多少东西。”

艾曼纽贝儿也很无奈,对杨沅道:“杨大官人放心,以我现在的记忆力和阅览速度,我相信这并不难做到。”

杨沅道:“你们先去安顿下来吧,等稳定下来,可以找临安名医给你看看,或许会有治愈的办法。对了……”

杨沅又转向陆老丈道:“陆老爹,你们记账的簿子,取一册给她。”

杨沅看了一眼艾曼纽贝儿胸前悬挂着的鸢尾花,今天,它能折成一朵鸢尾花,可能半年以后,它就变成一本书了。

小金毛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开始辛勤的“晨读”,比临近高考的高三女生还惨啊。

杨沅把事情交代清楚以后,便赶向皇城司。

“马皇弩”是由皇城司的人截获的,但它的发现地点在山阴。

之前的话,皇城司还可以秘密派遣人员赴山阴调查。

但现在事情已经闹的太大了,军中锐器失窃一事,令天子震怒,从而朝野关注。

囿于朝廷制度,皇城司是不能把触手伸出临安城的。

此前注意的人不多,还能悄悄为之,如今为了避嫌,此案就只能由机速房接手了。

杨沅此去皇城司,是想把相应的案卷和人犯交接到枢密院去,待他了解了初步情况,再去拜见普安郡王。

来到皇城司门前,看到“皇城司”的匾额,一股莫名的压力,便扑面而来。

鹿溪面前也好,师师面前也罢,他都没有露出过身负压力的模样来,似乎……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轻松模样。

但,他心中压力,实比山岳还重。

小金毛虽然没能说清楚杀死沐丝的凶手是谁,但她确实给杨沅缩小了侦缉的范围。

杀死沐丝的真正凶手,就在码头上。

那隔空射来的乱箭,只是为了制造混乱、吸引注意力,给真正实施暗杀的人制造动手的机会罢了。

而码头上当时有机会下手杀死沐丝的,一共有三伙人。

普安郡王赵瑗和他的随从。

皇城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