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世子杨沅(第2/3页)

杨沅看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拄着一根枣木杖,精神矍铄地站在院子中央。

她正指挥家人们搬运着东西。

杨沅晓得这必定是完颜驴蹄家中的长辈,忙走过去准备和她打声招呼,自我介绍一下。

完颜弘康“咔咔”地啃着沙果,迎面晃悠过来,一眼就看见了跟在杨沅身后的俏美少妇。

完颜弘康两眼一亮,兴奋地迎上前道:“阿里虎嫂子,你怎么来了?”

哪个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里不曾照进过一束白月光,住进过一个娇滴滴的小嫂子?

阿里虎,就是完颜弘康少年时心中最女人的那个女人,最诱人的那个小嫂子。

阿里虎是从龙凤山嫁到欢喜岭的。

她嫁到欢喜岭的时候,正是少年完颜弘康要以求学的名义,被送去燕京做“质子”的那一年。

完颜弘康看到了新嫁娘阿里虎,就像看到了枝头第一颗成熟的海棠果。

那刹那的惊艳,至今难忘。

白月光就是白月光。

哪怕是很驴性的完颜弘康,哪怕他如今已经娶了妻子,在自己心仪的第一个女人面前,也不免变回了曾经的少年。

“啊,你是……”四年前的完颜弘康还是一个少年,阿里虎没有认出来。

完颜弘康道:“我啊,我是完颜弘康啊。”

“原来是小王爷!”阿里虎赶紧屈身见礼,为他引见道:“小王爷,这位是大宋的杨学士,新科状元呢。”

阿里虎向小王爷骄傲地介绍着自己的主人:“阿里虎现在是杨学士的侍婢。”

杨沅拱手笑道:“原来是小王爷。”

阿里虎道:“主人,我们小王爷叫完颜弘康,是欢喜岭第一勇士……”

完颜弘康没有理会这个,急忙向阿里虎问道:“什么什么?你是他的侍婢?阿里虎嫂子,你怎么……

完颜弘康还没问清楚缘由,一个“红脸大汉”便匆匆闯进了院子,后边还跟着七八个人,其中有四个人合力抬着一个人。

那人胸口中了一箭,面如金纸。

“红脸汉子”叫道:“快快快,快取咱家上好的金疮药出来。

郎中呢,王府郎中呢,快叫他出来。”

“表哥?”

完颜弘康从“红脸大汉”的声音认出了李佑。

他再一看中箭那人,不禁大惊失色,急忙迎上前道:“外公?外公这是怎么了?”

王妃李氏正在安排搬回旧宅的各种事务,闻讯匆匆赶来,一看自己的老父亲中箭,这一惊非同小可。

她急忙叫人把李鸣鹤抬进屋去,又让王府的郎中赶紧过来医治。

忙活了大半个时辰,郎中为李太公上了金疮药,裹好了伤口。

他起身对李氏道:“王妃娘娘且放宽心,老太公伤在锁骨稍下的位置,并无性命之危。

只是老太公年纪大了,不比年轻人痊愈的那么快,因此一定要躺卧静养,且勿再挣裂了伤口。”

王妃听了这话,方才松了口气,举手擦了擦脸上的泪痕。

李太公精神尚好,躺在榻上,犹自中气十足地道:“我就说不碍事的嘛,有什么好哭的。

我中的箭,我还能不知道伤势轻重?”

说完这句话,李太公却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伤的可太不是时候了啊!

护步答冈他得控制在手中,可不能叫完颜家那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婆把控制权抢过去。

他的合纵连横之策,还需要继续奔走。

再有几天,“都渤极烈”大会就要召开了,他志在必得的“都渤极烈”和“国相”之位怎么办?

所有这些事,如果他一旦倒下,谁能承担?

他留在身边的子侄大多没有那个能力,最主要的是,身份也不对等啊。

他是驴蹄的岳父,又是辽东李氏的族长,这样的身份,旁人说不出什么来,

可是换做家中子侄出面,那就难以服众了。

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事根本不能停下,实在不行,只能让弘康出面了。

他是世子,这个身份绝对拿得出手。

可是,让弘康出面,他的叔祖父和姑奶奶能够对他施加的影响,可就不比他这个外公差了,甚至更多。

而且,弘康那孩子,他有那个能力吗?

“哎!”李太公想到这里,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

王妃紧张地道:“阿爹,怎么样了?”

李太公摆了摆手,忧心忡忡地道:“我不碍事,弘康呢?叫他过来。”

王妃转身看了一眼,见完颜弘康不在房中,便叫人去喊他进来。

可还没等王妃张口,就听院中传来一声咆哮:“人马集结完毕了?跟我走!

老子要杀上三秃子山,把纥石烈莫尔根那狗日的砍成三秃子!”

李太公大吃一惊,急忙道:“快!快把他叫回来!千万不要让他胡闹!”

王妃忙道:“阿爹你别动,女儿去喊他回来!”

王妃急急走出房间,片刻之后,就听王妃怒斥的声音从院中传来:

“混账东西,谁让你集结兵马的?赶紧给我进去,你外公要见你。”

房中,李鸣鹤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个外孙是挑不起这副担子的,跟那帮老狐狸斗,只会喊打喊杀怎么成。

实在不行的话,只能叫李佑出面主持大局了。

可是,我作为驴蹄的岳父,帮他主持大局,倒还勉勉强强。

我若是让李佑出面,只怕那个性情孤僻的完颜姑奶奶不会答应吧?

女真人习俗里面,只要是不曾出嫁的女子,在家族里就和男丁一样,是有同样的话语权的。

这位完颜家的老妇人一辈子不曾嫁人,因此在家族里的地位,就相当于完颜弘康的叔伯祖。

完颜弘康的那位远房叔祖不管是关系的远近还是个人能力都不足为惧。

但是这位姑奶奶可不简单。

杨沅站在一旁,看到如今这般情形,不禁轻轻皱了皱眉。

他可是押注在李鸣鹤身上的,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李太公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倒下了。

虽然接触时间很短,他也看得出那位小王爷心性尚不成熟,他能挑得起大梁么?

李太公刚刚叹了口气,便听到一声轻微的叹息,抬眼一看,正是杨沅。

两人所虑所思相同,不禁相顾苦笑。

但,李太公“笑着笑着”,苦涩的意味却渐渐褪去,变成了一副惊喜的模样。

看着杨沅和完颜弘康有四五分相似的容颜,而且特显年轻的气质,李太公心中忽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弘康那孩子离开会宁府时还是个半大小子,他爹从不曾带他去上京城交游过各方权贵。

所以,没有哪方孛堇认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