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风雨天下(第2/3页)
而以当下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派出两千兵马,不是完颜宴的极限,却已经是谭九和杜明唐的极限。
而且这两千兵马,还只能沿着大道而行。
因为只有在这大道经过的地方,才能找到足以供应他们两千兵马物资的城镇。
如此一来,他们能够搜索的范围也极其有限。
而且两千人行进的动静已经太大了,前路纵然真有某个部落的人,也早闻声远遁了,他们能撞上才怪。
所以,他只能一路赶往圣山,在那里再寻找机会。
……
欢喜岭上,越王府参加都渤极烈大会的人也出发了。
完颜弘康(杨沅饰)、李寻风(完颜弘康饰)、上官骆、李佑,再加上乌古论盈歌、阿蛮,以及九十三名骑士,一共九十九人。
带太多人,反而会因为补给等问题给他们的行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经过反复研究,他们才把人数控制在了一百人以内。
不过,这九十三名随从,都是从越王府部曲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他们个个骑射高明,而且有家眷住在欢喜镇上,是既忠诚可靠,又悍勇能战之辈。
“小龙出水嫌洞窄,大鹏展翅恨山低!小王爷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啊!”
镇上,一群半大孩子朝着杨沅一行人挥手大叫。
杨沅骑在马上,闻言大乐。
他用马鞭指着那些孩子,扭头对上官骆道:“这些孩子,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编的吉利话,还挺押韵的哈!”
杨沅举起马鞭,笑吟吟地向孩子们挥挥手。
然后,他就发现那帮孩子旁边,还有一帮大姑娘小媳妇。
那些女人望着他们,正在捂着嘴窃笑。
这不对劲儿……
杨沅想了想,脸就黑了下来。
呸!把孩子都教坏了!
虽然他们早晚都得教坏。
太不像话了!
……
欢喜岭上,佛拉娜打起了小包袱。
婆子和大姐有些不舍。
婆子道:“佛拉娜,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你就留在这欢喜岭多好。”
佛拉娜道:“我姨住在上京城,我去那儿投奔她。
在这里……,李老爷心善,收留了奴家,可奴家这张脸……”
她摸了摸蒙起的脸面,轻轻摇了摇头。
大姐道:“方才李老爷出发的时候,你怎么不跟他说呀。
这要等他回来,可别再以为是我们赶走了你。”
佛拉娜道:“李老爷是看我可怜,才收留了我。我并不是李老爷买回来的家奴,走了也没什么。
方才我不跟他说,是因为……承受李老爷大恩,却无以为报,奴也怕李老爷以为我不识好歹……”
她又用指尖轻轻摸了摸面巾下的脸庞,幽幽一叹,便背起包袱,往门外走去。
婆子和大姐摇了摇头,站住了没动。
适当的善意,她们可以施舍。
再多,她们也爱莫能助了。
佛拉娜走出了欢喜镇,就变回了上官明月。
她之所以最终选择去圣山,是因为李佑在家里向杨玄策、余奉先交接事务、安排防务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
“圣山之行,恐怕不会太平。诸多部落首领齐聚圣山,这可都是完颜亮的反贼。
东京的完颜雍、上京的完颜宴,不会坐视大会顺利举行的,所以我……”
“完颜雍”三字,一下子打动了她。
她最爱的人在那里,她最恨的人也在那里。
欢喜岭上的一群土鸡瓦狗,在她心里顿时没了位置。
她现在已然不是凭着理智在做事。
曾经极其理智的她,现在完全是被她的爱恨情仇推动着。
而这,已经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了。
……
东京路,婆娑府,白山。
此处位于长白山腹地。
鸭绿江、松花江穿流而过,林木葱郁,素有长白林海之称。
渤海国时建造的灵光塔下,赖观复坐在火堆旁,亲手烤着一条羊腿。
一共三堆篝火,每堆篝火旁围了二十多人。
傍晚时从经过的一户人家半抢半买地低价弄来的三只羊,并不够这么多人分的。
不过,他们自己带的还有干粮。
用山泉水煮点野菜,野菜炖羊肉,再加自己捎的大饼干馕……
啃着羊肉,吃着大饼,再喝一碗热乎乎的野菜肉汤,倒也惬意快活。
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带了酒囊,但是不敢多喝。
倒不是怕喝醉,而是怕路上喝没了,前路就要难熬了。
孛堇赖观复笑吟吟地看着几个划拳斗酒的亲信部下大呼小叫的。
他把羊腿拿到面前,用小刀削下烤熟的部分,再把羊腿重新放到架子上。
然后,他一块块地切着羊肉,蘸着碟子里的盐巴,大口咀嚼着。
赖观复是渤海人,他的部落不算大,却也不算小。
不过,以他的实力想竞争渤极烈是很困难的,可他还是来了。
自己竞争不上,但是找一条大腿抱总可以的吧?
他的部落在辽东。
完颜亮登基以后,改革是从南到北开始的。
辽东的很多中小部落,原来的孛堇现在都已沦落成了氏族大姓的地位。
他们对自己原本的部落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可是征兵、缴税等关键权利都被收缴了。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赖观复的部落也逃脱不了这样的结局。
所以,眼见完颜驴蹄成功抵挡住了朝廷的大军,完颜大睿在辽东也打得有声有色。
辽阳的完颜雍虽然口号喊的震天响,却基本没有什么动作时,赖观复的心思就活泛起来。
他想保住赖氏家族对部落永远的控制,他就得加入反抗完颜亮的盟军。
加入其中,成功之日的回报才够大。
风险固然有,可是狼行千里吃肉,又怎么可能不经历浴血厮杀?
他还不到三十岁,他有一搏的本钱。
突然,一支冷箭袭来。
坐在赖观复旁边的一个侍卫,猝不及防胸口中箭,惨叫一声,仰面便倒。
随着他的一声惨叫,赖观复的目光顿时变得刀锋一般凌厉。
他一个懒驴打滚,就地滚开了去。
又是一枝冷箭,从他原本坐立的位置射入了茫茫夜色。
赖观复的侍卫们迅速反应过来,纷纷闪避着寻找掩体。
矢如飞虹,在夜色中几乎辨识不清。
早已悄然袭杀了外围警哨,并向他们围拢过来的箭手们并不急着现身,他们毫不吝啬地发射着利箭。
隐隐的箭啸声中,一个个来不及找到掩体的随从,倒毙在火堆旁边。
随着幸存的人找到掩体,暴风骤雨般的箭矢袭击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