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元旦前的三个任务(第2/3页)
因为短短时间下来,完颜大睿已经拥兵十二万!
不过真正具备较强战斗力的,却只有三支人马。
一支人马是由原赵王府部曲为班底组建的军队,现在由他的二弟完颜大智指挥,这支兵马现有精兵一万人。
第二支队伍是由孔彦舟统率的人马。孔彦周曾经受到完颜大睿智的控制和分化,可现在也依旧壮大到了六千人的队伍。
第三支队伍则是由他的爱将陆天飞(肥天禄)所统率的队伍了。
这支人马不算太多,只有一千四百人。
但,这一千四百人全部是陆天飞自己挑选、自己训练的。
这一千四百人,被完颜大睿视作他的陷阵营。
三国时高顺的陷阵营也不过七百人,人数虽然不多,有时候却足以改变一场战斗的局面,
完颜大睿对这支人马期许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而今天,完颜大睿把他的全部精锐都带上了,包括陆天飞的这一千四百人。
这一万七千余的精兵,都是靠战场杀戮换来的。
每一个精锐老兵,都是用许多条人命磨出来的,是光靠钱堆不出来的。
完颜大睿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了。
因为他急啊。
他现在和完颜驴蹄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离开山东之初,他可是稳压驴蹄一头的。
结果,完颜驴蹄借老丈人之助,说降了曷速馆路统军渤海人姜骅洲,直接得到了数万大金边军。
然后,他就去驻守大定府,与完颜亮的平叛大军交战。
在这种激烈的战斗中,损伤固然重大,但是完颜驴蹄同时也在不断招兵买马。
他的人马在这种残酷的战斗中不断磨砺,迅速得以成长。
而且由于他守住了大定府,这使他名声大噪。
现在完颜大睿不管是从实力上还是从名气上,都被完颜驴蹄反压了一头。
这一次,完颜大睿拿出全部精锐,趁赵一甲领兵于外,九连城内部空虚,要把这处堡垒坚决拿下。
如此一来,他不仅将获得这处军屯之地海量的物资,而且把大量受降的士兵充入他的队伍。
这些士兵可不是那些刚招募来的农民所能比拟的,可以很快就形成战斗力。
为此,在得到陆天飞(肥天禄)探来的消息之后,完颜大睿就让军师于吉光和二弟完颜大智镇守后方,他则亲自领着孔彦舟和陆天飞奇袭九连城去了。
秀岩距九连城不过两百多里地,骑兵急行,却也不算如何遥远。
他此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
部落联盟制有它落后的地方,但也有它优越的地方。
其实,任何一种制度,在出现并且能够得以贯彻很长时间的话,那都是当时的人们在各种尝试之中,得出的最适合当时主客观条件的最优选择。
如果把后世的制度生搬硬套到那个时代,只会摔的更惨。
以现在上京地区众女真部落来说,如果采取封建帝国那种官员体制、军队体制,就算所有部落都完全赞同,杨沅想梳理清楚行政和军队体制,最终达成统一指挥并形成战斗力,至少也需要数年时间。
但部落联盟制的特点,使得他从众部落首领在圣山盟誓,尊奉越王完颜驴蹄为联盟长,并且由谙班渤极烈“完颜弘康”暂行其职务开始,就能有效调动各支力量了。
他不需要考虑各支人马的给养、武器、军饷、建制、军官们的奖惩与调动。
他只需要制定好统一的行动计划,并且告诉这些孛堇。
只要他不是以不公平的方式坑害某个部落的利益,众部落就会一体遵从。
若有背誓不从者就是公敌。
所以,圣山大会的当天,“完颜弘康”就对接下来的统一行动进行了安排。
冒充赖观复的乌古论元义之所以不知道他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倒不是因为杨沅发现了什么,而是赖观复的部落本来也不算大,又属于辽东地区。
所以在杨沅目前阶段的计划中,他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因此为了避免行动计划提前被敌方侦察到,就被排除在外了。
杨沅率领本部人马,和真珠大王、龙泉古城、蒲察野、纥石烈吹鼎、纳懒不哈、乌吉赫、徒单、颜盏、乌延诸部落下山北返的时候,就遇到了来自上京的两千精骑的阻击。
那是完颜晏派出的谭九和杜明唐,他们赶到圣山附近了。
杨沅此时率领着十多个部落,每个部落此番赴圣山之会,平均带了两百多人,总兵力在谭九和杜明唐之上。
而且,随各部落孛堇赴会的人,都是该部落的精锐。
因此这支成分复杂的武装,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士气,都在来自上京的这支骑兵之上。
双方在秋高气爽的荒原上大战了一场。
近五千名骑士好一番厮杀,谭九和杜明唐渐渐不支,最终引发溃败。
追兵骑的都是各部落精选的良马,速度普遍要比完颜晏的这支骑兵队伍更快。
因此,谭九和杜明唐在双方骑兵正面交锋的过程中,只不过折损了不到两百人,却在被追杀过程中,损失了四百多人。
而在这场骑兵大决战中,各个部落的损失一共不到三百人。
这是一场大捷,顿时助长了各部落的军心士气,也抬高了欢喜岭越王府的声望。
当他们离开这片被践踏成泥的战场之后,就有当地的百姓闻讯跑来,从凌乱的战场上扒走死尸的衣衫,捡走野草丛中的箭矢。
随后,一个双方五万大军在此会战,盟军大胜完颜晏,斩敌过万的消息就此传开了。
很多年后,随着更多资料的解密,人们才知道当初领导盟军在这里大败完颜晏的,竟然不是当时大金国的越王府世子完颜弘康,而是他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于是,关于这场战役的传说,又变了样子:
皇帝陛下当时深入敌后,分化金国。他以“完颜弘康”的身份参加了圣山大会,凭着他的无上风采和大智慧,被公推为联盟长。
陛下率领三百名骑兵返回欢喜岭的途中,遭遇完颜晏五万大军的阻截。陛下处变不惊,以三百勇士大败五万敌军……
负责修史的大学士谭悠优感觉这个说法未免荒唐。
治史严谨的谭大学士先是走访了当地百姓,百姓们都信誓旦旦地说,三百勇士大败五万敌军的说法是荒诞的,非常不准确。
事实是陛下以三百勇士,击败了完颜晏的百万大军。
谭大学士觉得百姓们更靠不住,于是又向当时追随陛下奋斗于北方,如今已经告老还乡的于吉光,还有仍在任上的宰相上官骆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