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移师建康(第2/2页)

陪都官员之众,俨然一个小朝廷。

这里有好几套官僚系统。

首先是张孝祥的留守司,统管建康地区一切军政大事。

然后是地方行政体系,知府、通判、兵马钤辖等。

接着是总领所,总领淮西财政,负责军队粮饷供应,隶属户部。

之后就是沿江制置使,负责建康防务,也就是主管军事的副留守,如今就是温泫臣了。

建康的驻屯大军、水军及沿江州城戍军统由其节制。

而在其前方,还有淮西驻军,由此构成一前一后,分别依托淮河和长江的两条防线。

此外,做为陪都,这里还有行宫官员。

这行宫官员可不是相当于一个大号的驿丞。

行宫掌握着一部分禁军,而且能够对建康地区的行政和军事进行一定的干预。

所以,行宫留守判官就相当于一个副留守。

因此,建康等于是有一个留守、两个副留守,三者相辅,又相互牵制。

上一次杨沅途经此地,只有张孝祥一人,便衣轻车,前来接迎。

这一次却是建康诸系统官员全体出动。

陪同杨沅来建康的,是率领马军司禁军的辛弃疾。

建康可是虞允文一战留芳千古的地方。

对于玄学这玩意儿,杨沅还是有点含糊的。

所以,他也有考虑过带虞允文过来。

毕竟,这里算是虞允文的福地。

不过,虞允文可是大宋被打的落花流水时挺身而出,制造了一出绝地反击的奇迹的。

如今自己去了建康,淮西方面的战斗,会打到那个份儿上吗?

非得打成那副模样吗?

再者说,吴挺和辛弃疾都是年轻人,都是锋芒毕露的时候。

别看在他面前,这两位年轻的将帅,当世的豪杰,彼此间一副“温良恭俭让”的好学生模样。

杨沅若是离开淮东,这两位只怕未必还能那么“相敬如宾”。

虞允文就不然了,一位性情宽厚的长者,让他和吴挺打配合,想来彼此会更加和睦。

到了杨沅如今这个位置,放眼看天下时,考虑的只是大方向。

具体操作时,对于执行人的能力和性格、执行人之间的关系,才是他考虑的重点。

所以斟酌再三,杨沅还是把辛弃疾这头猛虎带来了江东。

“丞相舟车劳顿,着实辛苦了。”

行宫留守判官王瑞琦做为建康副留守,级别还挺高。

他算是继张孝祥和温泫臣之下的建康三号人物了。

等张孝祥和温泫臣与杨沅见礼说话后,王留守立即迎上前,满面堆笑。

“丞相下榻之处,就安置在建康行宫,还请丞相移驾。”

杨沅听了,眉头便是一跳。

行宫?

那是大臣能随意住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