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关于那位项羽的事情, 项羽既是和项燕放在一块,那说不得就是一家。

而且鉴于嬴政对项梁这个名字有些印象,但是不多, 故而索性就找来了李信和王贲、蒙恬等人。

别人不说了, 李信对项燕家里的情况, 谈不上什么知道的清清楚楚, 那也是刻骨铭心。

这个名字一说出来, 李信就直接把项梁的身份说了出来。

“他是项燕之子。”

“至于那个项羽, 我就不知道了。”李信道。

“听林朝所说,他之神勇, 千古无二。”始皇帝道,“而且,今年才十二。”

此话一出, 众人顿时知道了眼下召他们来是意味着什么。

这位项羽日后的战绩如何, 陛下没说,只说了结论, 但是实际上经历过林朝所言之下, 其实也能够大致猜出来一二。

但是这才十二啊!

这比小兵仙还小啊!

教导兵仙什么情况, 大家都知道!

一点就通, 天纵英才!

教导起来, 那叫一个成就感十足。

但是兵仙已经让王翦占了大头, 眼下王翦既是不在, 一时间场面差点没直接演变成为抢人现场。

不过抢人之前,大家也都知道, 至少得有这么个人,把人找到,势在必行。

而且最好抓紧时间。

远在另一边的, 项梁其实对项羽很头疼。

十二的半大小子,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尤其是父母皆早亡,故而跟着项梁一起过日子。

尤其是项羽还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因为他杀伤力更大。

孩子从小力气就大,打架就没人能够打得过他。

学书,不成。

学剑,还不行。

理论上来说至少后者应该是行的,但是师傅说了,你家孩子这剑用得跟枪似的,要不送孩子去从军吧,或者你找个兵家的,反正我们儒家是不教这个的。

实在不行,据说如今咸阳有个好地方,只要过了考试,国馆里面什么都教,荀子是祭酒,鬼谷子亦是在国馆之中,其更有无数典籍,据说囊括天下之书,浩如烟海,但凡有志之士,几乎都想要往那边去。

甚至那师傅还道,“而且我也要过去了。”

“……”项梁。

且不说作为名将之后,他实在不想去给秦国当官,不过这话项梁不好说出口,只道,“听说入国馆也要考校的吧?”

“嗯,其实进不去国馆的话,也没什么,听说在国馆之内偷偷抄书,然后拿出来卖,可以发家致富。”师傅道,“你看我这本,私乐之经,就是从咸阳国馆传出来的,我买的时候,那价格是真贵啊,不过若是到了咸阳,说是价格不高,实在不行,我自己走一趟,带回来些书,那也不吃亏。”

“……”项梁。

合理中透着离谱,离谱之中又透着几分合理。

“不过说起来,我知道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秦修周史、六国史,欲昭于天下,有不少在咸阳的六国旧人都参与其中。”

此话一出,项梁愣了一下,秦修周史、六国史?

“这个事情,并非公开的,只是都这么传,国馆之内,那众多书架之上,有一柜单独只放了一本书,那就是春秋。”

“据说日后,还会有重典方才此处,故而大家都这么传。”

“他们,为何如此?”

“这个就不知道了,据说是大家都是华夏之人,先人好坏,当示之于人,以免被埋没。”师傅道。

项梁不信。

至于项籍那边,面对当前的局面,也是气极了,他哪里是拿剑当枪使?

不过就是顺手罢了!

等项梁一回来,就发现少年郎在院子里面练枪。

“书不过足以记名而已,剑也不过只能杀一人,不足学,我当学万人敌!”

对此,项梁想起来了之前那师傅所说的话,兵家……

“我教你兵法。”

闻言,项籍眼神一亮,“叔父!”

“我们乃是名将之后,你祖父他更是鼎鼎大名的名将,我们项家,其实也是将门世家。”

“只可惜……”项籍说到这里,终归停顿了一下。

就是,项籍真的学了之后,项籍听着叔父讲解的兵书,项籍最开始感觉还挺不错的,但是伴随着项籍的讲解之后,项籍一时间眉头紧皱。

这对吗?

怎么感觉不太对呢?

至少项籍感觉不太对。

甚至因为想得太多,逐渐学不下去了。

外面还在下雨,雨声哗哗的,让烦心的人多加了些压抑,也让一些人感觉伴随着那雨声之下,多了些静心。

今日项梁也在教项籍兵书,只不过也就是在今日,项籍想了想,站起身来道,“叔父,我先不学这个了。”

“?”项梁。

眼瞧着少年郎一脸坚定的样子,项梁深吸了一口气,只不过这边还未等‘行’这个字说出口,就听见那边项籍道——

“听说国馆挺厉害的。”少年看着家中长辈,“我想去哪边学学。”

“???!!!”项梁。

天杀的!

谁把我家孩子教坏了!!!

是不是那个陈师傅!是不是那个陈师傅?

“不过叔父你放心,你的教诲我不会忘记的!”少年更是道,眼睛里面尽是认真。

你但凡记得,你都不会说这等话!

国馆是秦取仕之物!

那是陷阱!

陷阱!

把六国士人吞进去不吐骨头的陷阱!

别管项梁心下恨不得如同岩浆沸腾了,项梁仍旧试图镇定下来,试图从侧面告诉项羽道,“国馆并非学堂,若非饱学之士,入国馆大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场大考,便是能够换掉许多人。”

闻言,十二岁的少年顿时陷入了沉思。

眼见项籍如此,项梁继续加码道,“我听说那大考,若是没有些主见和谋略,都是进不去的。”

“名义上说是各抒己见,实际上就是助力极少,若是再细致几分,怕是整个国馆都寥寥无几,甚至若是所学不同,能教的都不多,只能去查阅书籍。”

“想要复刻稷下,实际上还是和稷下差别极大。”

“两者怎能相提并论?”

闻声,少年抬起头来看向了长辈。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项梁感觉他眼睛反倒是亮了亮?

可能是错觉吧。

而也就是在此刻,项梁就收到熊心被征辟入咸阳的消息。

“?”项梁。

不是,什么情况?

外面的雷声清晰至极,雨水越下越大,噼里啪啦打在地上。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声音也是极为相似。

不过那边并不是在下雨,而是林朝在放下雨声来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