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叛逆的安喜县咚!大家都来看一看啊……(第2/3页)

只希望殿下真为他说好话 ,至少免于一死。

于清浅愁道:“现在安喜县已成为疫病源头。

里面的人还不服管,四处生乱,不信任朝廷。臣女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除非……】

太子撑着站了起来,撩开帘子,面巾下额头苍白、眼带血丝:“不知娘子有何想法?”

“臣女倒是有个法子。”

她暗戳戳地看向袁刺史。

见状,太子也看向他。

那一刻,袁刺史好似被一公一母两头猛禽盯住,产生一种剧烈的恐慌感。

干什么??? !

……

安喜县。

不似其他三县,这里的城门曾被民间百姓冲垮过,因此各个城门都派了重兵把守。

第一次封城,饥饿、死亡逼反了不少人,人人充满怨气。

虽然都是分散的小帮派,然而一旦汇聚,势力不可小觑。

如今第二次封城,有了灾粮、太子在此、天下来医、神仙降临的宣传,倒是引得不少没受太大影响的人消怨。

但更多人的怨气和不信任难以消除。

太子坐在高高的轿子上,四周皆是帘子,被四名大汉抬着。

离人较远,偶尔传来几声咳嗽。

于清浅骑着他的黑马,在城中晃悠。

不同于其他三县的空旷,这里人满为患,许多人并没有带面巾。

除了可怜的艾草味宣示着朝廷的存在,他们没有受到任何管控。

那些咳嗽的人大摇大摆的在外面游荡,官兵早已无力管控。

闹市中不时传来尖叫。

“快来人啊,当街抢人啦!”

“我的米,我的米……你们这群畜生,那是我全部家当。”粮店老板痛呼。

“呵,就是你们这些黑心商人,存这么多粮食不拿出来,害得我们每天饿着肚子。

兄弟们,全部搬走。”

人群响起一阵欢呼。

粮店老板跳脚:“如今朝廷有赈灾,每日施粥,哪里饿死人。

何况据说仙子能知万事,老朽未敢涨价,哪里黑心?

还敢当众抢我闺女,你就不怕仙子知道!”

抢粮的是个当地帮派,最近才兴起。

为首之人正是帮派老大,背着一根锄头。

想起曾经一闪而过的天幕,和那道快如闪电、不似凡人的女子,不禁有点发怂。

但看了眼小弟们,嗤笑道。

“你说朝廷、仙子?且不说她是否真有这本事,还注意到你个小小粮店老板。

就说所谓仙子、朝廷,都和袁老怪一伙的。”

太子队伍中,被称呼“袁老怪”的袁刺史脸绿了。

那边陆陆续续传来哄笑。

“你这闺女从小享福,也该我们哥几个享享福了哈哈哈……”

“爹!救我……”

围观的百姓们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造孽哦,粮食被抢了,连闺女也被抢。”

“呸,凭什么他这么多粮食,我们合该饿死。

当初第一次封城的时候,到处饿死人他不拿出来,打量我不知道他什么想法呢,等着卖高价!

现在有灾粮了,不卖就卖不出去,据说还有什么仙子监视他们。

不许恶意抬价、买灾粮,这才不得不拿出来。

现在被抢,该!”

“话不能这么说,闺女是无辜的……”

“那又怎么办,这个抢粮的帮派老大我见过,之前只是乞丐。

求到粮店老板这里来,老板扔给他一粒米、让他滚远点。心里有怨呢。”

人们议论纷纷,却没有出头。

于清浅看了看,那里人最多,当即下马。

众人看见天幕,纷纷闭嘴,心里大惊。

那什么仙子怎么跑这来了??

帮派老大也心里一个咯噔,真有仙子来为粮店老板伸冤?

形势比人强,对未知的恐惧溢上心头,他和小弟们连忙跪地:“仙子,我们知错了。”

又看了眼她旁边身着官服的男子,俯下的眼里带着恨意。

都是一群为富不仁、同流合污之人。

粮店老板惊喜:“求仙子为小老儿做主哇!”

于清浅点头:“他没有抬价,把人家闺女和粮食还回去吧。”

“可是!”一名小弟忍不住冒头。

帮派老大猛地抬头:“他没有抬价,可当初他有这么多粮食,一把米就能救条命。

他一点点也不愿拿出来,我们饿死这么多人,他当看不到啊!”

老板怒斥:“这么多人饿死,我这点米哪够,就当初的形式,恐怕拿出一点就要被抢个精光。”

这事于清浅也没法站立场。

往小了说人家的东西凭什么贡献出来,供出来就要被抢;往大了说,这是社会的一种分配不均、不公现象。

所以……

【都怪袁大人。】

于清浅走到一袋米前,招呼他们:“抬回去吧,官府会好好监督,决不允许哄抬物价。

现在正值用粮之际,若再发现囤粮不卖的……”

电视中迅速闪过几处藏得很深的粮仓。

这些商人敢囤粮正是因为藏得深,官府用强也找不到,所以肆无忌惮。

只是在电视中,万物皆可找。

百姓们只见到一幕幕白花花的大米,口水都出来了,只是不知是何处。

【哟,藏得挺深,还有藏在墓穴里的。】

她义正言辞:“若有抢粮的贼人,官府必让他吐出来;

若有恶意屯粮的商家,官府也会让他吐出来。”

她看了眼粮店老板。

老板立马低下头,背脊发抖。刚才其中一处正是他的粮仓。

仙子找得到!

帮派老大和小弟们还有些不服,这可是到手的粮食,还是仇人的。

看了眼于清浅一行人。

这仙子虽然看起来厉害,但只有七人,他们可来了三十个,而且遛街串巷,官府都抓不住。

胆子渐大……

帮派老大缓缓抬头:“仙子可知我们是什么帮,有多少人?”

于清浅摸了几袋米,疑惑道:“什么帮?”

一名小弟挺胸替嘴:“我们帮乃锄头帮,已收复七七八十一人,是附近五个帮中最大的帮派!”

于清浅呆住:“……什么帮?”

小弟骄傲喊出:“锄头帮!”

帮派老大面带矜持。

于清浅:“……”

她看向帮派老大肩上的锄头,本以为此人特立独行,此时她难得陷入沉默。

连一旁的袁刺史也沉默了。

【锄,头,帮。】

帮派老大跪着的一只脚悄悄伸出,有要站起之态。

其余人见状,纷纷对了个眼神。

他们只有七人,我们人多,日后翻城门逃跑。

好,抢!

突然,只见于清浅右手摸到五袋米的边角,竟直接将它们提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