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老板的事你少管(第2/3页)

林朝阳也不说目的地,小孙只能这么一路开着,时不时的还要关注一下油表,早知道要跑这么远的路,今早他应该去加点油的。

傍晚,车子最终熄在了西山脚下。

「老板,没油了。」小孙扭头说。

中途他跟林朝阳说了两回要去加油,都被林朝阳无视了,因而说这话时,小孙难免带了点怨念。

「下车走走吧。」

林朝阳走在前,小孙、小朱落在后面,嘀嘀咕咕。

「你说老板咋了?」

「你没听他说嘛,书写完了。」

「书写完了就这么作?」

「作家嘛,能跟咱们这些大老粗一样?」

两人说着话,就见林朝阳停在了一株老树前,这老树树干粗有尺许,本来盛夏正是枝繁叶茂的时候。

可老树的枝头却是光秃秃的,树皮完全抽去了水分,干涸的如同大旱之年的土地,显然死了不知道多久了。

林朝阳静静的伫立在树前许久,转头问小孙,「带打火机了?」

小孙摸兜,掏出打火机递给他。

然后两人就见着林朝阳靠近树干,摁着了打火机,将窜着的火苗对准干涸翘起的树皮「矣—」

小孙刚想劝阻,却被小朱拦住了。

「老板的事你少管。」

「我怕着大了!」

「大不了,周围也没什么能着的,老板这是发泄呢。」

经历了一整个夏天的暴晒,老树变成了干柴,不需要烈火,只要一点火星子就能着。

傍晚西山吹下的凉风助长了火势,老树的枝干在火中发出里啪啦声,燃尽了最后的自我。

林朝阳站在离树不远的地方,炙热的温度烤着他的脸。

他也不知道自已怎么会兴起放火烧树这样荒唐的想法,但在火光照亮他眼睛的那一刻,他感觉到了一种释放。

随着老树在烈火中燃尽,只剩下暗红的火星忽明忽暗。

林朝阳叼着烟,弯下腰,斜着脸,贴近树干用那火星点着了烟。

那姿态,那气场,说不出的霸气侧漏。

正当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暴喝。

「干嘛呢?」

林朝阳被吓得烟头一抖。

扭头便瞧见一个带着红袖标的护林员正朝几人狂奔而来,一边跑还一边对着手里的对讲机在喊着什么。

小朱建议道:「老板,咱们走吧。」

林朝阳纳谏如流,正打算行动,只听小朱幽幽说道:「往哪走?有油吗?」

脚步夏然停下。

护林员离得更近了,小朱把林朝阳护在身后,「老板,你先跑,我们对付他。」

林朝阳没好气的说道:「跑个屁!」

半个小时后,燕京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西山派出所热闹了起来。

听说大作家林朝阳跑到西山放火烧山,所里的民警都跑过来看西洋镜。

审问过后,挨了一番批评教育,林朝阳低头认错,再也没有刚才低头点烟时的嚣张。

一出派出所,他就看见杜峰正倚在劳斯劳斯车头前。

见到林朝阳,他立刻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还未说话,就听林朝阳问道:「你怎么跑这来了?」

「我不来,你以为你能这么容易出来啊?他们分局局长是我战友。

你这么个大名人‘纵火」,派出所哪敢造次,直接请示了分局。」

说完这些,杜峰忍不住又调侃了林朝阳几句。

「老板,车得加点油。」

两人说话的时候,小孙凑上来说。

刚才几人被扭送到派出所来,车子是后来的,是护林员给弄了两升汽油给慢腾腾开到派出所院里的。

就那么点油,可不够奔驰跑回西城的。

林朝阳一拍劳儿,「借点儿油!」

等上了车,杜峰才问道:「我前天才回燕京,听说我大外甥考上燕大了?」

「嗯。」

一周多之前,冬冬刚刚收到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高考分数比录取分数线高11

分,报的是燕大哲学系。

报哲学系倒不是他对哲学感兴趣,纯粹是估分比较接近。

对他而言,燕大是目标,学什么反而不重要。

「这可是个值得庆祝的事,你说我送点什么礼物好?」

「送东西行,别送太贵的。」

一路说着话,车子驶回了小六部口胡同口。

「进屋坐坐?」

杜峰着林朝阳的神色,「坐?还是不坐?」

「你问我?」

「算了,还是不坐了。」杜峰识趣的说。

待他走后,林朝阳往胡同里走去,快到院门口的时候,他停住脚步,跟在身后的小孙和小朱也停了下来。

「等会儿—」林朝阳说。

「今天出门,是陪您到西山森林公园散心。」小朱抢着说道。

林朝阳欣慰的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当先走进了院。

「今天怎么有空出门了?」

打完了国际长途的陶玉书,注意到林朝阳回来,这一个月因为书即将收尾了,他埋头写作,全情投入,鲜少出门。

林朝阳走过来,握住了她的手,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说:「写完了!」

闻言,陶玉书面露惊喜,反手拉住他的手腕,「真的?」

她的惊喜发自内心,从97年入冬动笔起算,为了《天朝》这部新书,丈夫历时三个寒暑,可以称得上是苦心孤谐、呕心沥血。

如今《天朝》终于创作完成,她怎能感到高兴、激动呢?

「1点多写完的,那会儿情绪好像一下子缓不过劲来,在沙发上坐了好长时间,感觉身体和精神都被掏空了一样,陷入了巨大的空虚。

我就带着小孙、小朱到外面散了散心,去了趟西山———

林朝阳给陶玉书讲述他写完书后的心境,当然,隐去了「纵火未遂」的事。

「连着三年时间,辛苦你了。」

陶玉书心疼的搂住林朝阳,用手指抚摸他的鬓角和脸颊,「都有白头发了。」

夫妻俩说了几句贴心的话,林朝阳又想起了什么,拨通了电话。

马上就是九月份了,按照正常的进度,《天朝》第六卷的稿子早就应该交稿,但林朝阳还是低谷了《天朝》这样一部数百万字长篇巨著要收尾的难度。

迟迟收不到稿子,《收获》方面也很着急。

不过他们也理解林朝阳,《天朝》前五卷的字数达到了惊人的215万字,放眼中国百年文学史,这是从未有人完成的壮举。

《天朝》的「壮举」不仅在庞大的字数,更在于它「铸就新《唐史》」的雄心。

以一部小说书写王朝更替,历史沧桑,也许有许多作家都曾有过这样的幻想,但真正能够付诸行动,并真正令世人信服的,仅有林朝阳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