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84章

被那只由绝对黑暗构成的巨手攫住之际, 沈琅只觉得自己像被丢入一片沸腾的沥青沼泽。

黏稠、炽热、充满撕扯感的力道从四面八方碾压而来,试图将他的意识与**一起撕碎,再重新揉合、重构成一个适配这片混沌虚空的新形体。

与坠入万相熔炉时那种概念性的炙热不同, 这里的感受更为直接粗暴。

万相之门本身, 并非平稳的通道,更像是一个不断坍缩与膨胀的宇宙创伤,连接着无数维度残片的巨大裂口。

沈琅本能地回首, 目光穿透扭曲的时空,投向那片属于“现在”的苍梧山界域。

就在那一瞬, 他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一丝极细微又尖锐不协调感。

——那是什么?

念头尚未成形,那异常感已如水中断月般消失。还未及他细辨, 黑暗巨手骤然收紧,将他彻底拽入那虚无的核心!

刹那间,周遭的一切光影、声音与喧嚣全数剥离, 整个感官世界坍缩为一个近乎绝对的——

空无。

然而,在这片“空无”之中,却又充斥着某种……存在。

无从计数、混乱无序、碎裂的信息洪流。

这些信息并非人类感官能接受到的画面或能量,而是概念的原浆, 如宇宙大爆炸瞬间爆发散落的星屑, 以超乎感知的速度与密度, 在他周边奔涌、碰撞、湮灭、重组。

法则的胚胎、逻辑的断片、尚未定义的规则、处于混沌态的因果……所有构成世界的底层代码, 胡乱堆砌, 不可解读,没有秩序。

这里就像一个刚被格式化,又填满了无数破损文件与冗余代码的根源数据库。

“……世界的基石?”

沈琅的意识在这失序的信息海中浮浮沉沉,终于窥见了其本质。

「万相」,是所有存在形态的原初素材, 是所有存在的混沌根基。

它没有意志,没有意图,如一座无人看管的工具库,杂陈着数以亿计、用法未明、指令残缺的零件与模块。

而当外界的观察者,比方说,试图理解运用它的修士触及这片混沌时,那无序代码就会被唤醒、调取、组合。

观察者从无序中寻找意义,人类的认知便如同编译程序,将混杂的碎片读取,强行赋予其功能与逻辑。

于是,一团毫无意义的代码,被解码成了一道术法、一条规则、一种力量。

这,便是「显相」。

宇宙第一道规则的火花,不来自它本身,而来自观察者的提问。

当人类对宇宙发出第一声疑问,第一缕「显相」便应运而生。

有了观察者本身,无穷的可能性才被锚定、坍缩。

原初混沌才呈现出符合观察者理解范畴的形态。

然而,无论表象如何变化,被赋予何等意义,其内核依旧是混乱代码的随机拼凑。

就像用一堆破铜烂铁勉强焊接成的锤子,姑且尚能敲定钉子,可内核依然是矛盾、不稳定的,极易出错。

这便是「万相」显化之力常常带有污染性的原因。越是试图深入,越接近其无序的本质,便越容易被混沌同化、侵蚀。

“……原来如此。”

那么,“源”呢?

沈琅的意识在无尽混沌中微微荡漾,泛起涟漪。

他自称是「万相」的化身,是为使凡人能理解而投射出的「显相」。现在看来,这一说法也许不尽准确,却已触及深层的本质。

沈琅如今所身处的这片混沌信息之海,才是真正的「万相」本体。而“源”,更像是从这无序的数据洪流中,被选择整合出来的结果。

一个相对稳定且具运行效率的系统核心,就像从杂乱原始代码中挑选修复又重组后的操作系统。

这边解释了,为何“源”身为世界本源的象征,却偏偏流露出如此鲜明的人性。

嫉妒、贪婪、愤怒……因为它原本就是为了适应「显相」世界的认知逻辑被编译出来,难免沾染人类视角下的那些最原始的本能驱动力——情感。

沈琅的思绪在此刻出奇地清晰。

置身于这纯粹的“无”之中,他的精神感知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能以一种冷静抽离的视角解剖这层层剥离的现实架构。

沿着这条思路推演下去——

如果“源”是单个世界本源的「显相」,是名为“万相”的服务器上运行的自治系统……

那么,另一个更加浩瀚无边的存在,便不可避免地浮现于沈琅脑海。

——那横跨无尽位面、统御无数现实的主神,与其背后的轮回空间。

主神,会否也是一种形态更复,更高阶的「显相」?

一个跨越多重维度、搭载复杂算法与指令集、连接无数下级服务器的超级信息架构?

这宏伟构架的底层逻辑基石,会否也源自一片更为浩瀚、更本质的混沌代码之海?

如果将「万相」看作未经编排分类的素材库,那么主神系统就是一个被精心设计、具备明确运行目的、流程封闭的大型控制程序集。

它的核心代码是什么?生存?进化?筛选特定的变量?亦或是……生命形态转化?

再联想起上个位面中的黎源……他几乎可以肯定,黎源正是主神系统在该副本中的本地管理员账号。

黎源的言行方式、对规则的恪守、对人性的漠视的压抑……无不折射出主神空间那庞大体系的本质。

——绝对功利,彻底理性,视亿万生灵为数据流的超然冷漠。

可,如果主神真的如此绝对理性、视规则秩序为最高准则……

为何对自己,屡次三番,显露出明显超出常规运作逻辑的关注?甚至是干预?

沈琅的意识不由自主地向更深处探去,触及那片连他自己都不愿过多凝视的深渊。

精神层面泛起一种类似寒意的空洞感,像是身处不存在的冷风中,咽喉隐隐发涩。

尽管他不愿承认,但多个世界的经历都清晰证明,他确实多次被某种至高存在所注视。

每当他濒临抉择,亦或出现变量,那注视便如影随形。

不怀善意,也不带恶意。

只是在看。

沈琅曾试图忽略这种“视线”,但它总在那里——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他只觉得自己像是蛛网中央的猎物,被一个看不见的织网者细细审视,反复掂量。这种感觉令他极度不自在。

如果主神真如他所推测,是由高阶混沌代码显化出的运行系统,那么祂的底层逻辑,理论上是可以读取的。

也就是说,这个系统有其编程原则,就必然有可追溯、可模拟、可突破的结构机制!

再怎么精密严禁的超级构架,都是由无数逻辑运算构成,而任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