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94章 双更合一

其中一瓶递给宋明瑜, 另一瓶塞到了陈冬青手里,又把买回来的糕点分了分。

“正好要买,一人一瓶,有桃酥和云片糕, 我尝了一下味道都不错, 就一样称了一些回来。”

“你怎么去了那么久?”宋明瑜接过来喝了一口, “别是为了找这个豆奶吧?谢啦。”

热豆奶不好买,这年头又没有什么保持热度的设备, 基本上都是靠把饮料瓶子放在热水里泡着, 时间久了就得换水。

很多地方的小卖部都不肯卖。

“没有,碰见认识的人,多说了几句——而且和我说什么谢, 今天本来就是我约你出来的。”

只是可惜了, 好不容易和明瑜一起吃饭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不过他有的是时间, 就像他和宋明瑜说的那样,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待在南城。

徐徐图之,这一点耐心盛凌冬还是有的。

他瞥见那个空位, 也没坐下, 在宋明瑜旁边闲散地站着, 看她慢慢捻一块云片糕吃进嘴里,幸福地眯起眼,他问。

“小陈妈妈的情况怎么样?”

这句话虽然问的是陈冬青, 宋明瑜还是主动和盛凌冬说了一下情况。

“没什么事就好。”

盛凌冬对陈冬青和颜悦色。

“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可以跟我说,如果我不在码头,你也可以去找一个留板寸, 眼角有一道长疤的,叫严鸿飞,他也能帮你。”

“对了,这个还没和你说,他以后就跟着我了。”

宋明瑜笑眯眯地说道,“不好意思啦盛老板,以后码头火锅吃不到了,想吃只能来‘明瑜’咯!”

她把自己招陈冬青进“明瑜”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盛凌冬点了点头,听到陈冬青成为宋明瑜员工的事情,他倒是表情很淡定。

“你这是走哪儿都不忘发展‘明瑜’啊。”

他其实猜到了,宋明瑜不会坐视不管。

在码头的时候,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陈冬青身上。

后来来了医院,也频频盯着这个少年发呆。

去吃饭的路上两人聊了不少关于码头火锅的话题,宋明瑜从来没去过,看陈冬青的反应,两个人也不像是之前认识。

盛凌冬隐约感觉宋明瑜是心里有事,这件事还和陈冬青多少有点关系。

但她不说,他也不打算主动追问,反而是体贴地给她让出了空间,所以他才主动提出去买东西。

他想过宋明瑜会帮陈冬青,但是没想到她最终的决定是把对方招进“明瑜”。

的确,这样做是最妥善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何况陈冬青一个少年人,就算宋明瑜给得起钱,他拿着也烫手。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人抢走。

放到“明瑜”来,以现在“明瑜”的培训制度,加上宋明瑜本身对他就很重视,以后陈冬青的前途不会差。

宋明瑜煞有介事地点点头:“是啊,人才可遇不可求——对了,我打算趁这个机会,去把大十字路口那家店盘下来。”

她说的那家店,就是之前肖春生拿来和明瑜酸辣粉打擂台的那家实惠酸辣粉所在的店铺。

漫长时间过去,它一直挂着出租的门牌,只可惜无人问津,宋明瑜无意间听食客们说,那边的租金已经降了一倍还多。

但谁也不敢租,谁叫肖春生直接被抓了呢,这做生意的大多数都信点玄学,破财还是其次,坐牢,那简直就算是风水不好了。

尤其是附近还盘踞着“明瑜”这么个庞然大物。

不做餐饮倒也可以,但店里原本就有的餐饮装潢就废掉了。

街道舍不得抹掉那点装潢的钱,再不肯往下跌,做其他生意的个体户又不肯自己再花一笔钱去重新做装修,就这么僵持住了。

别人忌讳的东西,对“明瑜”来说却是恰到好处,实惠酸辣粉是被明瑜酸辣粉正面击溃的,宋明瑜作为赢家一点不怕什么风水问题。

更何况就像他们说的,旁边就是明瑜酸辣粉总店,还有明瑜小饭馆,全是自家人,她有什么好怕的?

盛凌冬很赞同这个决定,劝她早点和街道谈。

“现在是他们求你,等后面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就不好说了。”

宋明瑜觉得也是,正好街道上班,她干脆回去就找上了对方。

听说宋明瑜愿意租大十字那套门面,街道和宋明瑜几乎是一拍即合。

一个巴不得快点把铺子租出去,主要是破一破这街道风水不好的谣言。

一个是有心捡漏,大十字路口又当道,交通便利不说,人来人往的人气儿也旺,做火锅那简直是得天独厚。

两边连磕巴都没打,直接就把合同签了。

街道办还一脸和蔼,明瑜长明瑜短的,亲热得好像宋明瑜和他们是什么亲戚。

在街道办的眼里,宋明瑜是给他们解决了个大麻烦。

宋明瑜也确实捡了漏,这套门面竟然是按照房管所的内部价格租给了她,一个月才三十五块钱!

这什么概念呢,夏娟和小毛她们刚来宋明瑜手底下干活那段日子,没涨薪水的时候,一个月工作也能租这么一套铺子。

赚大了。

这个新店,宋明瑜就打算拿来做火锅。

正好外墙立面什么的都只需要小修一下。

把肖春生山寨得不伦不类的那些地方去一去,换上“明瑜”醒目的招牌就好了。

里头的桌椅板凳更是好解决,能改成火锅桌的就改,不方便改的,那就刷干净,送到酸辣粉总店去。

反正那边总是不愁桌椅板凳多的。

宋明瑜如今财大气粗。

陈冬青还要为码头火锅那几个煤饼子和炉子发愁,“明瑜”早已全线鸟枪换炮,变成了崭新的天然气罐子。

准备开的这家明瑜火锅店,自然也是接的天然气,比点煤炉子方便不知道多少倍,火大火小也好调整得多。

宋明瑜领陈冬青来店里的时候,它还是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到处都还看得出曾经“实惠酸辣粉”的印记。

陈冬青局促地问她,他什么时候开始干活,具体要做什么。

她拿着合同推到他面前:“你什么都不要管,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炒出一份让我点头的火锅底料。”

“什么时候炒好,火锅店什么时候开张,要是一直炒不好,这家店就这样放着吧。”

师父就是这样教她的,做火锅就是要有破釜沉舟的魄力,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就宁肯一开始就别做!

宋明瑜一直是这样做的,不只是火锅,“明瑜”旗下哪一个不是她用十二分的严格,才培养出了南城人人称好的口碑?

否则她早在明瑜小饭馆那时候,就学那些街头炒饭,一锅炒个五六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