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矫情(第2/2页)

萧令先认真地听了,叹道:“诚如此,还需良吏啊!长安是怎么办到的?你们就不要过日子?他就不要发饷?”

徐莹一直在听,此时道:“她就是个财主,家里怎么会缺了钱?”

郑琰道:“我还真没那么多钱贴了一郡的花销。不过是适可而止而已,收个差不多得了。”

萧令先和徐莹连正经的田地都没见过,不过是隔几年做做样子,一个去藉田,一个去亲蚕,下面具体怎么办事,他们完全是陌生的。听了郑琰此论,也算是大开眼界了。萧令先努力记着这些知识,还说:“不是你,别人还不跟我说这些呢。”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在向女人请教有关政务方面的问题。

郑琰口上谦虚,心中腹诽,你才干了皇帝多久啊,还时不时抽个风,底下官油子怎么会跟你推心置腹?

徐莹却是另有想法的,徐少君级别不够,与三个同事一起住掖庭,没事儿不放出来乱走。萧令先正在丧期,自然不会过问这个,也没有什么今天点谁侍寝的事儿。但是,与皇帝的朝会一样,徐莹也要五天见她们一回,如果有什么热闹,也要意思意思地让她们出来放个风。

就是这样的机会,让萧令先与徐少君接触渐多。让我们来看一下萧令先的后宫构成:皇后徐莹,一个能挠花他的脸的彪悍妹子;三位孺人,文化水平不高,只是柔顺而已;剩下一个就是徐少君,此君性情温顺、善解人意,更妙的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追求,还楚楚可人。

徐莹不会事事都顺着萧令先,性格使然,再注意,她是人家大老婆,主母,必须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不可能一味迁就。虽然文化水平也不错,实在也称不上一朵解语花。三位孺人就更不用说了,大字不识,萧令先感叹两句典故,她们十次里有五次理解不了。

一下子就突出了徐少君了,帝后说话,她偶插一言,声音软软糯糯的,道理一条一条的,直说到萧令先的心坎儿上去了。如何不想她?

只因还在丧期,萧令先在这件事情上十分坚持,不好大肆青睐后宫,否则,徐少君不知道要跳上几级了,说不定现在已经揣了个包子,窥伺着东宫、窥伺着昭仁殿了。

徐少君的郑党背景没有人会怀疑,徐莹需要郑琰一个保证。不是她不与杜氏打交道,一来杜氏是块老姜,恐怕不太好相与,二来是郑琰更为年轻,将来的事情,还是她更能做主,郑琰的脑子又很好使,徐莹一点也不想有这样一个敌人。哪怕怀疑郑琰的立场问题,徐莹还是要再努力争取与郑琰的和平对话。徐少君不姓郑,不是吗?她有自己的父母兄弟,不是吗?

郑琰离京了,下次回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徐莹毫不客气地赶萧令先走人:“阿琰来看我,倒让你哆嗦了这么久,给我们留些时间吧。”

萧令先不以为意地起身:“巧了,我前边儿还有事,你们慢慢聊。阿琰若是外面没什么急事,索性多留一会儿。”又让徐莹招待郑琰吃个饭、喝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