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备胎死了(第2/2页)

萧令先也是另有肚肠,他手上缺人是真的。任何一个少年皇帝,最容易产生的感觉就是“尾大不掉”。哪怕大臣没有二心,一心为国家好、为皇帝好,也很难不让皇帝觉得大臣过于跋扈。哪怕是郑靖业,萧令先也会觉得他过于守成。哪怕是秦越,萧令先也会觉得他流于死板。

萧令先默许了梁横的主张,梁横知道,如果他主动荐人,阻力会大得多,是以走了个迂回路线——如果萧正乾看上了肖大郎,要把他带走,别人总不好说太多。萧正乾的风头正盛。

萧令先却提出来,他要先看一看肖大郎,还问:“与我同姓?”

梁横回道:“是小月之肖。”

萧令先皱了皱眉,终究不喜欢,想了一想令肖大郎改姓袁氏:“算作你岳家亲戚吧。”梁横也不在意,肖大郎更不计较此事,皇帝赐姓算是荣耀,寻常人推辞不得。这样改名换姓的事情,上对下,是挺常见的。

肖大郎现在要叫做袁大郎了,生得也是魁梧,被打了一顿军棍,有梁横出力给他养伤,早就恢复如初了。呈现在萧令先面前的就是一个“魁梧壮士”,人长得不够英俊,大块头颇能撑场面。萧令先又不是要选美,只要一个上阵杀敌的人,这副样子就够了。再让他展示几把力气,又舞几回刀枪棍棒,萧令先觉着倒也能拿得出手,只等萧正乾回来了,就跟萧正乾提上一提。

萧正乾是在年前抵京的,回来之后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先是萧令先设宴,只夸奖他的功劳又叙离别之意,并不提什么年后调动。提着是卫王等亲戚为他洗尘庆功,几位大长公主也设宴相邀,勋贵们亦闻风而动。一路转下来,萧正乾以其君子风范、阳光形象、谦和态度折服了许多人。

萧令先对这样的局面甚感欣慰,在萧正乾的激励下,五军平叛的军队终于都取得了胜利,国内出现了和平的局面,萧令先这个年过得非常好。

他开心,别人也开心,郑靖业把李幼嘉给推一上去,妙的是李幼嘉还是他孙子的岳父,虽然小两口到现在还没孩子,郑家却是不纳妾的人家。李幼嘉一是感激,一个愧疚,对郑靖业比以前还要敬上三分。徐梁也终于取得了郑靖业的谅解,郑靖业借着职位的调整,把他推上了工部尚书的位子。世家在这一轮调整中也争得了好几个空缺。池脩之更是高兴,他老师身体好了,他妻子又有身孕,虽然自己不得升官,对他现在的年纪来说,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