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启蒙(第2/2页)

好说歹说,池脩之又问:“岳父和先生知道吗?”

庆林大长公主道:“这还是你先生提出来的,他说,圣人眼看一天大似一天了,不能不读书,由着大臣们商议,还不定商议到何年何月呢。”

“岳父还不知道吗?”

先生正在告诉岳父呢,顾益纯在当天就拜访了郑靖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郑靖业权衡再三,很狡猾地答应了。这是一件好事,郑琰不需要担任何名头,反得实惠。哄孩子这种事儿,女人总比男人在行,男人教不好就容易弄出逆反来。徐莹又不是萧复礼的亲妈,迟早有隙,只要郑琰稍加留意,萧复礼指不定会更亲近郑琰。

每天两个小时,跟皇帝打好关系,划算,很划算。

最后商议的结果就是,郑琰每天在正常工作之后额外花一到两个小时指导萧复礼的功课,教他读书识字,同时讲解一些当天时政要闻。应徐莹的要求,还要讲孝悌。下午的时光萧复礼就自主复习。

老师并不是发了聘书了的,而是在默默无闻中进行的。

此时,朝上还在跟马骏磨牙,公主是不给了的,官方的理由是:先帝新丧,不能办喜事,也不好讨论喜事,且双鹰王已经有老婆了,不带这么糟蹋人家好姑娘的。马骏本就没觉得这件事情能顺利办事,他出力气与鸿胪、礼部相争,为的是最后让一步而提另一个条件,那就是粮盐。要求扩大互市,卖粮给他们。

礼部说,这事儿不是我管的,于是退出。池脩之顶上,死死咬住要“守信”这一条,言明之前签了和约该多少就是多少,而且,马骏是吊唁的使者,不是和谈的使者。如果马骏要胡缠的话,天朝会向双鹰王发出抗议信的。实在谈不拢,咱们也不怕再打一仗。

两边国内都有困难,扯了一回皮,马骏没有讨到好,却认识了不少天朝官员,并且作了评估,也算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一场和亲的闹剧就此落下帷幕。

郑老师的小学课程也开始了。

郑琰是昭仁殿的常客,有需要就会出现,在昭仁殿多呆一会儿一点也不突兀。萧复礼还是个没上学的小孩儿,跟徐莹培养母子感情也很正常。两人就在昭仁殿的次间里摆开了课堂。

徐莹很严肃地道:“朝上大臣们正在给你选太傅,他们慎重,我却是心急的,你已经不小了,该启蒙了。韩国夫人师从名家,系出名门,学问见识都是很好的,你现在先在我这里跟她学着。等大臣们商议出了一个合适的太傅,再跟太傅学习。对韩国夫人要尊敬,像老师一样尊敬。”

萧复礼听说能够读书就很开心,用心地点头,还对郑琰揖了一礼。郑琰连忙扶着他:“这可使不得。”

“你就不要客气啦,我说你使得就使得。”徐莹拿定了主意之后就很有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