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婚期、研究方向(第2/2页)
“姆妈,”伏珊珊忙叫道,“我要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
“跟哥嫂、姐姐、姐夫说。”
伏珊珊一手抱住大嫂、一手挽着二姐,细细说着自己对未来新家的种种设想。
二姐和大嫂互视一眼,忍不住笑了,小丫头就是有福,在家有他们宠着,找对象吧,韩鸿文虽说是贵州山区来的,可人家有一个厉害的师傅,光这一条,便胜过大多沪上高干子弟了。
很快在一家人和亲戚的帮忙下,韩鸿文在军区医院旁边的老公房买了套三室户,70平方米,三个卧室,面积依次递减,最小的房间约7个平方米,阳台为整层住户共用,无客厅,厨房和卫生间独用,只是因为空间紧凑,厨房和卫生间都不大。
一平方米118元,总款8260元,韩鸿文出了一半,另一半伏家出的,户主有解放初的产权凭证,更换房产契证时,写的是韩鸿文和伏珊珊的名字。
邱秋电话里得知后,问韩鸿文还有多少钱?
500元侨汇券是伏大哥帮忙出的,拿回1400元钱,加上稿酬2300和他原来存的450元,是4150元。
买房花去4130元,家里知道他买房并相看中一个姑娘,汇来1000元,是他养父的退伍贴津和这些年攒下的钱,算下来他现在手头有1020块钱和500元侨汇券。
“大哥和姐夫昨天帮我买了些砖头、水泥、白灰,房子里的东西已经清理空了,晚上吃过饭,我们过去修修补补,重新刷两遍白灰,也就成了。回头我和珊珊学你去旧货摊淘些旧家具,添两件电器……”
邱秋惊讶道:“准备结婚了?”
韩鸿文不好意思地扭捏了一下,“伏叔和张阿姨让我问问你,看是10月1日好,还是腊月廿六日?”
邱秋也不懂啊,还有这事不该问他爸妈吗:“你打电话问问你爸?记得啊,褚辰他二姐10月1日结婚,你们要是选了那日,我不一定能到场。”
韩鸿文愣了下:“哦,好。”
“定好日子跟我说一声,我好给你们挑贺礼。”
韩鸿文咧了咧嘴,开玩笑道:“不用送太贵,褚主任买的绸缎被面不错,你拿一条过来就行了。”搬家时他见了,每一条都特别漂亮,沪市大小商场他看了,没找到相同的。
邱秋轻哼:“你可真会要!”褚辰那眼光,挑的可都是提花织锦或手工刺绣的双人被面,一条要价50-80元,布票12—15尺+特供票。
而沪市友谊商店中供外宾、侨眷购买的进口或特制绸缎被面,价格都高到100元以上,外加侨汇券,也没见比他买的好看。
不过也有便宜的,第一百货商店的绸缎柜台价目表,西湖牌真丝织锦被面标价38元,需布票10尺+8张工业券;涤纶缎面,单色无花纹,8-12元,布票3—4尺+工业券……
电话里邱秋说得硬气,挂了电话,还是让林秋芳开车给他和二姐各送去了一条,让他们缝婚被。
韩大爷老两口急着抱孙子,跟亲家商量后,将日子定在了9月28日,黄历中常见的嫁娶吉日。
开学了,开学了。
青丫回茂名路公寓了,翌日一早去锦江俱乐部找王师傅报到学习西点制作。
邱秋将昭昭送进了徐汇区东二小学,距家几百米。
托儿所小区里就有一个,是一位从印尼归国定居的40多岁女性开办的,会印尼语和英语,中文说得比较蹩脚。
邱秋一时有些犹豫,怕航航去了,中文没学好,便先学会了印尼语或英语。
林秋芳笑道:“早教老师、艺术体能老师、语言启蒙老师都是从师专高薪聘请来的,人家的普通话标准着呢。”
邱秋惊讶道:“还有早教老师、艺术体能老师啊?”以前她见的托儿所,照顾孩子的都是保育员,准备餐点、清洗餐具、消毒玩具、看顾幼儿午睡、处理衣物换洗等。最多再配一位懂婴幼儿护理、了解儿童营养需求和卫生保健知识的专业人士。
“对,人家托儿所是照着国外的模式来的。语言启蒙老师,不但教中文,还教英语,并通过儿歌、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
“那去吧。”邱秋抱起航航跟在林秋芳身后朝5号楼走去。
对方直接买下了整个一楼和前面的院子,设了0-1岁的乳儿班、1-2岁的小班、2-3岁的中班和3岁左右的大班。
航航是1978年5月份出生的,算是3岁啦,小家伙要求上大班。
老师测试后发现,他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具备独立学习能力,还能识别简单的数字、字母和汉字。
可以,上大班吧。
一个月20块钱。
邱秋点点儿子的小脑袋笑道:“妈妈的研究生补助一下子去了一小半。”
“等我再长大点,我自己挣钱交学费。”航航板着小脸道。
“哈哈……”邱秋没忍住,笑了。
“妈妈我认真的。”姐姐四岁就跟爸爸去收废品挣钱了,他也能。
“嗯,妈妈相信我们航航一定能挣大钱。”
航航嘴角微微翘了翘。
又交代了几句,邱秋将人送去游乐室,让林秋芳在一旁看着等他适应个几日,便急匆匆骑着自行车去学校。
一个暑假不见,大家好像都有些变化,相互寒暄后,打扫教室、清扫院内落叶/除草、清理实验室卫生等。
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饭,下午开个班会,交上假期作业(要求阅读《温病条辨》读书笔记),领取教材与导师沟通研究方向,大家便散了,晚上在操场放电影《华佗与曹操》。
翌日上午弄了个简短的开学仪式,他们班便开始上课了,中午找辅导员领取研究生暑假补助。
下午,邱秋提交了研究方向,民族医药与地方特色研究。
院内给她专门配了个导师,邱秋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人会是到处寻药找女儿的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