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爱河 水至清,则无鱼(第2/2页)
殷媛瑷是沪城人,殷家更是沪上有名的高门大户,殷媛瑷的父亲是当年有名的餐饮大亨,沪上有近一半的高档餐厅都有殷家的投资和股份。
丛一几岁的时候,殷媛瑷和丛敏兴吵过一个非常凶的架,到了闹离婚的地步,一气之下从丛公馆搬出来离开港岛连夜回了沪城。
当时丛莱丛蓉兄妹俩还太小,殷媛瑷就只带了丛一走,想着就算是离婚,至少丛一的抚养权她是绝不会放弃的。
跟着殷媛瑷,丛一在沪城生活了几年。
开始的时候丛敏兴也赌气,一次沪城都没去过,两地新闻媒体跟疯了一样报道两人婚变,偏偏正主都各过各的,一次也不回应。
后来丛一慢慢懂事起来,和港岛沪城两地跑了一阵,一来是替殷媛瑷看看逐渐长大的弟弟妹妹,二来是从中调和二人的关系。
在搬到沪城两年后,丛敏兴开始日渐频繁往返,夫妻俩的关系开始有所缓和,又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中间丛敏兴砸了不知道多少钱,费了不知多少心思,才终于哄得殷媛瑷回心转意,婚没离,丛一三个又有了恩爱的爸爸妈妈。
自此,丛一在沪城长居三年的生活画上句号。这三年里,她也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小小年纪人精一样地撮合父母。
这些事,丛莱和丛蓉都只是听说,只有她是切身地经历,并且记住了。
她对沪城熟悉得很,自然,圈子里这些人她也都认识。
只不过这一次,她有了新的身份。她与文时以婚礼在即,大家不免会过问几句,凑个热闹客气下。
讲座按时开始,丛一稍微松了口气,结束了迎来送往,开始安心地聆听。
前半场还可以,至少关于行业前沿的分析和看法是有参考价值的,等到后半场的交流环节就开始逐渐水得很。
这种类型的讲座总是各界鱼龙混杂,大多虎头蛇尾。
丛一微微皱了皱眉,掏出手机开始开小差,见一边文时以还专心地听着,存了捣乱的心思,开始给他狂发消息,他一时半会不看手机,她就主动扯了扯他的袖口,在没人注意的时候稍微搞了点小动作。
文时以被她拨弄分神,看了看手机里她的消息无奈地笑了笑。
文时以:再忍忍,还有半小时就结束了。
在他劝说下,丛一还是完整地听完了这个讲座。
讲座结束的酒会,他们干脆地拒绝掉了。
回去的路上,丛一心不在焉地歪在座椅上。
原本以为今天是个能好好聊聊专业的场合,怎么感觉都是一些滥竽充数,狗屁倒灶的琐碎没营养发言。
这可真是大大地配不上她飞机上都在啃资料的用心和准备。
“在想什么?”
“没什么。”
丛一看了看车窗外飞速掠过的车景,心想着还不如在飞机上睡一觉。
“觉得今天的讲座没意思,没含金量,浪费时间?”文时以点破她的心思。
“知道你还问我。”丛一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既然你觉得他们说的不好,那随便聊聊你的看法?”
丛一想了想,欣然接受了文时以的问题。
聊聊就聊聊嘛,她也确实想听听文时以的看法。
“就拿刚刚最后那位发言人说的观点吧,能源市场会面临危机。个人观点,风电一直都有不稳定的问题和缺陷,会导致电网难以直接消纳,但钒电池代替锂电池的使用,绿电制氢这类的技术的广泛推广已经极大程度上弥补了能源本身的缺陷,十年前那些电机还只是纸上蓝图,现在连近海风电都开始盈利了。”
“所以,弃风率逐年提升是大势所趋,因此新能源有的是市场,所以归根到底未来不会是单一技术的胜出,想要抢占先机也好,立足市场也罢,要得打组合拳,挑战是有,但危机实在谈不上,洗牌而已,真不知道他到底在危言耸听些什么。”
丛一全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哪怕她刚刚接触相关领域,但灵感的商业头脑和嗅觉让她很快就能做出基本判断,输出观点,对市场的走向,她有自己的看法。
“是。”文时以认同,“国内外能源市场是非常大的,单一项先进技术便足以衍生和催生很多岗位、产业,与其争论到底哪一项技术能强势占有市场,着急做出判断,不如先静观其变,专精技术的研发。这个领域,远远还不到你死我活的境遇。”
“你这不是看得听明白的嘛,那刚刚还听得那么认真?就结束的时候,我记得你还和那个教授握手来着。”
这下丛一看不明白了。
聊完了专业上的事,就该聊聊除了专业以外的事。
听了她的话,文时以摩梭了一下腕上的表盘,缓缓地开口。
“可刚刚我们说的,毕竟还只是我们的看法而已,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做的判断一定是正确的,百分百不会失误的。”
“我们是以商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刚刚那位发言人是以学术的角度去看待技术,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和概念。参加行业会议也好,讲座也好,并一定是要学到什么,或者拿到一些很有价值的前沿的理论判断,是为了倾听,就只是为了倾听。”
“倾听?”丛一不太理解。
从前在念书以及接手家里生意历练的时候,她从来都是挑自己感兴趣的板,还从来没有考虑过文时以所说的问题。
“是,倾听和了解这个行业这个领域,来自四边八方的声音,再由你自己进行整理和审核。”
“况且,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任何领域,任何行业,水至清则无鱼。”
“丛一,无论做什么生意,眼光要放得长远,也要放得开阔,要能装得下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