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教具T-72(第2/3页)

“光从外表来说,最直观的就是t-72要大一圈。”

“其他方面我感觉不明显,就比如火炮,虽然他们用了125的滑膛炮,但是咱们也正在搞130的,其实还好!”

“话不能这么说,底盘方面我认为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虽然他们是125毫米的滑膛炮,但是对我们而言,依然有学习的价值,关于炮机的结构、炮塔内部的空间利用,甚至是未来我们130大炮的口径缩小问题,我认为还是有足够参考意义的。”

“还有装甲!对!还有装甲!老毛子的轧钢技术,比我们强很多啊!”

“另外还有发动机”

就在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的时候,不远处的这台t-72终于发动了起来,伴随着“隆隆隆”的发动机的轰鸣声,一阵一阵的黑烟被从后面排了出来,一股浓郁的柴油味道传来,然后这台t-72坦克开始缓缓的移动了起来。

“从发动机的声音来听,我猜应该是v型12缸的。”

“确实,和目前我们正在搞的v型16缸的实验机,声音有很大的不同。”

“我认为这个领域可以参考,目前我们的16缸发动机研究进展不太好,主要是曲轴的加工和强度难以保证,扭矩输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没错,但是以咱们目前v8发动机的结构,如果增加到12缸,动力方面会有不小的差距。”

“还有变速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搞的,咱们可以参考参考!”

“嘶,也不知道老毛子的这发动机有多少匹啊?”

当坦克开始移动起来之后,在场的委员们再次忍不住开始议论了起来,而这台t-72坦克也在空地,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开了一圈之后,再次停了下来。

最后,一位带着眼镜的委员目光热切的说道:

“其实最关键的,是车内设备!”

“双稳系统、红外测距设备、夜视仪,这可都是宝贝!”

“目前咱们在这些设备领域,其实才刚刚起步,而国内的水平也就一般,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啊!”

“伱们说,这玩意儿里面有没有弹道计算机和火控计算机?”

此话一出,现场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不少委员的目光都激动了起来,但是下一秒,只见一位从燕京的工作人员摇了摇头说道:

“我们已经检查过了,并没有!”

瞬间,现场响起了一片叹气的声音。

虽然在这些设备领域,联合体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但是因为缺乏国外的产品对比,属于“摸黑前进”的方式,而这也导致了大家普遍存在惴惴不安的心态,因为没有参考的对象!

最后,王烨轻咳了一声,四周逐渐安静了下来,王烨看向一位头发花白但是格外茂密的委员笑着说道:

“吴委员,你是咱们坦克的总项目委员,有协调各项目组的重任。”

“所以我把这台t-72交给你了。”

“由你们负责对其进行测试,然后将其进行拆解,最后把各个不同的模块,分给各个对应的项目组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对照、一方面是参考、当然了最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对抗,世界局势乱糟糟的,我们必须拥有对抗这种坦克的能力!”

“而且我相信,未来t-72坦克,一定会成为我们的产品的头号对手!”

对于王烨的这个说法,在场众人纷纷点头,毕竟关于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冲突,大家都很清楚,现如今印度已经装备了不少来自苏联的t-72坦克,而未来联合体的产品,到了巴基斯坦的手里,肯定会和t-72成为对手的。

“明白!”

最后,伴随着王烨的声音,在场的委员们虽然都上了岁数,但还是中气十足的如此喊道,而王烨则笑了笑说道:

“另外,如果要进行破坏性的实验,记得给我打报告!”

“毕竟短时间内,咱们可就只有这么一台样品。”

对于王烨这个说法,在场的委员们自然没什么意见,坦克的拆解和研究肯定是循序渐进的,但是最终肯定免不了一些破坏性的手段,比如坦克炮塔正面的复合装甲,里面究竟是用的什么复合材料,怎么进行的复合,想要进行研究,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炮塔给切开,否则谁也没办法透视啊!

随后,这台坦克就被开到了车间,然后相关的研究就开始了。

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这台坦克将会被一遍又一遍的拆卸开、装起来、拆卸开、装起来,直到里面的每一个螺丝,都被在场的这些委员们给磨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一丝一毫的问题。

甚至,以王烨对军工系统的了解,燕京那边的那个团队,对这台t-72的研究流程也是如此,只不过最后,他们一定会干这么一件事,那就是把这个坦克,几乎一比一的进行复制,然后想方设法的生产出来一台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

除非其中有某些部件和机构,实在是搞不定!

不过,王烨并不准备这么干,虽然t-72是一台优秀的坦克,但是还没有优秀到让王烨值得去对它进行仿照和复制,毕竟在王烨看来,有这个时间干这个事儿,联合体自己的拖拉机也能生产出来了,而且设计理念更为先进。

总而言之,这台坦克是一个渠道,一个让联合体的科学家们,了解世界“先进水平”的渠道,而不是过去那样,全靠自己的点拨和引导,那样不够直观,同时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参考对象,导致研发进度缓慢,而有了这个参考对象,就会顺利很多。

更不用说,这玩意本质上也是一个教具,可以极大的提高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

在车间里和一群委员们忙活了大半天的时间,直到下午四点多,王烨才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刚倒了点热水,把手上的油污认认真真的洗了洗,坐下来才端起茶缸子,桌子上的电话铃声就响了。

“喂?哪位?我是王烨。”

接起来电话,王烨如此说道,然后就听到梁主任的声音响起:

“王烨,是我,老梁。”

“上面让我给你传个话,就说‘可以’,别的没了。”

“另外问你要不要明天去燕京,后天早上的时候,你的那位朋友萨特勒就要坐飞机离开了,你要不要去送一送?”

听到梁主任这么说,王烨不假思索的笑着说道:

“去!我当然得去送送他。”

随后俩人又闲聊了两句就挂断了电话,而梁主任丝毫没有好奇和询问,究竟什么‘可以’,毕竟他很清楚,既然上面没有告诉自己,那说明这事儿肯定是需要保密的,而这种保密的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