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落空(1) 万安寺,在前朝只是个寂寂……(第2/3页)
看见她有些为难的面色,玉管就体贴的说道:“三姑娘,匣子里还有从府里带来的点心,你要不要用一些。”
“好啊好啊。”沈妙忙不迭的点头。
待玉管将点心取来,摆在她手跟前,她才发现多数都是她爱吃的,不免笑着对沈妩夸道:“还是阿妩驭下有术,你的玉管可比我的夏芝贴心多了。”
听到这话,沈妩还没有说话,玉管就笑道:“三姑娘说这话,得亏是夏芝不在,不然可是要伤心了。”
沈妙来万安寺时,为掩人耳目,两个贴身的丫鬟一个也没带,只带了一个二等的小丫鬟。
这丫头平日只在屋外伺候,没近过主子的身,一时顶上来就有些不知所措。因此沈妙只觉处处不顺心,还好有玉管在她跟前张罗,这才好些。
几人玩笑几句,沈妩忖着时间差不多,就带着金书准备下山。
此时天色已经麻黑,她只带了金书和两个心腹婆子,从侧门出来,一点都没有惊动人声。
山下,罗荆早带了一队人马接应。
等沈妩坐上马车,一行人往安氏的陪嫁庄子而去。今晚她会在庄子上住一晚,若是明日事情顺利,她就会和沈妙一起回府。
晚饭,沈妩在庄子里吃的农家菜,青椒炒鸡蛋,青椒炒腊肉,小炒黄牛肉,虽然黄牛肉的火候有些过,肉炒的有些柴,但好歹是肉菜,比沈妩这两日在万安寺吃的素斋强多了。
吃过了饭,金书早安排人准备好了热水供她沐浴,之后又服侍她擦干头发。等睡下时,已经亥时了。
沈妩已经困的有些睁不开眼,打了个哈欠,睡眼朦胧的躺在卧床上,快睡着时又睁开了,“玉管,我还没喝水呢。”
每回她泡完澡,都会感到口感舌燥,一定要喝一大杯温开水才能睡着。
金书还守在帐子外面没有退下,听到声音,忙上前撩起帐子,又去外间的桌上倒了杯温水,端进来喂给她。
沈妩喝了水躺下,没一会儿就睡沉了。
金书这才松了口气,轻手轻脚的退出来,将茶壶温在火炉上,才在外间的大炕上歇下。却又一时半会儿睡不着。
最近,因着姑娘对她越来越倚重,玉管对她就有些别扭。
原本她想着自己资历浅,与姑娘的情分也不如玉管深,凡事多有忍让。但时日长了,玉管依然对她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她也会觉得不忿。
去被服厂做管事,是玉管自己不愿意,姑娘才让她去的,又不是她抢来的,玉管这副样子反倒显得她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
再者,她如今和玉管都是一样的一等丫鬟,手底下管着一屋子的小丫头,玉管总是这般对她甩脸子,让她威信何在?她没脸是小事,但为姑娘办差办砸了可就是大事了。
今晚之前,她心想着再不能对玉管纵容下去了,但方才的姑娘下意识的举动却又让她生了踌躇。
玉管在姑娘心里的份量比她想的还要重,若是真让玉管丟了面子,只怕姑娘会不高兴。
罢了,再看看吧。姑娘并不是那等偏私之人,玉管做的过分了,姑娘也不会看着她受委屈的。
心下一定,金书才慢慢进了梦乡。
次日,大家都起了个大早。
沈妩洗漱后,正在金书的服侍下吃早饭,罗荆匆匆来报:“姑娘,三皇子到万安寺了。”
这么早?沈妩面露诧异的看了一眼外面天色,心想着三皇子这是天不亮就出发了啊。
她放下手里的筷子,这就是吃好了。
金书忙亲自端了清茶给她漱口,然后又取来毛巾帮她擦手。一应收拾好之后,沈妩才出来外面。
罗荆正恭敬的等候在院中,见了她,立即抱拳请安。
沈妩抬手让他起身,然后吩咐道:“让人去半路等着,若是有沈府的人来,就来通知我。”
“是。”罗荆没有一丝迟疑的领命下去了。
沈妩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意。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罗荆越来越接近她心中的守卫者的形象了。
等再过些日子,其他人也训练出来,这些人组成的有生力量,必将是她手里最大的底牌之一。
罗荆走后,沈妩便在院子里慢慢转悠消食。
就有庄子上的管事来拜见她,沈妩摆摆手没有让进来。
一会儿还有一场硬仗等着她,这会儿实在没有心情与下面的人周旋。
金书出去,与那管事说了几句话,又代沈妩赏了他一个荷包,这才打发人走了。
沈妩等的时间并不久,才半个时辰不到罗荆就回来了,“小的看到府上大少爷和三少爷骑马往万安寺去了。”
沈妩点头,她来万安寺,明面上的理由是为老太太抄经祈福,出发时大夫人的确说过到时让沈诠接她的话。
但赶在这个时辰,三皇子前脚来,他们后脚就到,可不是一句巧合就能解释的。
而且除了沈诠,沈谚也来了,应该是二夫人甄氏猜出了什么,才让儿子跟着的。
沈妩想了想,问罗荆:“守在路上的是谁?”
“是宋朝。”罗荆答道。
沈妩点点头,让金书去准备马车。
上车时她看到跟在身后的罗荆,说道:“派个不起眼的人跟着,你就不必出面了。”
罗荆是她的杀手锏,最好不要出现在沈府的人面前,被他们认出来。
护卫主子,虽要不起眼,却不能没本事。
罗荆听懂了,于是招手叫来一个十七八的小子,说道:“主子,这是魏桉,您别看他瘦瘦小小的,单人战力却排在第三,连王越也打不过他。”
在庄子上训练的人,不算罗荆,两队加起来有十二人,这些人无一不是练家子,战力排到前三可不容易。
沈妩着重看了魏桉一眼,颔首允道:“便就他吧。”
魏桉听着脸上涌现出一股激动之色。等马车开动,他就混在沈家的仆从里,缩肩塌背垂头,没有一点突兀之感。
沈妩在车窗边观察了一会儿,不禁暗暗点头。
安氏的这个陪嫁庄子距离万安寺并不远,抄了近路,沈妩又一路让车夫加快了速度,赶到万安寺时,正好碰上才到没多久,还没来得及进去的沈诠和沈谚。
沈诠把缰绳扔给小厮,转身见了马车,原本还疑惑这是谁家的,就看到沈妩从马车上下来,不禁神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