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秦岚视角的沈三通
11月7日。
一早。
秦岚起床,简单梳洗,领早饭。
幕后人员讨论沈三通炮轰李安,引起了她的好奇。
《南京》拍摄环境很艰苦,昨天没有夜戏,早早睡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秦岚问化妆组的张姐:“说什么呢?”
张姐道:“昨天,沈导弄了个网络图文直播,把《色·戒》全给扒开了,啧啧,也就是沈导。”
旁边器材小哥道:“沈导出来发声,好多业内人连夜删了吹捧《色·戒》的文章。”
秦岚多带了份早饭,去找高圆圆打听消息:“你家那位,昨天炮轰李安。”
高圆圆一脸疑惑:“什么我家那位?”
秦岚知道高圆圆入戏深,别说上网,很少和人说话。
高圆圆饰演的姜淑云,情绪剧烈,有些剧情很崩溃,还要演感情戏。
秦岚解释道:“沈导昨天在洞天网谈到了《色·戒》,一夜之间剧组传开了,绝对是圈内大事,来一块看。”
登上洞天网,很多相关内容。
手机网速有限,她直接找整理好的文字帖。
秦岚倒吸了一口凉气。
高圆圆好奇凑过去,也倒吸一口凉气。
姜文威尼斯秘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外国对李安会怎么做,好莱坞规则。
我们最自由。
对港台的优待。
电影和艺术关系不大和金钱关系更大。
电影不可能无心,感觉到冒犯就是冒犯。
《色·戒》制片方的意图,引导三级,引导国产电影产业。
不要用《色·戒》做手工活。
《色·戒》的教育意义。
沈三通那些什么中立、客观、无国界的声明,秦岚直接跳过。
她阅读理解没问题,凭本事能在99年考上专科,当年学校升格成大学。
放眼娱乐圈,学习能力也算数一数二。
听话听音的道理,她懂。
重点是声明后的内容。
秦岚震惊连连,沈三通、李安的层次,离她太远接触不到:“很多事,第一次听说,之前你知道吗?”
高圆圆也挺惊讶:“我不知道,他也没和我说。”
秦岚听这语气暗暗腹诽,说是普通朋友简直是骗鬼。
不过高圆圆说是,她就当是普通朋友。
作为业内人士,秦岚相比于吃瓜八卦,她想的更多的是这件事的业内影响。
秦岚道:“你知道我看完之后,涌现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吗?”
高圆圆想了想:“揭老底?”
她老文青女,也不是科班出身,阅读能力也不弱。
秦岚点头:“差不多,我满脑子只剩下‘扒皮’两个字。”
“不只对李安,把《色·戒》这部戏制片方的皮,给扒了下来。”
“从选题、热映,还有宣传操作手法,以及制片方目的,整张皮,干干净净的扒了下来。”
“《色·戒》有港岛大佬助推,还有李安在好莱坞的关系。”
李安、港岛大佬、好莱坞……
想想这一系列人物的影响力,秦岚只觉得头皮发麻。
怪不得一夜之间,幕后纷纷八卦。
圈子里了不得的大事!
高圆圆担忧道:“主流媒体在疯狂鼓吹《色·戒》,圈内也在热捧。”
“这种舆论之下,他揭了人家老底,会不会被人家报复?”
秦岚道:“……我觉得李安更该担心自己,沈导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年轻群体,电影爱好者,很恐怖的。”
“你看,一夜之间,关于《色·戒》的讨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之前集中在删减的床戏、激情戏,李安汉奸等等方面。”
“现在不讨论剧情,有人想吵架,也不奉陪。”
“讨论焦点从《色·戒》之内转移到了《色·戒》之外。”
“倒不是网友自觉不给《色·戒》热度,而是沈导把话题转移了。”
“沈导从始至终没有给李安扣帽子,也没有人身攻击,还提醒网友,这部戏最大问题不是李安,是制作团队。”
“一己之力,把李安、港岛、媒体,多方面制造的话题,给改变了。”
“一个人改变了话题中心,太厉害了。”
秦岚越说越震惊。
震惊表情把高圆圆逗乐了,笑道:“他有那么厉害吗,咦,好像李安回应了。”
“报道写的李安很可怜,一夜没睡,赞叹了他的历史立场,和爱国情怀……”
高圆圆愣住了。
没看出来李安有什么爱国情怀,《色·戒》好像也没有历史立场。
秦岚一针见血道:“媒体站在李安这边,有意把李安塑造的弱势,强调立场没问题。”
高圆圆皱眉:“强调立场没问题,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秦岚更惊讶李安如此快的回应:“两个月前,威尼斯结束,姜文发表了对《色·戒》的看法,说了句‘伤自尊’。”
“不用李安出面来回应,便被主流媒体斩于马下。”
“这次回应的太快了,沈导这一炮是真的把他打中了。”
高圆圆收到条短信,苦恼道:“他一会还要来剧组这边,陆导又要唠叨了。”
秦岚没反应过来:“谁啊?”
高圆圆道:“就是沈三通。”
秦岚:“……他不是昨天才走的吗,不是放心不下你吧?怕你入戏太深?”
秦岚酸了。
真酸。
高圆圆不好意思:“我又不是小孩,他应该有别的事情。”
秦岚化好妆,就见沈三通助理推着奶茶咖啡车,给大家散奶茶。
来的不只是沈三通,还有一大帮子台前幕后以及各种器材。
比剧组的人还多。
秦岚见到高圆圆和沈三通在说话,她觉得自己,好像比高圆圆更接近抑郁。
她够不到的层次,高圆圆表现的不是太在乎。
秦岚笑着走过去打招呼:“沈导,又来了,不放心我们圆圆吗?”
沈三通道:“给陆导帮帮场子,我上次来听说,剧组工作人员自愿降低片酬参与工作。”
“负责打造影片战争场景的是国内团队,陆导拒绝了与《集结号》合作过的韩国团队。”
“大胆起用国内年轻团队,主创班底平均年龄34岁。”
“这种创作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第一部戏的时候,我也是个新人,一路走来很不容易。”
“陆导要拍《南京》,这个题材,这个精神,我必须做些什么。”
“所以送来了一套班底,日常开支,吃的喝的,由我来承担!”
“只为帮陆导拍好这出戏!”
沈三通不只是对秦岚解释,也是对《南京》剧组人说。